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吏部衙门前的照壁下,黑压压挤满了官员,往日里跑官要官的喧嚣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压抑的议论声。照壁中央贴着一张巨大的黄绸告示,《嘉靖元年各部院衙门首季度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及评分细则》几个大字用朱砂书写,醒目得刺眼。
细则上的条款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漕运粮食增产量需达标三成,否则扣五分;案件审结率低于八成,每低一个百分点扣一分;府库账目若出现一笔糊涂账,直接扣十分;甚至连下属官吏的 “民间风评”“匿名投诉率” 都被量化,投诉超过三起且查实者,直接纳入 “待观察名单”。最让官员们心惊的是末尾那句加粗的话:“考核结果与升迁、俸禄、评优直接挂钩,末位者诫勉,连续两季度末位者降职,三次者革职!”
“这是把咱们当街头商铺的伙计管了?” 一个翰林院编修涨红了脸,指着告示愤愤不平,“我辈读书人,十年寒窗,竟要靠这些铜臭数据定高低?斯文扫地!”
“你还敢说?” 旁边一个户部主事拉了拉他的袖子,压低声音,“我手上压着去年的三笔账没理清,这要是被查出来,怕是要丢官!”
“还有那‘匿名投诉’,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趁机诬告?”
议论声越来越大,官员们脸上的神色各异,有愤怒,有焦虑,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恐惧 —— 这把名为 “绩效考核” 的刀,第一次悬在了所有人头顶。
乾清宫暖阁内,炭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张居正眉宇间的凝重。他手里捧着一份奏折,躬身道:“陛下,绩效考核细则颁布三日,各部院反应激烈。都察院御史联名上书,说此举‘鼓励告密,败坏风气’;翰林院更是直言‘有辱士大夫尊严’,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陈默正把玩着那支 “续墨笔”,闻言嗤笑一声:“尊严?能当饭吃吗?能让漕运的粮船准时到京吗?能让百姓的赋税不被贪官克扣吗?” 他将笔重重放在桌上,“至于匿名投诉,朕要查的是贪墨、推诿,身正不怕影子斜,心里没鬼的人,怕什么投诉?”
他话锋一转,问道:“严嵩那边呢?他没跳出来反对?” 在陈默看来,这位老狐狸最是抵触改革,没理由放过这个机会。
张居正的神色变得古怪起来:“严阁老非但没反对,反而在昨日吏部会议上公开表态,说陛下此举‘激浊扬清,选贤任能’,还要求门下官员‘务必配合,不得有误’。”
“哦?” 陈默挑眉,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倒是会顺水推舟。他这是想装‘忠臣’,还是有别的心思?”
“据臣所知,” 张居正继续道,“严府近日车马不断,不少地方官借着‘汇报工作’的名义上门,尤其是漕运、盐政这些部门的官员。而且… 我们安插在严党内部的人传来消息,严嵩似乎让手下‘美化’考核数据,尤其是漕运衙门,把之前‘清淤延误’的账,都改成了‘提前完成清淤,保障粮道畅通’。”
陈默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跟朕玩数据造假?真以为把报表做得漂亮,就能蒙混过关?” 他来自信息时代,最清楚 “粉饰业绩” 的猫腻,“这老狐狸,是想给朕递颗裹着糖衣的软钉子啊!”
三日后,第一次季度绩效考核评议会在皇极殿偏殿举行。殿内气氛紧张,官员们按部门坐好,面前摆着厚厚的考核材料。张居正主持会议,陈默坐在龙椅旁的屏风后,静静旁听。
轮到严嵩掌控的部门汇报时,漕运总督衙门的主官昂首挺胸走上前,手里捧着一本烫金账册:“启禀陛下、张大人,本季度漕运效率提升三成,粮食运输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两成,清淤工程提前半月完成,未出现一起延误事件!” 他说着,还递上了各地州县的 “确认文书”,上面盖着鲜红的官印。
接着是盐政司、工部营造司,个个报出的数据都光鲜亮丽,仿佛过去三个月里,大明的政务突然变得完美无缺。
“大人,” 一位都察院御史忍不住起身,语气尖锐,“据下官所知,漕运上个月有十艘粮船滞留在淮安,怎么会‘无延误’?而且地方州县上报的粮食入库量,与您所说的‘运输量’相差五千石,这如何解释?”
漕运主官面不改色,躬身道:“御史大人有所不知,淮安滞留是因突发暴雨,属不可抗力;至于入库量差异,是各地计量标准不同,且文书传递有延迟,下官已命人重新核对,不日便会补齐差额。” 一番话滴水不漏,把问题全推给了 “客观原因”。
屏风后的陈默眯起眼睛,没有说话。他看得清楚,这些官员早就准备好了说辞,连 “备用解释” 都想得周全 —— 这就是严嵩给的 “软钉子”:表面配合,暗地里用假数据、假理由搪塞,让绩效考核变成空架子。
评议会结束后,官员们散去,暖阁里只剩下陈默和张居正。
“陛下,严嵩这是明着配合,暗着阻挠。” 张居正忧心忡忡,“若任由他们用假数据蒙混,绩效考核就成了形式主义,反而会让严党更嚣张。”
“朕知道。” 陈默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景,“他以为把数据做得漂亮,就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就能让朕的改革不了了之?” 他转过身,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朕要成立一个‘特别审计小组’,不从各部院抽调人手,由你直接负责!”
他顿了顿,说出自己的计划:“从格物院调懂算学的工匠,从翰林院选刚考中的新科进士 —— 他们没沾官场习气,敢说真话;再从民间招募几个有名的账房先生,懂查账、会盘点。这个小组直接对朕负责,下到地方去,查仓库的实际存粮,问百姓的真实感受,核对底层胥吏的记账本!朕倒要看看,严党报上来的‘漂亮数据’,经不经得起现场核查!”
张居正眼前一亮:“陛下英明!这‘特别审计小组’绕开了严党控制的官僚体系,直接接触真相,定能戳破他们的谎言!”
“没错。” 陈默拿起那支续墨笔,在纸上写下 “审计” 二字,“严嵩给朕软钉子,朕就用制度砸回去!绩效考核这把刀,不仅要举起来,还要磨得锋利,精准砍向那些造假的蛀虫!”
他望向严府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老狐狸,游戏才刚刚开始。”
张居正组建 “特别审计小组” 会遇到阻力吗?新科进士、民间账房能否顶住严党压力,查出真相?严嵩得知 “现场审计” 计划后,会派人阻挠,还是销毁证据?若审计查出数据造假,陈默会如何处置严党官员?这场 “考核与造假” 的较量,最终会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