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走一步,左腿都传来撕裂般的痛楚,绑在上面的镇魂玉带来的清凉感,也只能勉强压制。张杰咬紧牙关,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在低温下迅速凝结成霜。他紧贴着河道边缘那些巨大岩石的阴影,艰难地向下游挪动。
河道中,那些幽蓝的光芒始终在不远处若隐若现,如同鬼火般跟随着他。它们忌惮镇魂玉的气息,不敢过于靠近,但也没有放弃。张杰能感觉到,那些冰冷的、充满恶意的视线,正牢牢锁定在他这个闯入它们领域的受伤猎物身上。
终于,他抵达了那片巨石区域。几块如同小山般的岩石崩塌交错,在河道中形成了一片相对复杂的遮蔽所,冰层在这里也显得异常厚重,似乎冻结得更加彻底。他找到一个岩石间的狭窄缝隙,侧身挤了进去,暂时隔绝了外界的视线。
缝隙内是一个不大的空间,地面是坚实的冻土,头顶被巨石遮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庇护所。他瘫坐下来,剧烈地喘息着,解开临时包扎,检查腿上的伤势。淤血已经扩散开,一片青紫,肿胀得厉害。他重新用更专业的手法进行固定和包扎,又吞下了一片宝贵的消炎药。
处理完伤势,他才开始打量这个临时落脚点。这里似乎曾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角落里散落着几个锈蚀严重的空罐头盒,墙壁上有模糊的、似乎是人为刻画的箭头标记。
看来,他找对地方了。这里距离前哨站应该不远。
休息了约莫半个小时,感觉体力恢复了一些,他忍着疼痛,继续沿着巨石间的缝隙向前探索。越往里走,人工的痕迹越发明显。他甚至发现了一小段被冰雪半掩埋的、铺设了碎石的路径。
顺着路径前行,拐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低矮的、由混凝土和钢板构建的方形建筑,静静地坐落在河岸上方一处稍高的台地上。建筑不大,只有一层,外表斑驳,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一扇厚重的金属门半开着,里面黑洞洞的,仿佛巨兽张开的嘴。
门旁的墙壁上,一个几乎被冰霜完全覆盖的铭牌依稀可辨:“第七生物安全实验室 - 7号前哨观测站”。
就是这里!
张杰没有立刻进去。他潜伏在岩石后,仔细观察了将近二十分钟。建筑周围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只有风雪永无止境的呼啸。确认安全后,他才小心翼翼地靠近,侧身从半开的门缝滑了进去。
内部比外面更加寒冷,空气凝滞,带着一股浓重的灰尘和金属锈蚀的味道。手电光柱划破黑暗,照亮了一个标准的前厅。桌椅东倒西歪,文件散落一地,覆盖着厚厚的白色灰尘。墙壁上挂着的地图已经发黄卷边,一些仪器的外壳碎裂,露出里面锈蚀的元件。
这里显然已经被废弃了很久,并且经历过仓促的撤离或某种混乱。
他仔细检查着散落的文件。大部分是些日常的工作日志、气象数据记录,没有什么价值。但在一个翻到的文件柜下面,他找到了一本被遗落的、封面印着“能量场抑制研究”的硬皮笔记本。
他心中一动,立刻翻开。
笔记本的主人似乎是前哨站的一位研究员,里面记录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推导。核心内容正是关于“镇魂玉”(笔记中称为“K-33惰性矿石”)对“源初水晶能量场”的抑制效应研究!
“……K-33矿石能有效扰乱水晶能量场的稳定性,其效果与矿石的纯度、体积呈正相关……”
“……初步实验表明,特定高频脉冲电流与K-33矿石产生共振时,能极大增幅其抑制效果,甚至能对稳定态的水晶样本造成结构性损伤……”
“……共振频率的寻找是关键,理论计算指向thz波段,但现有设备无法生成如此高频的稳定脉冲……”
“……尝试利用水晶样本自身的能量波动进行反向调制,风险极高,但或是唯一可行的突破口……项目代号:‘谐波匕首’……”
“谐波匕首”!特定频率的能量冲击!笔记本里的内容,与埃文斯博士录音和密室笔记中的信息完全吻合,并且提供了更具体的理论方向——利用水晶自身的能量进行反向调制!
张杰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翻阅。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手绘的、极其复杂的设计草图,上面标注着各种元件和参数,似乎是一种能量发射装置的原理图!虽然不完整,但这无疑是“谐波匕首”的雏形!
除了这本关键笔记,他还在一间类似储藏室的小房间里,找到了一些意外的收获:几盒未开封的、军用的高能量压缩口粮;几块虽然电量不足但尚且能用的高性能电池;以及一个完好的、多功能军用水壶。
这些物资对于弹尽粮绝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他将笔记本、草图、食物和电池小心地收好。当他正准备离开时,手电光无意间扫过墙角一个不起眼的保险箱。保险箱的门虚掩着,里面空空如也,但在箱门内侧,他用刀尖刮开一层污垢后,发现了一行用尖锐物体刻下的、潦草的小字:
“他们带走了核心,‘钥匙’在‘回声谷’。”
他们?指的是谁?实验室的撤离人员?还是后来者?
核心?是镇魂玉核心,还是别的什么?
回声谷?又是一个从未听过的新地名!
张杰皱起眉头。这条意外的信息,让看似清晰的线索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这个前哨站,似乎还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他最后环顾了一下这个废弃的前哨站,将所有疑问暂时压在心底。无论“回声谷”在哪里,“钥匙”又是什么,他现在拥有了更明确的技术方向、宝贵的补给和武器蓝图。
是时候离开这里,去找一个能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力量的地方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工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