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扫帚的“阴阳划分”
休息一夜,敷了药膏,又饱饮一锅黑锅特制的、药力雄厚的疗伤滋补药膳,苏小鱼身上的青紫淤痕已然消退大半,消耗的真气也恢复得七七八八,甚至因昨日极限的压榨与补充,气旋似乎又凝实精纯了一分。
午后,她再次站在了那片空地上。心境与昨日已有所不同,少了几分初临战场的紧张,多了几分经历锤炼后的沉静。她知道,今天的对手,是那位教导她“清净无为扫心诀”的扫帚前辈。
扫帚缓缓飘至场中,枯黄的帚丝自然垂落,并无柴刀那般逼人的煞气与锋芒,反而流淌着一股令人心神宁定的柔和光晕。
“小丫头,”扫帚的神念温和而清晰,如同清风拂过湖面,“柴刀之道,在于极致的‘破’与‘杀’,一往无前,斩断一切。而我的道,在于‘分’与‘定’。”
它轻轻一顿,帚尖离地三寸,一股无形的“场域”以它为中心悄然展开。这场域并非强大的压迫感,而是一种奇异的“秩序”之力。苏小鱼只觉得周身空气仿佛被无形之力梳理过,原本自由流淌的气息被划分出了清晰的界限,躁动的归于平静,紊乱的归于有序。她甚至感觉自己的气血和真气运行,都受到了一种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引导,变得更加规整、顺畅。
“看清了吗?”扫帚的神念带着一丝循循善诱,“世间万物,莫不分阴阳,定清浊。混乱,只因阴阳失序,清浊不分。我辈修行,亦当如此。内修己身,划分气血阴阳,定住心神清浊;外御强敌,亦可划分战场,定住对手攻势。”
话音未落,扫帚动了。
它没有像柴刀那样迅若闪电,而是以一种看似缓慢、实则蕴含玄奥轨迹的速度,向着苏小鱼轻轻“扫”来。
这一“扫”,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攻击,而是一种“意”与“势”的笼罩。帚丝过处,苏小鱼只觉得自身与周围天地能量的联系仿佛被“扫”开了一道清晰的界限!她调动真气的速度骤然一滞,身形移动也感到一股无形的阻力,仿佛陷入了某种粘稠的力场之中!
更让她心惊的是,她原本因昨日战斗而略显躁动、杀意隐现的心神,在这股“清扫”之力下,竟也开始变得迟缓、平和,连战斗的欲望都在被悄然“扫”除!
这比柴刀那直来直去的劈砍,更加诡异,更加难以防备!
苏小鱼心中一凛,立刻全力运转“不动如山”心法,死死定住自身气血与心神的核心,抵抗着那股“分化”与“平定”的力量。同时,她脚下发力,试图冲破那无形的阻力场,向侧方移动。
然而,扫帚的“清扫”如影随形。无论她转向哪个方向,那股划分阴阳、平定清浊的“场域”始终笼罩着她,不断削弱她的气势,扰乱她的节奏,让她感觉自己像是一盘散沙,难以凝聚起有效的攻击或防御。
她尝试着催动真气,一拳轰向那缓慢扫来的帚影。但拳锋所至,感觉并非打在实体上,而是如同击入了一团绵密无比、不断分化她力道的漩涡之中,十成力量有七八成都被那奇异的“场域”引导、分散开来,根本无法对扫帚本身造成威胁。
“蛮力无用。”扫帚的神念依旧平和,“需找到我这‘场域’的节点,找到阴阳流转、清浊变化的间隙。或以更强的‘定力’,定住自身一方天地,不受我之划分;或以更精妙的‘分化’,反向解析我的场域。”
苏小鱼闻言,心神急转。更强的“定力”?她立刻将“不动如山坐忘经”催动到极致,不再试图强行冲破场域,而是将自身化为一座真正的“山岳”,任凭外界如何“清扫”、“划分”,我自岿然不动,牢牢守住自身气血、真气、心神的统一与稳定。
果然,当她放弃无谓的冲撞,将全部心神用于“定”时,那“场域”对她的影响顿时减弱了不少。虽然行动依旧迟缓,心神运转也不如平时灵动,但至少不再有被彻底“分化瓦解”的感觉。
“善。”扫帚传递出一丝赞许,“然,只守不攻,终是下乘。需感知我这‘场域’的流转。”
苏小鱼凝神静气,在极致“定”境中,放开一部分感知,不再抗拒,而是尝试去“融入”那扫帚营造的场域。她调动起一丝蓑衣传授的“混沌归元”感知力(虽然极其微弱),辅以自身真气,小心翼翼地探向那无形的界限。
渐渐地,她“看”到了一些模糊的轨迹。那场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无数细微的、如同水流般不断流转变化的“分界线”构成。这些“线”时密时疏,时有规律时又杂乱,共同构成了这令人滞涩的力场。
她尝试着,在移动时,不再硬撞那些密集的“分界线”,而是寻找其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相对稀疏薄弱的“间隙”穿行。果然,阻力大减!
她又尝试着,在扫帚的“清扫”之意临体时,不再以整体的“定”去硬抗,而是以自身真气模拟出类似的、但更加细微的“分化”之力,在局部与那清扫之力对抗、抵消。
虽然依旧生涩,效果甚微,但扫帚的“场域”对她而言,不再像最初那样神秘莫测、无法应对了。
“悟性不错。”扫帚的神念带着欣慰,“能于战中迅速调整,窥得门径,已属难得。记住,划分阴阳,平定清浊,并非目的,而是手段。最终,是为了让一切重归‘有序’,归于‘清净’。”
说着,扫帚的攻势陡然一变。那原本温和的场域瞬间收缩、凝聚,帚丝如同划破混沌的第一笔,带着分割天地的无上意境,直点苏小鱼眉心!这一击,不再是全方位的压制,而是将所有的“分化”与“平定”之力,凝聚于一点,要直接“划分”她的识海,“平定”她的神魂!
苏小鱼骇然失色!这一击带给她的危机感,甚至超过了柴刀最凌厉的劈砍!她毫不怀疑,若被点中,自己的意识很可能瞬间被“清扫”成一片空白!
避无可避!挡无可挡!
危急关头,她福至心灵,没有选择硬抗,也没有试图闪避(那凝聚一点的速度远超她反应),而是将刚刚领悟到的那一丝“分化”与“定”的奥义,结合“清净无为扫心诀”,全部作用于自身识海!
她主动将自己的心神意念“划分”开来,将大部分无关杂念、战斗意识暂时“平定”下去,只留下最核心的、最纯粹的“一点灵光”,死死守住灵台方寸之地!同时,运转小马扎的“山岳镇气法”,将真气沉凝,稳固肉身根基!
“嗡——”
扫帚的帚尖,在距离她眉心还有一寸之地,稳稳停住。那股凝聚到极点的、仿佛能划分神魂的力量如潮水般退去。
苏小鱼保持着那个姿势,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刚才那一瞬间,她感觉自己仿佛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反应尚可。”扫帚缓缓收回,神念平和,“懂得在绝境中,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虽只得皮毛,却也保住了灵台不失。此战,到此为止。”
一个时辰,刚好过去。
苏小鱼脱力地坐倒在地,大口喘息,心有余悸。与扫帚的对战,没有柴刀那般硬碰硬的激烈,却更加凶险,直指心神与道法理解的层面。
林风不知何时已站在一旁,看着苏小鱼,淡淡道:“划分与平定,亦是守护与净化的一种形式。扫帚教你的是‘守’之极致,与柴刀的‘攻’之极致,并无高下之分,端看如何运用。”
苏小鱼若有所思,恭敬应道:“晚辈受教。”
她看着回归原位的扫帚,心中明悟更深。前辈身边的这些器物,果然个个都代表着一种大道的方向。
柴刀的攻,扫帚的守,烧火棍的控,蓑衣的源,黑锅的炼,马扎的定……她仿佛站在了一个由无数大道支流汇成的源头附近,每接触一种,都让她对“修行”二字的理解,开阔一分。
“明日,”林风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由蓑衣与你切磋。”
蓑衣?
苏小鱼看向那件始终散发着混沌气息、看似最为古朴的蓑衣,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好奇与期待。
这位教导她“混沌归元”、直指万物本源的“师父”,在实战中,又会展现出怎样匪夷所思的手段?
她的修行之路,越发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