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顼与高太皇太后的谈话只能算是不欢而散。

不过高太皇太后的话对赵顼还是有影响的,第二天与王安石讨论完政事之后,赵顼犹豫了一下道:“王师傅?”

王安石看到了赵顼眼中的犹豫,赶紧道:“陛下有事?”

赵顼点点头道:“关于富相公的事情,现在朝野上下都非常关切,如今王师傅负责变法,中书五房之权力也大多转移至条例司,政事堂之权力已经无关紧要,不如还是不要动好一些吧?”

王安石皱了皱眉头道:“陛下,非臣不容富相公,而是富相公迂腐、拘泥,他不干事,但私下却是指使别人反对变法,这吕诲便是他的指使!

另外,条例司虽然将权力要了过来,但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

王安石没有说得太深入,但赵顼哪里不明白王安石的意思。

王安石的意思是,有富弼这样的人在,终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另外,以条例司代政事堂行政,终究还是要被人诟病的,如今变法派已经快要到胜利的时候,就该趁机彻底的掌握权力,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清理政事堂,将中书五房的权力重新回归中书五房,如此发号施令,才是名正言顺的。

赵顼皱着眉头思索。

王安石所说自然是有道理的,他自己何尝有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如果不是要将富弼以及曽公亮放在那里当个偶像,以表示他酬恩富弼等老臣扶他登基,他早就让王安石当昭文相了。

富弼多病,曽公亮老迈,本身也管不了事情,但这些时间下来,朝廷上下的确有一股暗流在涌动。

不过,高太皇太后的意见赵顼也是要考虑的啊。

赵顼思索了一会道:“王师傅,要不还是维持原样吧,最近物议已经沸扬,若是这般下去,朕也是要受不了的。”

王安石也皱起了眉头,赵顼说的是这段时间以来的新政,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立、韩琦等人被贬谪、青苗法的发布等等,几乎每一步都要引起很大的讨论,赵顼的压力也的确是不小,但是……

王安石慨然道:“陛下,并非臣想要进一步,而是因为有富弼以及曽公亮在,这变法就总是有诸多的阻力。

若是能够将他们请出政事堂,他们那些门生故旧才没有了依仗,您应该也是知道的。

青苗法在地方的实施并没有那么顺利,总是有很多人拒不执行,甚至有人用辞官来抗议的,这些人真是该死,但归根结底,若是没有人在背后支持,他们如何敢!”

王安石很愤怒。

王安石这话让赵顼下定了决心。

……

韩琦最近的心情颇不错,从被贬谪出京以来,他的心情就一直不太美丽,尤其是筑城的事情屡屡被西夏人破坏的时候更是糟糕透顶。

大宋朝西边北边的事情历来不好搞,他韩琦虽然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有时候也难免要挠破头皮的,朝廷如今的状况不太好,有时候支持也有些不足,这里面当然也有王安石阻挠的原因,不过王安石未必是真的想阻挠,但是变法与筑城都是花销很大的项目,王安石主持变法,要给变法揽下更多的资源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么一来,可就苦了在西边这边的筑城的将士了,因为西夏人的破坏,杨文广带着将士都没有办法好好地筑城,拖了几个月后,军需消耗殆尽,军队缺衣少食,都快哗变了。

好在汴京终于来了一批的军需,据说是一个叫卢伯蕴的商人捐赠的,韩琦对这个没有兴趣,但有军需供应,稳定了军队,倒是令他颇为高兴。

但更让他高兴的是,杨文广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忙乎了几个月没有成果,最近却是来了依照声东击西,不仅顺利将城给建了起来,甚至还狠狠地打击了西夏人的气焰。

至此一来,他的政绩算是完成了。

听杨文广说,这所谓声东击西的计谋,是那个叫陈静安的年轻人出的,不过也是无所谓,只要能够奏效就好了,至于什么出色的后辈什么的,他却是没有怎么放心上,一个连科举都没有考的人,倒还不到入他眼的时候。

不过这两天汴京来了一封信,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

信是富弼写来的。

“富相公说什么了?”

他的幕僚彭知方笑问道。

彭知方跟了他几十年,从韩琦刚刚中了进士通判淄州时候开始便开始跟着他了。

说起彭知方的事情,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天圣六年,韩琦与妻崔氏以及母亲胡氏从泉州出发,在淄州安顿下来,第二天韩琦微服私访,此时的淄州是残垣断壁、乞丐徜徉。

淄州知州张大人、副使钱泳,想要重修州衙,但这里是贫困之地,一直无力重建,他们准备由钱大人向民间借贷并增加赋税,新建一处与他们地位相称的衙门,并为官员建一批公房以便居住,批文已拟好,需要韩琦签字。

韩琦以淄州子民财尽民穷,若此时突增赋税、强行收刮,势必引起民变,有负圣恩为由拒绝签署批文。

没有通判签署的批文并不能下发实施。

张、钱二人经过密谋,派彭知方来做韩琦的幕僚,他经常出入烟花柳巷,沾花惹草,是个风流才子。他们想借彭知方的弱点来败坏韩琦的名声。

韩琦得知后写了封信让管家转交给彭知方。

彭知方回信并有所悔改。

韩琦让管家取出100两纹银,将自己府上一名婢女许配于彭知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韩琦此举在淄州同僚间广为流传,传为一段佳话。

正是因为这番开始,彭知方对韩琦非常感激,而韩琦对彭知方非常信任,因为彭知方直言询问,韩琦并没有气恼,而是直接将信给了彭知方。

彭知方看完之后颇为惊异:“这个想法还真的是够大胆的,果然是年轻人啊!”

韩琦笑道:“你觉得有可能成功么?”

彭知方失笑道:“无论怎么想,都绝难成功啊!”

韩琦对彭知方是非常信任的,闻言道:“某也是如此觉得,但却是觉得奇怪,彦国虽然脾性一般,但也不是无谋之人,怎么会相信这等行事呢?”

彭知方想了想道:“大约富相公不是觉得此事可行,而是有拼死一搏之意了。”

韩琦惊道:“你的意思是,彦国认为陛下会将他贬黜,所以彦国借着这个借口反击,以扳倒王安石?”

彭知方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此时的时机却是不太好。”

韩琦点点头道:“的确是不太好,变法才刚刚开始,暴露的问题还不算多,此事反击,恐怕是难以扳倒王安石的,既然如此,彦国为何如此沉不住气呢?”

彭知方笑道:“东家不用多想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如同东家这般筹谋的。”

韩琦闻言失笑:“这么说富相,小心他找你麻烦。”

彭知方却是不怕:“东家肯定会护着我的,何况某也不在官场厮混,富相公想要找我麻烦也无处找起啊,哈哈哈哈!”

韩琦笑着摇头:“你呀!”

他顿了顿道:“既如此,也不能对彦国的求助视而不见,知方你觉得某该如何处理?”

彭知方想了想道:“此次富相公能够主动来信,或许是一次弥合误会的好机会。”

韩琦闻言醒悟,连连点头道:“你说得对,彦国对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此次能够主动来信,却是无论如何都该相助才是。”

他们所说是之前富弼因为丁忧辞去昭文相之事。

嘉佑六年三月,富弼因母丧解职还乡,也就是所谓丁忧。

按照北宋的成例,“执政遭丧皆起复。”

仁宗看重富弼,虚位五起之,富弼坚辞不出。+

在中书时,富、韩曾就宰相起复故事交流过意见,韩琦说:“此非朝廷盛典也。”

于是,富弼在辞免起复的札子中奏道:“臣在中书,盖尝与韩琦论此。今琦处嫌疑之地,必不肯为臣尽诚敷奏,愿陛下勿复询问,断自宸虑,许臣终丧。”

富弼的意思是说,韩琦本来反对宰相起复,然而现在是我富弼遭丧,韩琦作为次相和我的好友,不好再坚决反对起复,所以皇帝就不必征询韩琦的意见了。

有人说,韩琦看了这份札子后心情不爽,当然,富弼更是不爽,从此二人有了嫌隙。

仁宗见富弼终丧之心甚坚,考虑到首相之位不宜久悬,半年后乃拜韩琦为昭文相。有熟人直言不讳地向韩琦建议,应该推辞昭文相的任命,等待富弼的复位。

韩琦说:“此位安可长保!比富公服除,琦在何所矣。若辞昭文以待富公,是琦欲长保此位也,使琦何辞以白上?”

这理由似乎有点牵强。以当时的情势观之,若韩琦坚持不就首相之位,仁宗未必不准。

韩琦未能坚拒,于公自无问题,于私却不免有憾。

在富弼居家守丧期间,仁宗崩,韩琦以首相的名义领衔拥立英宗即位,成为旋乾转坤第一功臣,政治地位如日中天。

至嘉佑八年五月,富弼守丧完毕,朝堂上留给他的位置已经有限。

昭文相是不可能再做了,集贤相也已经有人,于是,英宗任命富弼为枢密使。

以富弼的本心,对这个新的任命大概是不太情愿的(所以屡辞新命),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然而皇命所在,又不能挑肥拣瘦,做就做吧,于是打点精神,回京任职。

这样的落差对于富弼来说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对韩琦怨恨颇深,也就不太往来了。

韩琦对此颇为遗憾,没想到这次富弼却是主动来求助,他虽然认为此事成不了,但却是愿意出手弥合缝隙。

彭知方道:“青苗法在河北路这边实施了一段时间,咱们倒是收集了不少的错漏之处,不如就全数提供给富相公吧?”

韩琦想了想道:“嗯,该提供,不过却不能只是提供个证据,咱们也该出些力!”

彭知方惊道:“东家,此时却不是好时机,王安石如今圣眷正隆,就手上的这些东西,却是难以撼动他的位置的。”

韩琦笑道:“嗯,是难了点,但谁又知道呢?”

彭知方与韩琦共事几十年,闻言恍然大悟道:“东家的意思是随机应变?”

韩琦点点头道:“王安石如此变法,肯定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的,他的变法过于激进,得罪太多的人,根本上更是害民之法,只有持续让陛下知道,最后才能够改变这等局面。”

彭知方点点头,不过他与韩琦共事几十年,知道韩琦肯定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出来,但那些没有必要深究,因为有些事情可以做,但说出来却是一定要冠冕堂皇的。

韩琦想要干掉王安石,但却不会说直接对付王安石,而是要用为民除害的借口,如此才能够塑造光辉的形象。

天下人大多如此。

彭知方并不意外,但对一事却是颇为好奇:“这陈静安是不是就是那个献计的陈静安?”

韩琦笑道:“就是他。”

彭知方摸不着脑袋:“这人看起来挺聪明的,但这法子却又是如何想出来的,他想推祖无择上去,这倒是无可厚非,但他又不是不知道王安石与祖无择积怨颇深,他想通过寻找青苗法的错**迫王安石就范……呵呵,异想天开了吧?”

韩琦笑道:“总有一些人自信过甚,这种人认为可以操控人心,可最终身死族灭的人也是不少。”

彭知方笑道:“是啊,此事某当真是看不到半点成功的机会,王安石就是粪坑里的一颗石头,又臭又硬,如何会妥协!”

韩琦大笑道:“知方过于促狭了,怎么可以如此说王参政呢。”

彭知方装模作样自省:“哎呀,哎呀,知罪,知罪!”

两人不由得相视大笑,笑声中带着快意。

在笑声之中,一场大风暴即将到来,不过有些人还是有些后知后觉,仍然觉得明天还会是个大晴天。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