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你觉得关宁军实力如何?”孙承宗笑着问道。

孙传庭有些疑惑,然后小心的说道:“坊间传闻,柳河一战,我大明七百披甲骑卒,八百步战,在柳河河畔与敌不到一牛录之人碰上,大明惨败,损失近千人,而敌人仅仅是一牛录左右。”

一牛录是三百人,也就是说大明将近两千人的关宁铁骑加上步战,在柳河与敌人厮杀,而且对手只有三百人的情况下,被杀了大半。

这一战,也是孙承宗在天启五年时候,被迫致仕的主要原因。

而这一战,大明死了一个总兵官,主帅先锋监军全部阵亡,仅仅被俘虏的战马,就高达六百七十余匹。

这件事,是孙承宗的耻辱。

孙传庭这个时候,把这件事拿出来说,可想孙承宗的脸色有多么的难看。

但是孙传庭想要知道当年柳河之战的真相到底如何。

“一牛录?三百人?!”孙承宗哈哈狂笑起来,笑着笑着就剧烈的咳嗽起来,随后摇手表示自己无碍,只是笑岔气了而已。

孙承宗笑的脸色涨红,但是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反而带着惆怅的说道:“建奴仅仅埋伏在河岸上的副将就有三人,游击五人,这还不算耀州城内的建奴军卒,正蓝旗达柱虎副将、哲尔格讷游击、正白旗代子游击华善等人,都是建奴的嫡系部队,我大明军刚登河岸,就骤逢强袭,伏兵四起。”

“你知道为什么当时马世龙要派兵去袭击耀州吗?”孙承宗喝了口水,顺了顺气,叹气的问道。

马世龙是山海关总兵,也是柳河之战的起因。

天启五年,马世龙派出了驻扎在娘娘宫的鲁之甲和李承先,两人率领将近两千人,袭击耀州。

结果渡河之后,连城墙都没看到,就遭遇了金人的袭击。

鲁之甲和李承先战死,两千人近半数死于柳河。

孙传庭眉头紧蹙的问道:“为何?”

“有一书生名叫刘伯镪,乃是我大明的秀才,他找到了马世龙游说,说耀州城防空虚,仅有三百人驻扎,总兵前去,可擒获建奴四贝勒,也就是现在的建奴可汗,黄台吉。”

“马世龙颇为心动,有些轻信,就派人去了,结果一去不回。”

“刘伯镪带着两百三十余人的回乡难民来到山海关下,衣衫褴褛,声情并茂,声泪俱下,马世龙一介武夫,就轻信其言,反而中了敌人的埋伏。”

孙承宗十分严肃的说道:“当时先帝任我为兵部尚书,我从山海关离开之前,反复提点马世龙,一定要小心敌人的蛊惑之计,现在广宁之战败北,就是因为轻信了奸细的话,出城扎营。”

“而柳河之战也是同理。”

刘伯镪,孙传庭记下了这个名字,总有一天类似于范文程、刘伯镪这类人,统统都要成为他的刀下亡魂!

他略带着几分好奇的问道:“那这次袁崇焕奔赴辽西走廊,不知道帝师对其有何提点?”

孙承宗摇头说道:“我对他没有任何提点,他也不需要我的提点,万岁诏某、袁可立、袁崇焕、满桂议辽东战事,我才知道袁崇焕向万岁提议,五年平辽。”

“幸好万岁明鉴,对五年平辽之策,不以为意,只取了平抑辽东、东江、镇江三府粮价的几个方略,险些酿成大祸,若是继续和袁崇焕有什么瓜葛,他取死之日,也是我身亡之时了。”

孙传庭才知道,原来还有五年平辽这一个,听起来就十分让人意动的奏疏,但是他从未听人提起过此事,今日也是第一次从孙承宗口中得知。

孙承宗拿起一本书递给了孙传庭说道:“你来求的事,我已经知道了,这是某这些年未写完的兵书,名曰《车营叩答》,你且拿去用着,但是我提醒你,现如今辽东铁骑虽然有些尾大不掉,但是大体上还是可靠的,你切记,不可以家族器重之。”

孙传庭接过了那本兵书,离开了帝师府,心中五味杂陈,虽然孙承宗的话没有说明白,但是他却是听的明白。

此时的关宁铁骑,早就不是当初的关宁军了,但还能够靠得住。

朱由检很快的就收到了孙传庭四处打探练兵的法门,让豪赌的大明皇帝,稍微宽了点心。

不耻下问的人,运气总是很好。

孙传庭是一个很执拗的人,他对于自己信奉的教条深信不疑,比如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但是,现在孙传庭为了完成大明皇帝的任务,肯拉下脸面,四处去求人,求法练兵,已经非常可贵了。

关宁军大体可靠这件事,朱由检十分确信。

因为朱由检收到了一封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也曾经收到过的奏疏。

【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

这是袁崇焕写给大明皇帝的奏疏里面的一件事,除了夸耀自己平抑粮价的功绩和拓土屯田准备春耕之外,这是这封奏疏里,最重要的一句话。

袁崇焕到了山海关后,第一次给皇帝上书,就提醒大明皇帝,敌人可能绕开关宁锦防线,突入长城之内。

其实关宁军共有十二万的正军领饷,能战之卒约有十万之众,但是这十万之众,只有一万左右的骑卒,不到三万人的步战算是精兵,其余都是辅兵,负责车营等辎重。

在崇祯二年,黄台吉绕道喜峰口破长城攻打遵化之时,袁崇焕的反应也还比较速度,迅速组织了九千骑卒驰援京师,而后面还有三万余的步战,在崇祯三年,崇祯四年,负责收复遵化、蓟门四座重镇。

而且在广渠门前阻击了黄台吉攻打京师之战。

养十二万的骑兵,大明需要一百二十万的马匹筛选,大明哪有那么多的马……

在整个己巳之变中,只有满桂、耿如杞、袁崇焕相继勤王,而宣府还阻拦耿如杞进京。

而在崇祯三年己巳之变后,满桂殉国,耿如杞被砍了头,袁崇焕直接被凌迟处死,这就是勤王的下场。

之后建奴一共五次破关而入,大肆掠夺顺天府、宣府、山东等地。

这五次破关而入之后,代替袁崇焕的总兵祖大寿,再没有带着关宁军勤王,百姓逃难南下而去,这一路上,整个世道彻底乱了起来。

兵灾的可怕,岂止是掳掠那么简单?

人心思动,流匪、邪异趁机作祟,天下民不聊生。

此时的关宁军,还不是那一支由平西王吴三桂率领,从山海关一片石战场,一直杀到了缅甸,把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打死的关宁军。

崇祯十三年到崇祯十五年,大明和清廷在松山城和锦州城展开了松锦之战,大明兵部尚书洪承畴战败被俘,擅长逃跑的吴三桂果断撤离战场,带领少数残兵败将回到了宁远城,以城中四万壮丁,重新训练了一批军卒。

这批人才是吴三桂手中平西军的主力。

那一支平西军和此时的关宁军不同。

而此时的关宁军和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的关宁军,同样不同。

朱由检手里还有一封奏疏,乃是锦衣卫最近查出来的一个窝点,根据田尔耕的反复观察和多日的蹲守,确定了这个窝点,就是建奴尚虞备用处的在京城的总部。

抓建奴是田尔耕的本职工作,本不需要具体汇报,问题就出在了大埧马房这个地点上。

大埧马房,是大明内监御马监设立在京城外的养马场之一,而这个养马场的提督太监名叫杨春、王成德,两人都是大明的太监,但是这两个人,根据田尔耕的查证,的确是建奴的人。

到底是李代桃僵之术,这两个人已经被换了人,还是这两个人背叛了大明皇帝,都需要东厂的配合。

所以,田尔耕才上书请旨,事涉内廷,田尔耕也不得不谨慎。

“这田都督还是很能干的吗?这才多久,凡是他上书,不是抓到了建奴,就是在抓建奴的路上,在抓建奴这件事上,田尔耕办得可谓是雷厉风行,丝毫不见拖泥带水。”朱由检放下了奏疏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

自从大明的明公们不再自杀式的行刺之后,大明皇帝这里需要田尔耕出手的案子,就很少了,田尔耕依旧很忙,他现在一门心思抓建奴。

王承恩笑着说道:“万岁爷恨建奴恨的牙痒痒,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田都督这也算是投其所好,知道但凡是抓了建奴,万岁爷总要在心里念着他点好,将来若是想砍头的时候,念着这点情分,赐下三尺白绫,自缢也好过身首异处。”

“他这么能干,朕为什么要杀他,朕和他说了,堂堂正正,朕说话的话,是不会忘记的,他挺着腰板做人,朕为什么要杀他?”朱由检下意识的回答着,当他看到王承恩脸上的笑意事,就知道自己着了道。

王承恩这一招以退为进,试探万岁爷心里对田尔耕的真实想法。

朱由检摇头的说道:“用不着这么试探,有什么想问的话尽管问就是。何必绕来绕去,还试探朕,用不着这样,为大明尽忠,为大明竭尽所能,朕都不会亏待。”

“万岁爷毕竟是万岁爷。”王承恩乐呵呵的继续说道:“田尔耕之所以是魏珰的大儿,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田尔耕有能力,阉党也需要做事的人,但是刀抓在屠户手里就是宰杀肥肥,刀抓在凶徒手中,就是为祸四方。”

“那这次的大埧马房的杨春、王成德,查清楚了吗?到底是怎么回事?”朱由检疑惑的问道。

这俩提督太监在搞什么?

是被建奴策反了?还是已经遇害了?

朱由检更倾向于遇害,太监都是依附于皇权存在,叛了皇帝,他们还有去处吗?即使到了后金汗国,黄台吉秘密处决他们,压根没人会为他们喊冤。

“两人大约已经死了,去传讯了他们的家人,他们已经有近一年未曾回家,应该是被换掉了,万岁爷登基前如何交接公务臣已经无从查起,但是现在的御马监太监曹化淳,正在殿外跪着呢。”王承恩有些兔死狐悲的说道。

办事不利的下场,曹化淳的结果可想而知。

“不碍事,这么冷的天,让他进来说话。”朱由检倒是没有太计较曹化淳的“办事不力”,其实不是办事不力,而是这年头的画像都很抽象,合勘验信才是大明的传统。

建奴的尚虞备用处乃是特务机构,既然把皇帝的内监司作为据点,肯定有了充足的准备,御马监应对不力,意料之中。

“曹伴伴。”朱由检看着曹化淳的两条腿打着摆子,也不知道是被吓的,还是被冻的。

曹化淳猛地一个激灵站直了身子,恭恭敬敬的说道:“臣在。”

“嗯,奏对还有个模样。”朱由检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曹化淳才是朱由检的正牌大伴,信王府的管事太监,现在王承恩的这个大珰的位子,应该由曹化淳来做才对。

但是当初朱由检登极之时,曹化淳还在南京,这一来二去进了京之后,反而是落在了王承恩的后面。

朱由检不喜欢曹化淳。

确切的说之前信王很喜欢曹化淳,因为曹化淳诗词歌赋比较精通,但是曹化淳和东林党走的太近了,所以现在的大明皇帝朱由检特别讨厌曹化淳。

正如之前信王府的时候,信王十分喜欢田秀英,因为田秀英是十足的大家闺秀,还能文能武,和信王十分登对,情投意合。

但是当了皇帝后,现在的朱由检,更喜欢蠢笨蠢笨的周婉言。

周婉言很笨,心思不多,虽然跟着张嫣学宫斗,但是学来学去,学了一大堆的笑话。

这一堆的笑话,反而让朱由检对周婉言很满意。

十六七岁的小丫头,心思还是单纯些好。

曹化淳被嫌弃还有一个理由。

一个太监,就好好的做自己的内侍,为万岁爷尽忠竭力的办事,就像王承恩这样的,多看多听少说多做,万事都想在万岁前面,偶尔还能朝政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

哪个皇帝不喜欢?

曹化淳倒好,在南京也就罢了,回到了京城,还天天栈恋酒肆瓦舍之间,偶尔还会参加个诗会,和仕林的接触极其频繁。

比如十月末的莲台仙会,名为仙会,其实就是评选年度花魁,而这一年的花魁竞争极其激烈,而曹化淳就在莲台仙会上露了个脸。

这一露脸,弄的莲台楼还以为大明皇帝的花鸟使,来探访民间美人。

这让朱由检极为的恼火。

“曹伴伴,你和那些人离的远些,他们那些人那些嘴,能把死人说活了,你天天跟他们厮混,总有一天会受到他们的牵连的。”朱由检还是选择了教训他几句。

事实上,曹化淳死后,被文人墨客泼了满身的污水。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三国群美传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