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众人推,和李严的冲突不过是朝堂上一个小插曲。
待李严被人抬走以后,行中军师刘琰,都亭侯袁琳,吴懿,吴班,杨仪,邓芝,刘巴等人就一起参奏李严都粮不力。
因为这次北伐,所用粮草全部都是汉中屯田之粮,李严这个后方的粮草官一点粮草都没送上来。
大军一路高歌猛进,眼看就要攻入关中,重现高祖之事。
最后却因为粮草不足而退军,实在是千不该万不该。
李严作为蜀中留守最高长官,同时掌尚书台事,掌管整个大汉的后方,这后勤补给出了问题,其难辞其咎。
按照杨仪的话来说,李严就是“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
丞相和众将在前面厮杀,他却以小人之心坏国家大事,当斩!
刘禅却是对此完全不知情,知道之后也是十分的气愤,当即要拿他下狱。
诸葛亮却是不赞成,认为其虽然有失误,但是功劳还是有的。
建议李严贬为庶民,由其子李丰接替其父为江州都督,统率其部两万人,继续负责北伐运粮工作。
对于这次封赏是否太过,丞相诸葛亮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大汉如今杂号将军太多,封爵之人太少,不利于各人追求进步。
如今大汉连战连捷,马上就要进攻关中,必须要保持旺盛的士气。
群臣也是一致认为没毛病,就连谯周都站出来说,如今蜀中群星闪耀,大汉有兴旺之兆!
赵统没有关心朝堂上的事情,下朝之后就回到“镇东将军府”,或者说冠军侯府。
“嘎嘎嘎吱!”
重新推开自己的房间门,一阵灰尘扑面而来。
府内不是没有下人,只不过自己曾经有过要求,自己的房间还有书房之类的,不经过允许是不能进的。
府内基本上都是退役的老军,他们自然是言听计从。
“兄长,兄长,御史中丞向条,益州从事习忠,丞相府记室霍弋来访!”
赵统还在怀念刚来,在皇宫上班的日子,赵广那大嗓门就在院子里响了起来。
向条乃是向朗之子,和向充是堂兄弟,习忠是习祯之子,霍弋是霍峻之子,都是功臣之后。
不过以前的赵统,却是很少和这些世家子弟接触,也不知道找自己有什么事。
“拜见征北大将军!”
三人年纪相仿,见到赵统纳头便拜。
“三位世兄不必多礼,唤我赵统即可,不知寻我有何事?”
几人又不是自己的手下,双方也没有什么交接,赵统习惯性的和他们平辈论交。
“不敢,听闻侯爷创办凉州商会,不知道我们三家可否加入?”
几人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向条主动开口问道。
虽然赵统占领凉州才半年多,可是在整个魏蜀吴三国商界,早就已经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了。
特别是其创办的凉州商会,让天下所有的商人都趋之若鹜。
凉州商会以将军府牵头,将天下各地的货物,统一定价,公开发售,货殖天下。
无论是金银珠宝,还是牛羊战马,只要去了凉州,那都能找到货源。
买卖自由,不管你是魏国的,还是东吴的人,都能获得公平对待。
同时,只要你还在凉州境内,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能享受到凉州军的保护。
各地都流传着一句话,只要你手里有东西,去了凉州你就能发财。
蜀中的各家那感受的是最直接的,因为赵统的原因,很多西域的珍宝都是最先流入蜀中的。
锦署因为和赵统合作,今年的收入比去年足足翻了一倍。
听小吏们说,锦署令已经放出话了,明年的绣娘要增加一倍,谁的绣坊出问题,谁滚蛋。
还有蜀锦以后的份额收紧,谁出价高就给谁,不然都给凉州留着。
“只要你们遵守凉州律法,自然是可以。文豹(向条)可以去寻益远(向充),商会关于蜀中的事,正是由他负责!”赵统笑了笑说道。
原来是这个事情,自己还以为出啥事了。
世家,世家,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土地,掌握了知识的传授,还有大量的人口。
几家本家原本是荆州世家,现在荆州被东吴占了,自然要想办法重新崛起。
“多谢侯爷,我们一定会按规定缴纳商税,遵守凉州律法!”向条大喜的说道。
其实他早就去找过向充,甚至还想过利用向充的关系,可以获得一些优待,比如只赚钱不纳税,可以高出低进啥的。
谁知道向充知道了他的想法后,直接就拒绝了。
和赵统在一起久了,自然非常了解他,别看他平时嘻嘻哈哈的,可是一旦谈到正事,那就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主。
他不可能为了这么一点利益,惹的赵统不快,影响自己的前途。
“绍先(霍弋),如若想去军中效力,可来凉州!”
等三人准备告辞的时候,赵统又喊住了霍弋。
霍弋,蜀汉后期的南中统帅,邓艾偷袭阴平,他想率军救援成都,但刘禅以成都已有准备,不准。
后来后主投降,得知司马氏善待刘禅,他才率南中六郡投降。
大汉如果想要一统天下,像这种人才肯定是越多越好。
接下来府内就没有平静过,什么吴氏,费氏,李氏,麋家,董家都相继派人来见。
不是家主,就是亲儿子,亲兄弟,也都是为加入凉州商会,想分一杯羹。
赵统自然是来者不拒,只要不破坏自己的规则,那人肯定是越多越好。
倒是有一个人的到来,居然不是要求加入凉州商会的。
“不是谯太史大驾光临,实在有失远迎!”
赵统看着眼前的中年人,眼中三分好奇,三分惊讶,还有三分疑惑。
因为他是一个益州本土派代表性人物,蜀汉的建立和投降,他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谯氏一门皆是嗜书如命之人,其父谯山并在世时就善于教育子女,且家中藏书甚众。
谯周从小就能诵读经典、研习六经、学识广博,以至于后来有“蜀中孔子”之称(陈寿就是他的弟子)。
但是谯家又不算是蜀中什么豪门世家,因为他们都是书呆子,好读书却又不置办产业养家。
照说,自己和他八竿子打不着,也不知道来找自己做什么。
要不是看在两人没有冲突的份上,他今天都不让他进门。
“谯周拜见冠军侯,今日前来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谯周拱手说道。
他显十分恭敬,毕竟赵统的身份摆在这里,他又是最懂礼之人。
“谯太史,那还是别讲了!我昨天晚上都没睡好,正准备回房补补觉呢!”
这家伙一进门就盯着自己看,看着自己都有点发毛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谯周也有魏晋之风呢。
“赵将军,去年三月,你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又或者见到了什么人?”
谯周见赵统不按套路出牌,干脆直接开问了。
“没有呀,谯太史您这是什么表情?”
赵统心中一个咯噔,这不是自己过来的时间么,这天天看天象的也懂相面?不会看出来什么了吧?
不管对方怎么说,赵统打定主意了,无论对方说什么,自己打死不承认。
“不对,变了,变了!”
谯周一边看赵统的面相,又突然抓起他的左手,口中还念念叨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