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冷冷瞪了箫河一眼。
她深知此人脸皮之厚、行事之荒唐,早已见怪不怪。
她并不介意箫河拿下祝玉妍——
倘若真成了,她日后反倒轻松些,至少不必再日日应付他的纠缠。
儒家伏念面色凝重,质问燕丹:“你可是墨家弟子?”
燕丹连忙摇头:“不是!我是燕国太子,怎会是墨家中人?”
该死……
他感觉自己的身份快要暴露了。
当年从大秦逃出时,是墨家首领出手相救——箫河恐怕正是因此起了疑心。
逍遥子怒视六指黑侠,厉声喝问:“六指黑侠,你果然不负墨家巨子之名!”
“口口声声兼爱非攻?”
“放屁的兼爱非攻!难怪墨家长年暗中扶持燕国,原来是因为燕国太子早就是你们的人!燕丹,莫非是你亲传弟子?”
六指黑侠长叹一声,坦然承认:“不错。并非有意欺瞒,只因燕丹身份太过敏感,不得不隐而不宣。”
逍遥子冷哼:“哼!墨家?待楼兰之事结束,道家自当与尔等划清界限!”
伏念亦正色道:“儒家,绝不会与墨家联手。”
农家朱家紧随其后:“农家亦不参与。”
韩非揉了揉太阳穴,神情疲惫。
他本想劝解几句,可想到自己命不久矣,纵有心力,也无力回天。
眼下诸子百家分裂离心,若大秦发动灭国之战,六国难挡其锋芒,百家更不可能同心协力相援。
此时,箫河已与阴阳家其余几位女子相见,又与阴葵派四大魅影交谈片刻,随后迈步上前,朗声道:“诸子百家听令——留下燕丹与韩非者,我可放尔等离去。”
六指黑侠沉声回应:“秦王,墨家绝不会交出燕丹。”
伏念踏前一步,高声道:“儒家也不会交出韩非。”
“不交?”
箫河面无表情扫视墨家与儒家众人,继而转向农家与道家人宗,“那你们——农家、道家人宗,若不想死,就杀了燕丹与韩非。别妄想逃脱,大秦军队已包围楼兰城外。没有我的命令,谁也别想活着离开。”
韩非脸色铁青,怒吼:“秦王!你太过卑劣!”
箫河冷漠回应:“卑劣?”
“韩非,我哪里卑劣了?”
“若论卑劣,你又清高到何处去?”
“纵横之谋?”
“你不仅联合六国图谋伐秦,竟在秦国为质期间,还敢离间我与王后焱妃的感情。”
“儒家擒走你父王的宠妃胡美人,背后主使恐怕就是你吧?”
“你明知胡美人的姐姐是我的侍妾,却故意泄露消息,让儒家将胡美人掳走,以此作为交换条件助你逃离秦国——如此行径,你竟还有脸面全身而退?”
“到底是谁卑劣?”
“韩非,你被儒家救出之时,可曾想过韩国的未来?可曾想过大秦会对韩国如何处置?”
“韩非,我今日明确告诉你——”
“待我返回大秦帝国,必下令对韩国发动灭国之战。韩国覆亡之后,百姓尽贬为奴,韩国王族上下,皆以车裂之刑处死。”
韩非面色惨白,如坠冰窟。
完了……
他清楚箫河所言绝非虚言恫吓,必将成真。
他悔不当初,悔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是他害了韩国,是他连累了韩国万千黎民,更是他将韩国王族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四周众人瞠目结舌,纷纷望向箫河。
这番话太过震撼。
大秦竟要在今年灭亡韩国?
百姓沦为奴隶,王族尽数车裂?
一切祸根,皆因韩非而起。
若非他推行合纵对抗大秦,若非他指使儒家劫走胡美人,若非他挑拨箫河与王后焱妃之间的关系,箫河何至于怒极兴兵,誓灭韩国?
韩国百姓与王族,皆因韩非一人受累。
他即便身死,恐怕也难以瞑目。
月神与祝玉妍等女子目光微闪,凝视着箫河。
此刻的他神情肃穆,气势凛然,的确英武非凡,极具魅力。
但她们心知肚明——
转瞬之后,他又会现出那无耻轻狂的本性。
帅不过片刻。
箫河骨子里,终究是个厚颜无耻之徒。
小黎悄悄对田言低语:“小公主,你父亲刚才那副威严模样,真是……太英俊了。”
田言斜睨她一眼,轻声警告:“小黎,你还小,别对你家主公动什么心思。”
“你想多了,我此生不会倾心于任何男子。”
“但愿如此。”
此时,箫河目光转向儒家伏念,语气冰冷:“伏念,还有一事未及相告——齐国与大秦即将联姻,齐国公主将下嫁于我。”
“伏念!”
“若儒家再敢庇护韩非,我不介意请齐国大军围剿小圣贤庄。届时,大秦罗网与百鸟也将全力追杀儒家门人。”
伏念脸色骤变,双手紧握成拳。
这消息太过惊人!
齐国竟要与大秦结亲?
齐国公主将下嫁秦王箫河?
若属实,一旦得罪箫河,齐国为保颜面,必会铲除儒家根基;
而大秦势力更将不死不休地追杀到底。
韩非面色灰败,低声对伏念道:“师兄,不必再管我了。一切皆是天命,我不想再连累儒家。”
伏念神色复杂,沉声道:“师弟,老师临终托付,命我护你周全,我又岂能弃你于不顾?”
“师兄……我时日无多。只求你将来护我妹妹周全。她年纪尚幼,我不愿她落得车裂之刑。”
“师弟,我……”
“师兄,不必多言。这是我最后所求。”
伏念长叹一声,终于点头:“罢了……师弟,我答应你。我会护她,儒家亦会护她。”
“多谢师兄。”
韩非嘴角浮起一丝释然笑意。
他此生最牵挂之人,唯有妹妹红莲公主。
他已负韩国,负百姓,负王族,唯独不能再让她步上绝路。
他只愿红莲能平安活下去,余生安稳。
“农家、道家人宗——你们仅有一刻钟思量时间。生死去留,全凭你们一念之间。”
撂下威胁之语,箫河转身回到大祭司之位,安然落座。
至于儒家?
他毫不在意。
儒门中虽有部分人确有真才实学,但多数弟子皆属平庸之流,儒家甚至连一处像样的庖厨都未设立,每日饮食全靠外送饭食维持,这般儒门,又有何实际作用?
九州大地并非仅有东域一地,其余三域英才济济,数不胜数,伏念若胆敢包庇韩非,箫河必会传令齐国铲除儒门,罗网与百鸟亦将追剿所有儒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