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意识到,已经是八级工程师的何雨柱若再参考,目标只能是七级。
何雨柱略显迟疑:如果可以,我想请孙教授帮我申请越级考试。”
越级?!江文辉彻底惊呆了。
这意味着何雨柱要直接挑战六级工程师考核!
虽然制度允许跳级考试,但常人根本不敢想。
八级升七级尚可理解,但要连跳两级?这简直颠覆认知。
要知道,清华学子达到八级就已满足毕业要求。
以何雨柱的年纪,若真能通过六级考核,恐怕要在国内创下纪录了。
这真的可能吗?!
......
面对江文辉的震惊,何雨柱并未多想。
在他穿越前的时代,考试本就是家常便饭,只不过那时即便考过也不一定有用。
这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时代。
如今的何雨柱通过高考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单凭这个身份,毕业后的前途便不可限量。
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拼命努力获得的回报是巨大的。
读书能改变命运、跨越阶层,正是这一代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对何雨柱来说,大学时光必须用来全方位提升自己。
考取工程师资格是必然的选择,而清华大学的便利条件让他在成为五级工程师前都可以在校内参加考试。
这些积累的经验和履历,才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至于赚钱,学校提供的补贴已足够生活,他并无太多开销。
毕业之后,光是凭借现有的成就,薪资待遇也无需担忧。
如今,公私合营后的各行各业都由国家统一进行职业等级认定。
如果何雨柱想重回厨师行业,比如之前在鸿宾楼担任大厨时的身份,就必须通过国家评级。
过去那种老板随口定工资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
当然,当初他放弃高薪选择高考学习机械知识,本就说明他对金钱兴趣不大。
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就足够了。
拥有系统的助力,何雨柱更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
这段时间,何雨柱在清华大学一边学习机械理论知识,一边在家撰写论文,为越级报考工程师做准备,从未松懈。
孙教授也多次单独指导他,显然对他的能力极为认可。
上次在轧钢厂顺利完成项目后,孙教授对何雨柱的关注更甚。
当得知柱子计划越级报考六级工程师时,孙教授毫不犹豫地支持。
其他同学或许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孙教授却坚信何雨柱能做到。
直到这一天,几辆卡车驶入清华大学校园。
何雨柱正在上课,突然被辅导员叫去孙教授办公室。
走到楼下,他看到那几辆外地牌照的卡车,心中疑惑,但还是立刻上楼。
办公室门口,他听见里面传来多人交谈的声音。
敲开门,迎接他的是曾一起去轧钢厂的张老师和梅老师。
“张老师,梅老师。”
何雨柱礼貌地问候。
然而,两人的眼神却透着一丝复杂。”柱子,快进去吧,孙教授他们在等你。”
“等我?他们?”
何雨柱暗自思忖,表面却不动声色,迈步走进房间。
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穿着深色夹克的男人,年纪约莫四五十岁。
在当今这个时代,四五十岁的人已经步入中老年行列。
从外表就能看出这些人的不凡气质,想必身份都不简单。
何雨柱正暗自思忖,孙教授却已热情招呼道:柱子来啦。”
随着孙教授的声音,办公室里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何雨柱。
面对这位年轻的面孔,何雨柱明显察觉到了他们眼中的讶异。
心中虽存疑惑,何雨柱并未贸然发问,而是先向孙教授点头致意。”孙教授,您找我?
孙教授起身迎上前,环视众人后,对一位戴眼镜的长者笑道:老刘,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何雨柱同学。”
被称为的学者眼中精光一闪,仔细端详着何雨柱,继而露出和蔼的笑容:何同学,你好。”说着便主动伸出右手。
这个举动引得旁人愈发惊奇。
何雨柱见状心下了然,立即恭敬地上前握手:刘老好。”
孙教授随即向何雨柱介绍了在场人士的来历——他们都是来自哈工大机械系的交流学者,为首的是刘宏伟教授。
作为国内机械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与孙教授交情颇深,此次正是由他带队前来交流。
听完介绍,何雨柱神色郑重。
他清楚虽然清华是顶尖学府,但在当前国情下,享有更多资源倾斜的哈工大在学术研究方面更胜一筹,尤其在工业重镇东北地区。
听说你正在准备六级工程师考试?刘教授饶有兴致地问道。
何雨柱看向孙教授,得到肯定示意后坦然答道:是的,最近正在为此做准备。”
刘教授取出几份文件:这些论文是你的大作吧?何雨柱确认正是自己先前发表的成果。
孙教授干脆挑明:老刘,你就直说吧。
柱子,他们对你的论文很感兴趣,不如给大家讲解一下?
何雨柱会意,谦逊道:那我献丑了,若有不足还望各位教授指教。”这番得体的应答让在场学者纷纷眼前一亮。
请开始吧。”刘教授鼓励道。
何雨柱接过论文,从容地开始了他的阐述。
何雨柱对以前研究过的论文十分熟悉,随手拿起一篇就流畅地讲解起来。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了选题目的、研究过程,对研究思路和论证方向的讲解更是游刃有余。
不一会儿,整篇论文就被他生动地解析完毕。
等他停下时,周围的人这才回过神来,心里暗自惊讶。
在场众人都是机械领域的教授,可何雨柱深入浅出的分析却让他们听得入迷。
如果换成同行来讲解,或许不足为奇,但眼前这位不过是普通学生,能做到这一步实在难得。
几位教授低声议论起来,和之前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
刘教授的表情也变了,盯着何雨柱,眼中透出兴奋。
老孙,你这次真是捡到宝了。”他直言不讳地说道。
孙教授和刘宏伟是多年老友,两人同为高级工程师,但孙教授在机械领域的研究略胜一筹。
不过刘宏伟所在的哈工大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更好。
这种高校间的交流在国内并不多见,通常只有顶尖院校才会进行。
按照惯例,清华本应派学生去哈工大学习,但今年孙教授却主动给刘宏伟写了信。
信中提到了何雨柱——一个在校期间发表多篇论文,实操表现优异的学生。
孙教授还特别提及他在轧钢厂项目的出色表现,以及正在备考的六级工程师资格。
若换别人说这些,刘宏伟绝不会相信。
但他了解孙教授的为人,知道对方从不夸大其词,因此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次他不仅带上了哈工大的几位机械系教授,还特意带上本校最优秀的机械系学生,就是想亲眼看看何雨柱的实力。
刚见面时,众人只觉得他是个普通大学生,直到听完他的讲解才真正信服。
能把这些教授都带入思考,足以证明何雨柱在机械领域的造诣已远超同龄人,堪称近年来最具天赋的学生。
看着哈工大教授们的反应,孙教授难掩自豪:怎么样,老刘?我们清华也不缺人才。”
这些年,哈工大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学科建设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清华机械系乃至全国高校都以哈工大为标杆。
如今自己门下出了让这些老教授都眼前一亮的学生,孙教授自然觉得面上有光。
面对孙教授的调侃,刘宏伟这次倒是没有反驳。
作为业内同行,他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哈工大这些年来最出色的机械系学生,恐怕也难以企及眼前的何雨柱。
基础确实扎实,但最终考试结果还不好说。”刘宏伟语气中带着保留。
虽然何雨柱正在备战六级工程师考试,方才的论文答辩也展现出深厚的理论基础,但这个年纪挑战如此高难度的考核,成功几率仍然不容乐观。
孙教授笑吟吟地说:你们不是要在这里交流一个月吗?学校的考试就安排在中旬,正好可以亲眼见证。”校方特意将考试时间安排在哈工大访问期间,用意不言自明——若能在这场考试中一鸣惊人,对提升清华在机械领域的声誉大有裨益。
刘宏伟目光一闪:看来你们对这位同学很有信心啊。”成败在此一举,通过则声名鹊起,失败则颜面尽失。
......
哈工大随行教授们闻言都是神色一凛。
虽然何雨柱表现优异,但越级考取六级工程师这种事,即便在以工业见长的哈工大也前所未闻。
作为东三省最高学府,他们自然持保留态度。
孙教授心知肚明却不点破,只是笑道:老刘,你们先安顿下来。
宿舍都准备好了,就当是学术交流。”话虽留有分寸,但刘宏伟从老友的神情中读出了十足的把握,顿时也来了兴致。
待接待事宜安排妥当,办公室里只剩下孙教授、何雨柱、张为民和梅军四人。
孙教授看向静立一旁的柱子:有把握吗?
何雨柱略作思忖,笃定答道:没问题。”这简单的回答让孙教授彻底放下心来——他太了解这个从来不说大话的学生了。
“柱子,这段时间你专心准备,考试时务必发挥出最好水平。”
孙教授提议何雨柱在哈工大交流期间展现才华并非一时兴起,这对柱子来说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虽然同样担任工程师职务,与刘宏伟同级,但由于清华大学在重工业和机械领域的实力确实逊于哈工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即便孙教授在清华表现出众,能获得的发展机会终究有限。
这次哈工大交流项目中,倘若柱子能在考核中脱颖而出,势必会引起对方重视。
届时他能获得的资源支持将截然不同。
虽然可能存在哈工大挖墙脚的风险,但孙教授胸有成竹。
他了解柱子的品性,更重要的是,只要这样的人才留在国内贡献力量,无论身处何方都是国家的财富。
孙教授绝不会因个人得失阻碍年轻人为国效力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