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微末见道 树影婆娑
小院之内,时光仿佛在林风躺下摇椅的瞬间被拉长、凝滞,又被三位弟子各自艰难的动作切割成无数细碎的片段。
苏小鱼屏息凝神,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那归寂长刀在她手中,此刻重若千钧。她必须将心神分割成亿万缕,每一缕都精准地附着在一根杂草、一粒草籽、乃至一丝地脉气息之上。寂灭之意不再是摧枯拉朽的洪流,而是化作了最精细的刻刀,需要“杀死”杂草的生机,却要“放过”草籽中沉睡的生命力,更要如履薄冰般避开土壤中蕴养的灵性与桃树根须的脉络。
起初,刀意丝线稍有不慎,便会将草籽也一并化为虚无,或是扰动地气,引起脚下微不可查的震颤。每一次失误,都让她心头一紧。她不得不将挥刀的速度放慢到极致,如同凡间绣娘在刺绣最复杂的纹样,心神完全沉浸在这种对力量极致入微的掌控中。渐渐地,她忘却了这是在“除草”,而是将其视为对自身“寂灭”道途的一次重新梳理与精炼。何为当寂?何为当存?界限何在?那玄之又玄的“平衡”真意,在这最基础的劳作中,反而变得愈发清晰。枯萎的杂草在她脚下堆积,而悬浮在她身侧,被灰寂刀意小心翼翼包裹着的草籽,却愈发显得晶莹饱满,内蕴生机。
小院之外,沈清尘面临的挑战更为宏大。万丈青岚峰,并非孤立的山石,其根系深扎地脉,与方圆数千里的地气灵机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他悬浮于空,《万象阵枢》残页光芒流转,无数空间符文如同活过来的游鱼,在他神念驱动下,不断钻入山体,探入地底,试图将青岚峰与这片大地之间的联系,一丝一缕地解析、剥离。
这不仅仅是力量的比拼,更是智慧与耐力的考验。他需要构建一个庞大而稳固的空间框架,将整座山峰,连同其下错综复杂的地脉分支,完整地“包裹”进去,然后才能进行挪移。任何一丝疏漏,都可能导致山体崩裂,或地脉断流,引发不可预料的灾难。他的脸色微微发白,神识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消耗着,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在这种极限推演中,他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对天地之力借用的法门,正在发生着某种质变。搬运一座山,比布置千百个杀阵困阵,更能让他触及空间之道的本质。
墙角边,李志仁已是汗流浃背。那几盆“墨玉幽兰”如同无底洞,疯狂汲取着他渡去的造化生机,叶片上的枯黄稍退,但要使其瞬间开花结果,甚至繁衍三代,却遇到了无形的壁垒。那是生命自身的时序规则,是天地大道设下的藩篱。他尝试以生机强行冲击,却感觉如同逆水行舟,事倍功半,甚至差点引动墨玉幽兰的本源震荡,险些前功尽弃。
他不得不停下来,闭上双眼,不再仅仅依靠磅礴的生机灌输,而是将心神沉入那微弱的生命之火中,去感受其内在的韵律,去理解其从复苏到绽放,再到孕育新生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所需要的“条件”。造化,并非简单的赋予,而是引导,是创造适合的条件。他开始尝试以造化源种之力,在花盆方寸之地内,模拟时光加速的效应,并精准调节着光、热、灵气的每一分变化,如同一个最耐心的园丁,却又行使着神灵般的权能。渐渐地,一株墨玉幽兰的顶端,鼓起了一个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花苞。
林风依旧在摇椅上假寐,似乎对弟子们的进展毫不关心。但他的神念,却如同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小院,感知着每一丝力量的流转,每一点道韵的变化。
而院角那株世界树幼苗,在三片翡翠叶子的轻轻摇曳间,仿佛也在默默观察着这一切。苏小鱼那精微控制的寂灭之意,沈清尘那宏大磅礴的空间构架,李志仁那触及生命本源时序的造化之力,三种迥异却都触及大道本源的法则波动,如同三股无形的养料,被它悄然吸收。
它的生长,似乎加快了一丝。叶片上的脉络更加清晰,隐隐有混沌色的光华在其中流转不定。三片叶子投下的影子,不再仅仅是阴影,而是仿佛化为了三个微缩的领域投影——一片是万物归寂的灰暗,一片是空间折叠的扭曲,一片是生机勃发的翠绿。三片影子在小院的地面上缓缓移动、交织,构成一幅玄奥莫测的图案。
当苏小鱼终于将最后一片杂草化为飞灰,将所有草籽完好无损地收集起来时;
当沈清尘成功将青岚峰整体“抬起”,开始缓慢而稳定地将其投向三千里外的沉星湖时;
当李志仁面前那株墨玉幽兰的花苞终于颤巍巍地绽放出深紫色的、流转着幽光的花朵时;
世界树幼苗的三片叶子,同时轻轻一震。
一股比之前更加浓郁、更加精纯的本源道韵,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瞬间拂过整个小院。
苏小鱼感到心神一清,对“平衡”的领悟豁然开朗。
沈清尘感觉神识消耗迅速恢复,对空间结构的把握更加得心应手。
李志仁则福至心灵,对生命时序的调控骤然变得顺畅。
三人几乎同时看向那株幼苗,眼中充满了震撼。他们隐约感觉到,自己等人的修行,似乎也在反哺着这株神树。
林风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看着那三片叶子的影子在地面上交织出的图案,嘴角勾起一抹真正的、带着些许满意的弧度。
“嗯,算是……入门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三人耳中。
“收拾一下,准备下一项。”
三人:“……”
还有下一项?!
看着师父那重新闭上的眼睛,以及世界树幼苗那仿佛更加精神的姿态,他们刚刚松懈一点的心弦,再次绷紧。
这“正事”,果然一点都不简单。
---
下章预告:初步完成考验的三人,将迎来林风怎样的下一步“指点”?世界树苗的成长会带来何种新的变化?那交织的树影,又预示着怎样的未来?师父的园丁课,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