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价值168元的凤凰车需要 的工业票,寻常人根本弄不到。
阎埠贵心里门清,这准是许大茂未来老丈人娄振华帮的忙。
作为轧钢厂唯一的放映员,许大茂不仅工资高,下乡放电影常能收到土特产,如今又攀上资本家的闺女,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三大爷,今天就到这儿吧,我得回去了。
对了,我和娄子快结婚了,到时候您可得来喝杯喜酒。”
许大茂说完,推着自行车哼着小调进了院子。
这小子从小就会说话,从不轻易得罪人,论为人处事,院里不少人都该跟他学学。
......
阎埠贵瞅着许大茂那得意劲儿,咂了咂嘴。
说起来,许家这小子现在确实越来越出息了。
这院里年轻一辈里,许大茂的放映员工作可比贾东旭在轧钢厂当工人吃香多了!
就在这时,中院传来一阵喧闹声。
“大茂,这是新买的自行车?”
正在门口打扫的秦淮茹抬头看见许大茂推着车,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屋里的贾东旭和贾张氏闻声也走了出来。
“自行车?”
贾张氏反应最快,看到许大茂手里的新车,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哼,崭新的凤凰牌,许大茂可真舍得。”
这话她只敢小声嘀咕,没说出来。
“嫂子,东旭哥。”
许大茂规规矩矩地打了招呼。
他现在跟娄晓娥正谈得热乎,得好好表现早点把这姑娘娶回家。
再说了,贾东旭还活得好好的,他也只能把心思收起来。
等许大茂推车进了后院,贾张氏立马拉下脸来:“瞧瞧!许大茂又买了辆自行车,这不是存心给我们添堵吗?”
说着一脸不快地瞪着何家门口停着的自行车。
现在院里已经有两辆自行车了,要是加上傻柱那辆,足足三辆!贾张氏本来就妒忌何家有车,现在又多一辆,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东旭,许大茂比你还小几岁,人家都有自行车了。
你什么时候也能弄一辆?赶明儿找你师傅说道说道,这些年你才混到二级工,他那么有本事,就不能帮你活动活动?”
这几年贾东旭跟着易中海在轧钢厂,好歹升到了二级钳工,每月工资四十一块五。
按理说这收入养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毕竟这年代不少人的工资连他一半都不到。
但架不住家里有个好吃懒做的贾张氏——自打贾东旭工作稳定后,她就彻底闲在家里,针线活都不做了。
全家开销全靠贾东旭那点工资,每月发薪还得单独给她五块钱养老钱。
贾东旭自然不敢说什么,毕竟是亲娘。
只是苦了秦淮茹和两个孩子。
如今公私合营越来越严,秦淮茹农村户口根本找不到工作,连贾张氏原本该做的针线活也全落在了她肩上。
贾东旭和秦淮茹听到贾张氏的抱怨,脸上都有些不自然。
“娘,轧钢厂又不是我师傅说了算,现在升级要考试,没您想得那么简单。”
贾东旭耐着性子解释。
他晋升二级工有段日子了,再熬个一年半载,应该就有资格考 工了。
贾张氏叹了口气:“咱家命苦啊,还养着个吃闲饭的。
儿啊,娘心疼你受累。”
这话虽然没点名,但明显是冲着秦淮茹去的。
自从她生了丫头,婆婆就没给过好脸色。
秦淮茹平日小心翼翼,可还是免不了受气。
她抿着嘴没吭声,想着或许再生个儿子处境能好些。
却不知怀上槐花时,贾东旭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
这个遗腹子,会让她往后的日子更艰难。
......
晚上,何雨柱兄妹回到四合院。
何大清夫妇特意买了五花肉等着。
如今何大清在轧钢厂掌勺,手艺见长。
何雨水以前总嫌父亲做饭不如哥哥,最近倒是很少挑剔了。
饭桌上,何雨水讲着学校趣事,逗得父母开怀大笑。
看着和睦的一家人,何大清放下筷子:“柱子,雨水,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
陈娟脸颊微红,眼中带着期待。
“爹您说。”
何雨柱察觉到了什么。
“我和你陈姨...想再要个孩子,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这年头要孩子本不用商量,但何大清既尊重子女,也希望能得到支持。
毕竟儿子马上大学毕业,前途大好,家里和睦最重要。
陈娟嫁进何家时,何大清虽是二婚,但她毕竟是头婚的姑娘。
虽然年近三十已算高龄产妇,但陈娟心里仍盼着能有个自己的孩子。
何雨水仰着小脸好奇地问:“哥哥,那我是不是要有弟弟妹妹了?”
何雨柱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对啊,你们班同学不也有弟弟妹妹的么。”
“太好了!以后有人陪我玩儿了。”
何雨水欢快地拍着手,对这个消息全然接受。
何雨柱转向父亲和陈娟:“爸,陈姨,要孩子是你们的事,只要你们高兴就行。”
他顿了顿,目光坦然,“家里多口人是好事。”
在这年代,人丁兴旺总归不是坏事。
陈娟闻言眉梢舒展,柔声道:“柱子,雨水,就算将来添了孩子,你们永远都是我的好孩子。”
这些年来,她持家有道,在街道办的工作也干得出色,最近还听说要升任组长。
“对了爸,”
何雨柱忽然提起,“孙教授找我谈过了,毕业应该能留在四九城工作。”
“真的?”
何大清和陈娟喜出望外。
要知道,多少毕业生被分去边疆,儿子能留在城里,着实是桩喜事。
何大清搓着手笑道:“那得赶紧去老谢家提亲了!”
按照先前约定,等何雨柱毕业就办婚事。
“我和颖琪商量好了,”
何雨柱点头,“毕业就结婚。”
他对这桩婚事很满意——谢颖琪性情温婉,两人相处融洽,成家立业正当时。
……
婚期既定,何大清立刻张罗起来。
这年头,婚事总要提前数月筹备才妥当。
喜庆宴席就设在院子里,何大清家这一支早没乡里亲戚了,来的不过是轧钢厂同事和街坊邻居。
倒是柱子交友广,这事不用他爹操心。
晨光微露,何大清破天荒没急着上班,反倒先敲响了易中海家门。
刚换好工装的易中海推门一愣,听明来意后表情顿时微妙起来。
柱儿这就要办事儿了?易中海摩挲着茶缸,昨儿个老许也来说大茂的亲事,日子估摸着都挤在一块儿。”
哟,娄厂长千金真让许家小子哄到手了?何大清咧嘴一笑,劳您费心把日子错开就成,我家那小子跟姑娘都商量妥了。”
待何大清走远,易中海站在门框边直皱眉。
这些年心思全在贾东旭身上,没留神柱子婚事竟赶在了前头。
消息像长了腿,晌午就在四合院传开了。
许大茂当放映员本就吃香,如今攀上娄家更让人眼热。
虽说现在不讲成分,可实实在在的富贵谁不羡慕?
何家倒是不声不响闷头发财,两辆自行车锃亮地停院里。
柱子前些年在鸿宾楼学艺,如今也要娶卫生所的谢护士——这爷俩在轧钢厂端着铁饭碗,日子过得比车铃铛还响脆。
傍晚时分,院子里几位大妈正围坐闲聊。
一大妈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还记得柱子那会儿才十多岁,刚出去学厨艺呢。”
二大妈接话:可不是嘛,一转眼这孩子都要成家了。”
这时贾张氏踱步过来,插嘴道:三大妈,柱子跟你们家走得近,这婚事怎么突然就定了?小谢护士能答应吗?她想起当初谢颖琪来送药时的模样,心里直泛酸。
三大妈笑着说:柱子现在可有出息了,时不时给我们送米面糖果。
这么懂事的孩子,配小谢姑娘正合适。”
贾张氏撇撇嘴:送点吃喝算什么?指不定在饭馆打杂呢。
我家东旭可是正儿八经的二级工,比当厨子强多了。”
一旁的一大妈和二大妈交换了个眼色,都没吭声。
一大妈因为老伴易中海的关系,心里偏向贾家;二大妈则记恨着当年傻柱揍她家老大的事。
三大妈不以为然:柱子好歹是个正经厨子,过日子没问题。”
贾张氏越说越起劲:要我说,后院许大茂都比柱子强。
人家是放映员,还娶了娄厂长的闺女呢。”她心里盘算着,说不定能借着这层关系帮儿子晋升。
后院传来一阵响动,许大茂推着自行车从屋里出来。
他刚吃过饭,身上套着崭新外套,头发梳得油光发亮。
哟,大茂兄弟,打扮这么精神要去哪儿啊?连雪花膏都抹上了。”贾东旭和秦淮茹坐在院子里乘凉,瞧见他这身打扮忍不住打趣道。
东旭哥,嫂子,我约了蛾子今晚看电影呢。”许大茂丝毫不害臊,大大方方地回答完,哼着小曲儿骑车走了。
贾张氏盯着他的背影直咂嘴。
家里有个放电影的就是不一样,等他娶了媳妇,非得让他帮忙弄点电影票不可。
秦淮茹目送许大茂离开,不自觉地望向何家方向。
时间过得真快,柱子都要成家了。
记得她刚嫁过来时,柱子还是个半大孩子,如今自己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屋里突然传来棒梗和小当的嬉闹声,秦淮茹赶紧进屋去照看。
贾张氏见状,皱着眉头拽了拽贾东旭的衣角:东旭,我天天给你煮鸡蛋补身子,怎么还不见动静?该不会生了个丫头就完事了吧?
贾东旭听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妈,这事儿急不得。
现在家里这么挤,再生个孩子往哪儿住?提起传宗接代的事,他两腿就开始发软。
自从当年落水伤了元气,虽然媳妇越来越水灵,他的身子骨却一天不如一天。
有时候看见秦淮茹的眼神,他连家都不想回。
此刻被母亲一问,更是心烦意乱,索性借口找师傅请教钳工技术溜出了门。
......
转眼到了五月。
距离毕业还有两个月光景,何雨柱在清华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