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道,归根结底,无非四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这四大境界,如同登天之梯,层层递进,玄奥无穷。
而《先天阴阳五行真解》这部奠定当今仙道根基的无上法门,更是将这每一步的关窍、尤其是如何铸就灵根、开辟气海、进而凭借五行相生之力一步步开辟檀宫、凝练紫府的法门,阐述得清清楚楚,流传甚广。
从这一点上来说,无论是大宗门的真传弟子,还是依靠自身拼搏的散修,所知晓的修炼信息并无本质差别。
然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隘,在现今广为流传的《先天阴阳五行真解》中,却鲜有提及,甚至可以说是被有意无意地模糊或忽略了。
不知是当年太清道君传法时便有所保留,还是在万载流传过程中,这部分精义逐渐失传或被某些势力刻意隐去。
那便是——五行灵物,亦有阴阳之分。
阴阳二气,无形无质,却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乃造化之根本。天地灵物秉承天地精华而生,自然亦分阴阳。
具体而言,便是:甲木为阳,乙木为阴;丙火为阳,丁火为阴;戊土为阳,己土为阴;庚金为阳,辛金为阴;壬水为阳,癸水为阴。
故而,若细究起来,九品之下的天地灵物,实则可分为十种属性!
对于绝大多数修士而言,这种精细的划分在前期并无太大意义。他们只需遵循五行相生的基本规律,寻找到属性对应的灵物即可。
甚至,由于阴阳相济之理,若第一灵根是阳火,第二灵根选择阴木,两者之间的排斥力反而会大大减小,铸就灵根的成功率更高,修炼速度也可能更快。凭借此法,天资聪颖者,一路修炼至紫府境界,也并非难事。
但,问题就出在紫府境界之后!
修士达到紫府九品,意味着五行灵根已然俱全,周身灵力圆融流转。下一步,便是要冲击那长生久视的“炼虚合道”之境,其关键,在于“开辟内景”!
而到了这一步,那些依靠“阴阳相济”来降低难度、快速提升的修士,便会绝望地发现,他们前方的道路……断了!
原因无他,欲要“合道”,必先“炼虚”;欲要“炼虚”,必先“开辟内景”。
而开辟内景的关键,在于催动体内五行灵根极致相生,产生一股至精至纯、统御万法的本源之力——或是纯阳无极之气,或是纯阴无极之气!
若体内五行灵根阴阳混杂,彼此气机融合,到了需要极致升华、推动五行归元返本,衍生出至精至纯的“纯阳无极之气”或“纯阴无极之气”以开辟内景天地时,这种情况反而成了最大的阻碍!阴阳交织,相互掣肘,根本无法凝聚出那一点开辟世界的纯阳或纯阴本源之力!
唯有那些从气海境开始,便严格遵循纯阳之路(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或纯阴之路(乙木、丁火、己土、辛金、癸水)铸就灵根的修士,方能在紫府九品巅峰之时,凭借五行纯阳或纯阴相生,凝聚出那一道至关重要的本源之气,从而推开内景之门,窥见长生久视的真正奥秘!
然而,这个秘密,对于世间九成九的修士而言,都太过遥远了。
莫说那虚无缥缈的内景之境,便是能突破檀宫,成就紫府者,已是万中无一。
因此,即便少数人知晓了这个秘密,在面对修行路上的重重难关——诸如寿元将尽、灵物难寻、仇杀威胁等等——时,往往也不得不做出妥协,放弃追求那虚无缥缈的“纯阳\/纯阴无极”之路,选择更容易走的“阴阳相济”之道,先突破境界、提升实力、延长寿命再说。
即便是在一些大宗门,面对门下弟子寻找合适灵物的艰难、寿元将尽的压力,有时也不得不默许甚至建议他们选择更容易成功的“阴阳相济”之路。
就像在长陵仙门,不少紫府境的长老,其实也是依靠此法才得以突破,早已自绝于内景大道。
而且,为了不让弟子好高骛远,或因目标太过艰难而心生懈怠,这个关乎最终道途的秘密,在长陵仙门内部,也仅对极少数核心弟子开放。
张钰也是在气海境三品圆满,展现出足够潜力后,才由其师烈阳真人郑重告知。
否则,偌大一个长陵仙门,底蕴深厚,难道真的找不出几件适合他的中品火属性灵物?
何至于逼得他这位七脉轮道魁首、金焱峰首座亲传弟子,非要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深入这归墟绝地来寻找机缘?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所需的不单单是“火”属性,更必须是“阳火”!契合戊土的阳火灵物,其稀有程度,远超寻常!
宗门弟子尚且如此,对于那些无依无靠的散修而言,此秘更是如同天堑。
他们修仙之初,无人提点,往往为了快速提升实力,哪个灵物容易获得便用哪个,自然而然就走上了“阴阳相济”的便捷之路。
待到千辛万苦修炼至紫府境界,站在长生门槛前,却愕然发现前方已是悬崖绝壁,那种绝望与不甘,足以令人疯狂。
即便偶有散修机缘巧合得知此秘,但势单力薄,资源匮乏,在浩瀚修真界中想要精准寻到符合自身五行阴阳序列的灵物,无异于大海捞针,很多时候根本别无选择。
为了活下去、为了延迟寿命、为了不被仇敌杀死,只能饮鸩止渴,眼睁睁看着自己走上绝路。
虽然能修至紫府的散修,堪称万中无一,但散修的基数实在太过庞大。
这注定会有无数惊才绝艳之辈,因这起步时无人告知的隐秘,最终被困死在紫府境界,抱憾而终。
张钰看着眼前状若癫狂、笑声中充满了无尽悲凉与愤懑的刘道人,心中已然明了。这位修为深不可测的前辈,恐怕正是这样一位不幸的“天之骄子”。
以其散修之身,能一路披荆斩棘修炼至紫府九品,其天赋、毅力、机缘,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然而,就在他以为即将触摸到长生之门时,却骇然发现,只因早年一次无奈或无知的选择,自己的道途早已在根基处被彻底斩断!这是何等的残酷与讽刺!
同时,张钰也终于想通了另一个关窍:为何刘道人明明拥有紫府境的修为,却能安然存在于这理论上最高只允许檀宫境修士活动的归墟第三、第四臂旋?
恐怕,他正是动用了《太上化龙篇》中那逆天的“真龙蚀灵法”,强行磨灭了自身已经铸就的某些灵根,自毁道行,将修为境界硬生生压制回了檀宫境!
虽然境界跌落,但他对五行法则的理解、以及体内残存的五行相生之力,依旧能让他爆发出远超寻常紫府修士的恐怖实力!
想通了这层层关节,张钰心中对刘道人的忌惮,无形中减轻了几分。
虽然对方实力依旧远超自己,但其跟脚、其困境已然暴露,不再像最初那般深不可测,仿佛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过了许久,刘道人狂放的笑声与悲愤的控诉渐渐平息。他深吸了几口气,脸上激烈的情绪如同潮水般退去,重新恢复了那副古井无波、难以揣度的模样,只是眼底深处,残留着一丝难以磨灭的疲惫与苍凉。
他看向张钰,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淡漠:“小子,看来你心意已决,是打算事后依旧走那《先天阴阳五行真解》的老路,放弃这前景看似更广阔的《太上化龙篇》了。”
张钰没有否认,只是点了点头。
他明白刘道人的意思。先天灵物难寻,而要找到完全符合自身五行纯阳序列的先天灵物,更是难如登天。
《太上化龙篇》则不同,它绕开了灵物稀缺的难题,只要有能力猎杀特定属性的真龙或龙血妖兽,便能快速集齐所需“材料”,且无需严格遵循相生顺序,前路确实显得“顺畅”许多。
刘道人见状,也不再劝说,转而肃然警告道:“既然你已初步修成真龙之体,有件事你必须牢记:除非生死关头,绝不要在修为高于你、尤其是那些见识广博的老怪物面前,轻易动用龙气,更不可显化龙躯!一旦被识破你修炼《太上化龙篇》,必将面临整个龙族不死不休的追杀!届时,就算你是上清道统的真传弟子,也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庇护于你,必死无疑!”
张钰心中凛然,深知此言非虚。龙族对《太上化龙篇》修炼者的忌惮与仇恨,是刻在血脉里的。
不过,他心中倒也并不十分慌张。得益于【装备栏】的神异,他并未将癸水龙珠炼化为自身灵根,龙气的源头始终被牢牢隔绝在装备栏之内。
只要他不主动显化龙躯、肆意催动龙气,仅凭外在探查,即便是紫府九品的大能,也绝对察觉不出他修炼过《太上化龙篇》。
“多谢前辈提醒,晚辈谨记。”张钰恭敬应答。同时,他心念微动,将周身那若有若无的龙气彻底收敛,鳞片隐没,气息归于平常,看起来与寻常气海境修士无异,丝毫看不出任何修炼了化龙之术的痕迹。
刘道人目光微闪,似乎有些意外,强大的神识毫不客气地扫过张钰周身,仔细探查。然而,任凭他如何感应,竟也发现不了丝毫龙气的痕迹,仿佛刚才那磅礴的龙威只是幻觉。
刘道人深深看了张钰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异,点了点头,语气听不出喜怒:“没想到你还有如此精妙的隐匿法门,连老夫的神识都能瞒过……很好,这样我就更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