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来势汹汹,一日下危须城,三日下四城,五日的时间,就打到了员渠城下。
焉耆王子龙安带着五千援军,在半路上就被白马卫打了一场埋伏战,除了王子龙安被放回报信,战死一半,其他全部被俘。
三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整个西域人心惶惶。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汉军一个招呼都不打,突然大军压境,焉耆国王龙猗一日三惊。
赶紧将所有贵族和将军都召来王宫议事,讨论要怎么度过这次的危机。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汉军要追究他们攻打高昌的责任,然后将他这个国王的头颅斩下。
“大王,您是否没有和汉人将军解释清楚,攻打高昌乃是龟兹国所为!我们焉耆也是被裹挟的,我们愿意向大汉称臣纳贡!”焉耆的右侯桑赤,有些急切的问道。
桑赤是三朝老臣了,在国内十分的有威望。
他怀疑国王龙猗根本没有和汉军商议,因为大汉是最讲礼仪的。
只要他们这些番邦小国臣服,一般他们就不会多作计较的;到时候去中原上供,说不定大汉还能赐予一点好东西。
“如何没有讲清楚,我一个人冲上前请求他们罢兵,对方完全不理我的,追着我们的人就是砍杀!”王子龙安有些委屈的说道。
这次可是把他吓坏了,他还以为他要死在汉军手里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对方又放了他。
道歉的话,汉军明显就是不愿意接受,谈都不想谈,看其大军凶残之色,倒是像来灭焉耆的。
“大王,不若让王子再跑一趟,我们愿意献出粮草,说不定汉人将军会改变主意。”
桑赤明显有点不信,在他看来,肯定是龙安怕死,还没看到人就跑了。
而且现在敌人大兵压境,员渠城兵马不足,还有不少是残兵败将,守城机会渺茫。
就算挡住了汉军,那么焉耆国恐怕离灭亡也不远了。
最好的办法还是和汉人和解,花点钱粮都是可以接受的。
龙安听到他的话,差点在心中骂娘,你自己出城去谈,还想还想我去,是想让我龙家绝后,好让你上台吗?
不过现在形势危急,左侯桑赤在国内地位又特殊,他不敢随意开口。
“右侯,莫不如你出去问问?”
龙猗好像知道龙安在想什么一样,有些期盼的问道。
“老臣愿往!”桑赤有些叹气的说道。
他以前是和大汉打过交道的,对于汉人的那一套也非常的清楚,还是有一点信心的。
就是龙猗和龙安的表现让他很失望,感觉焉耆未来渺茫。
再说赵统到达员渠城后,见此城四面皆有有大山,道路险阻,易守难攻。
带着数十骑四处探查地形,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取巧的办法,能够减少攻城的伤亡。
鸠摩伊突来到赵统身边,讨好的说道:“将军,此去西南四百里,是大汉轮台屯田所在,南去百里就是尉犁城,北面乃是乌孙,西去九百里,就是龟兹,不过一路都是戈壁荒漠,十分的不好走!”
赵统要出门哨探,他自告奋勇的随身相陪,一路介绍着西域的地理人文。
“嗯,的确是好地方!”赵统点头说道。
焉耆地处天山南麓,西海的东北角,周围水源充足,水草茂盛,无论是耕种,还是畜牧,都是一等一的好地方。
西海还是个淡水湖,盛产大鱼蒲苇,这又是一个加分项。
此地又处于西域中心,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丝绸商路,这里都是一个重要的兵站和补给点。
如果汉军能占领这里和南面尉犁城的话,就可以将轮台,焉耆,高昌连成一线,再将南面的鄯善控制,整个西域就有一半在手了。
就在赵统准备去西海看看,那千里碧波荡漾的壮观景象,有人来报,说是员渠城内派出了使者。
“右侯大人意欲何为?”赵统看着眼前这老头,有些想笑。
对方一见到自己就倚老卖老,还和自己大谈大汉以孝治天下的准则,就差说不能攻打员渠城了。
“下臣没别的意思,乃是我王派下臣送来牛肉和酒,愿和大汉永结同好!”桑赤拱手说道。
你别说,这老头还真得有点东西,穿着汉服,讲着汉话。
大汉的礼仪是一清二楚,说话做事都是一板一眼,有的时候让赵统都误以为他是个汉人。
“右侯说笑了,谁不知道前朝的时候,龟兹和焉耆,就是依附大匈奴,最不服王化的存在!”
大汉的时候,乌孙还和大汉一起出兵打过匈奴,这龟兹和焉耆,那可真是匈奴人的小迷弟了。
龟兹还只是亲匈奴,这焉耆干脆就是匈奴人掌握大权。
“此言差矣,匈奴早已灭亡,而我焉耆尚在。我焉耆上下愿臣服于大汉,将军百般阻扰,莫非将军有异志?”
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个老家伙精通汉朝政事,更是精通人情世故。
眼看赵统软硬不吃,最后干脆威胁起赵统来,因为无论哪里的皇帝,最怕的就是手下不忠。
“有没有异志?这问题恐怕不是右侯大人能过问的!焉耆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开城投降!我早已发下悬赏令,杀一人赏百钱,杀十人赏万钱!右侯还是早点回去劝说龙猗吧,免得刀兵一起,难免伤及无辜!”赵统摇头笑着说道。
如果是以前汉朝的话,赵统还真就被他拿捏了。
可惜现在是蜀汉,不说朝廷的影响力到达不了这里,刘禅,诸葛丞相一心攻打曹魏,哪里顾得上他们。
“你!”桑赤直接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他还是第一次遇见赵统这样的人,完全不受威胁,还反过来威胁他。
看着赵统十八九岁的年龄,他只能认怂,因为这个年纪的人,那做事是真得冲动,说到做到。
他思索再三,还是决定回城劝说龙猗投降,因为他不投降的话,城中贵族为了自家的财产,那也是要投降的。
汉军一向是砍了国王,就不会追究其他人。
既然只要砍了国王就能活命,那些守财奴的贵族才不在乎是谁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