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毒经与新生
冰冷的河水裹挟着苏小鱼向下游冲去,伤口浸在水中,带来刺骨的寒意和阵阵刺痛。她强忍着不适,操控着残存的真气,如同一条受伤的游鱼,在湍急的暗流中艰难地保持方向,寻找着上岸的契机。
不知过了多久,水流渐缓,河岸也变得平缓。她瞅准一处被茂密芦苇遮蔽的河湾,用尽最后力气挣扎着爬上了岸,瘫倒在泥泞的岸边,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的血沫染红了眼前的杂草。
肋下和右臂的伤口因为河水的浸泡,边缘泛白,隐隐有发炎的迹象。失血过多和真气耗尽带来的虚弱感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让她眼前发黑。
“不能晕过去……”她咬破舌尖,用疼痛刺激着近乎麻木的神经。这里并不安全,玄阴宗的人或许还会追来。
她挣扎着坐起,环顾四周。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河滩,背后是连绵的丘陵,植被茂密。她需要尽快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藏身之所。
目光扫过河岸一侧陡峭的岩壁,她发现了一处被藤蔓半遮掩的裂缝。神识小心翼翼地探入,裂缝内部似乎颇为深邃,并且没有活物气息。
就是这里了!
她撕下衣襟,草草包扎了伤口,然后拨开藤蔓,钻入了裂缝之中。裂缝初时狭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向内行进十余丈后,豁然开朗,竟是一个不大的天然岩洞。洞内干燥,有微弱的天光从岩壁缝隙透入,空气也算流通。
苏小鱼松了口气,立刻在洞口布下几个简易的预警和隐匿禁制。做完这一切,她再也支撑不住,背靠着冰冷的岩壁滑坐下来,剧烈的喘息牵动着伤口,让她额头冷汗直冒。
她首先检查了一下怀中的物品。古玉依旧温润,铁牌冰凉沉寂,《黑煞毒经》残卷也完好无损。那部险些让她丧命的邪异经书,此刻安静地躺在那里,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她没有立刻去研究毒经,当务之急是疗伤。
她取出林悬壶赠送的疗伤丹药,吞服了几颗,又小心翼翼地将外敷的药膏涂抹在伤口上。丹药和药膏都只是凡品,效果有限,但聊胜于无。随后,她盘膝坐好,全力运转“不动如山坐忘经”,引导着体内微弱的气流,缓缓修复着受损的经脉和脏腑,同时催动气血,促进伤口愈合。
这一次的伤势远比上次被黑袍长老所伤更重,不仅是肉体的创伤,更多的是真气透支和心神损耗。若非她根基扎实,又有铁牌和古玉暗中护持,恐怕早已油尽灯枯。
时间在寂静的疗伤中缓缓流逝。
三天后,苏小鱼才勉强压制住伤势,行动无碍,但真气依旧只恢复了三四成,脸色也带着病态的苍白。
她睁开眼,目光落在了那本黑色皮质的《黑煞毒经》上。
犹豫了片刻,她还是将其拿了起来。经书入手冰凉,皮质细腻却带着一种诡异的韧性,仿佛某种生灵的皮肤鞣制而成,让人心生不适。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
开篇并非具体的毒功修炼法门,而是一段关于“毒”之本质的论述,字迹扭曲狰狞,透着一股疯狂与偏执。
“夫毒者,天地之戾气,万物之怨憎所聚……化生克于己身,御万毒以制敌……毒煞入魂,可控人心,可蚀神魂,可腐万物……”
苏小鱼看得眉头紧蹙。这黑煞教的理念,果然极端邪恶,视毒为力量源泉,甚至不惜以自身容纳万毒,操控人心。这与玄阴宗炼制阴煞邪丹,以生灵精血怨魂为材料的手段,确有异曲同工之阴毒。
她耐着性子继续翻阅。后面开始记载具体的毒功修炼法门,如如何采集、炼制各种剧毒,如何将毒煞之气引入己身锤炼“毒元”,以及几种阴损的施毒手法和蛊术。其中不少法门都需要活物甚至活人作为材料,残忍至极。
苏小鱼强忍着心中的厌恶与寒意,仔细阅读着。她并非要修炼这些邪功,而是要了解它们,找到其弱点与破绽。
“万毒蚀灵散”、“腐心瘴”、“七情迷魂蛊”……一个个光听名字就令人毛骨悚然的毒方与蛊术映入眼帘。她特别注意到了其中一种名为“阴煞缠魂咒”的歹毒咒术,描述其能引动阴煞之气,如跗骨之蛆般侵蚀中咒者的神魂与肉身,使其在极度痛苦中缓慢消亡,最终化为施咒者的养分。这让她立刻联想到了玄阴宗炼制邪丹时,那血池中翻滚的阴煞能量!
“果然有关联!”苏小鱼心中凛然。玄阴宗与这黑煞教,即便不是同源,也必然有着极深的牵扯!司徒煞一系暗中搜集邪异材料,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炼丹,更可能是在修炼或改良这类阴毒咒术!
她继续翻阅,在经书的最后几页,发现了一些关于化解、抵御常见毒功和阴煞之力的法门。这些法门同样邪异,大多是以毒攻毒,或者借助更强大的阴煞之力来压制,并非正道。
然而,当苏小鱼看到其中一种名为“百辟毒体”的残缺构想时,心中却猛地一动!
这“百辟毒体”并非修炼法门,而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其核心思想,并非主动容纳万毒,而是通过某种方式,让自身达到“万毒不侵”的境界。经书中描述,需以自身为“炉”,以精纯的生机或某种至阳至正之力为“火”,不断“熬炼”肉身与神魂,祛除一切杂质与异种能量,使得自身纯净无瑕,自成一体,外毒难侵!
这个构想极其大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在黑煞教看来或许是离经叛道,故而只是残篇,并未完善。
但苏小鱼看到这个构想,脑海中却如同划过一道闪电!
自身为炉!熬炼!
这不正与黑锅教导的“百味炼天功”,以及林风前辈“修行如烹小鲜”的理念,有某种奇异的共通之处吗?!
黑锅炼化万物,调和百味,追求的是掌控与创造。而林风前辈的“烹小鲜”,更是蕴含着火候、时机、平衡的无上妙理。
这“百辟毒体”的构想,虽然出自邪经,方向偏激,但其“以自身为炉,熬炼纯净”的核心思路,却隐隐触及了某种更高层面的“净化”与“不朽”之道!
如果……如果不是用邪法,而是以正统的、精纯的自身真气为“火”,以坚定的道心为“引”,借鉴这“熬炼”之意,是否能在不损伤自身的前提下,达到祛除杂质、强化根基、甚至抵御外邪的效果?
这个念头一生,便如同野草般在她心中疯长!
她回想起自己被黑袍长老的阴煞之力侵蚀时,铁牌散发出的那股厚重气息,正是以包容、承载的方式,将那阴煞之力“消化”掉。那是否也是一种另类的“熬炼”与“净化”?
她又想起自己平日里打坐练气,真气流转,何尝不是在细微处“熬炼”着自身的经脉与气血?
一条模糊的、区别于正统修炼也区别于邪魔外道的、独属于她自己的锤炼之路,似乎在她眼前缓缓展开了一丝缝隙!
她不再将《黑煞毒经》视为纯粹的邪物,而是带着一种批判和借鉴的眼光,重新审视其中的一些理论和思路。尤其是那“百辟毒体”的构想,虽然残缺,却给了她极大的启发。
“或许……我不需要修炼任何毒功,但可以借鉴这种‘熬炼自身’的理念,结合前辈们的教导,走出一条更适合我的炼体、炼气乃至炼神之路?”苏小鱼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
她将《黑煞毒经》残卷合上,小心收起。这部经书于她而言,不再是复仇的工具,反而成了一面镜子,照见了另一条可能的道路,也让她对玄阴宗的手段有了更深的了解。
接下来的日子,苏小鱼一边继续疗伤,恢复真气,一边开始尝试将这份突如其来的感悟融入到日常修炼之中。
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运转心法吸收灵气,而是在真气流转时,有意地观想自身为一座烘炉,以心神为火,细细“灼烧”、“熬炼”着真气中的每一丝杂质,引导着其变得更加精纯、凝练。同时,她也尝试着将这股“熬炼”之意,作用于肉身伤势的恢复上,效果竟比单纯运转心法要好上不少!
虽然距离所谓的“百辟毒体”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这种主动的、带着明确意图的“内炼”方式,让她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和真气的质量,都有了细微却实在的提升。
岩洞之外,风声、水声依旧。洞内,苏小鱼却仿佛经历了一次新生。不仅身体在逐渐康复,她的道心与认知,也因这次绝境逢生与意外收获,而变得更加开阔与坚定。
复仇之心未改,但前行的道路,似乎又多了一种可能。
她目光穿透岩壁,仿佛看到了流云仙城的方向,看到了玄阴宗那森严的门庭。
司徒杰,司徒煞……我们,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