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刚漫过情报科的窗棂,陈默就攥着份烫金封皮的指令,指尖在“核心任务”四个字上反复摩挲。
纸张边缘还带着油墨的温度,是老吴今早借着送文件的由头递来的——组织的新指令,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却也让他的目标愈发清晰。
“默哥,戴先生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说是要跟你聊科长接位后的工作安排。”
小李端着杯热茶进来,水汽氤氲了他的眼镜,“对了,赵先生刚才打电话来,说他的入职手续办好了,下午来情报整理科拜访,让你帮忙引荐。”
陈默把指令塞进抽屉的暗格里,锁上,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意:“知道了,我这就去见戴先生。赵先生那边你帮我记着,下午我亲自去门口接他。”
他拿起桌上的笔记本,里面夹着张画满符号的纸——是昨晚根据组织指令,草拟的晋升后工作规划,每一项任务旁都标着极小的“优先级”。
走进戴笠办公室,檀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戴笠正坐在桌前翻一份档案,见陈默进来,指了指桌旁的椅子:“坐,科长的位置下周三正式交接,你说说,接位后打算怎么干?”
陈默坐直身子,翻开笔记本,语气沉稳:“回戴先生,属下打算分三步走:第一步,细化情报科的侦查流程,让每个任务都有记录、有反馈;第二步,加强和档案科的对接,把新学员的政治倾向、老科员的动态都纳入档案,方便随时查阅;第三步,重点盯紧沪上商会的动向,特别是‘兴亚商会’,您之前交代的事,属下记在心里。”
他故意把“兴亚商会”放在最后,既表了忠心,又没显得刻意——组织的新指令里,“国民党与地方军阀勾结证据”是核心,而“兴亚商会”背后的日伪关系,恰好能和这个任务关联起来。
戴笠满意地点点头,指尖敲了敲桌面:“好,有思路。特别是‘兴亚商会’,下周张会长来金陵,你帮我整理好他的资料,包括他的人脉、生意往来,还有最近和哪些军阀有接触——我怀疑他私下里和西南军阀有勾结,想借着商会的名义倒卖军火。”
陈默心里一动,戴笠的话正好印证了组织的猜测。
他赶紧点头:“是,属下一定细致整理,绝不放过任何线索。对了,档案科小王最近在整理日伪线人的资料,要不要让他配合我?”
“不用。”戴笠摆摆手,“小王嘴不严,这事你亲自来。另外,下午赵先生来,你带他熟悉下科里的环境,他刚加入秘密情报组,特授上尉军衔,以后负责对接沪上的商业情报,你们多配合。”
“是,属下明白。”
陈默站起身,心里却在快速盘算——戴笠让他亲自整理“兴亚商会”资料,正好给了他收集“勾结证据”的机会;赵先生下午来,两人又能借着“引荐”的名义,传递更多信息。
从戴笠办公室出来,陈默刚回到座位,老吴就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份学员档案:“组织传来消息,联络员‘雀儿’今天下午会来军校,以‘送文件’的名义和你对接,联络暗号是‘今日风大’,信物是枚铜制的梅花扣。”
他压低声音,“‘雀儿’是专门负责传递核心情报的,以后你收集到的人员招募标准、军阀勾结证据,都交给她。”
陈默接过档案,指尖在“林晚秋”的名字上顿了顿——档案里写着她近期表现良好,已脱离“进步学员”的怀疑名单。他抬头看着老吴:“梅花扣有什么特征?别到时候认错人。”
“扣眼处有个极小的‘雀’字,你仔细看。”
老吴把档案放在他桌上,“下午‘雀儿’会去收发室,你以‘取文件’为由过去,她会问你‘有没有沪上的绸缎样本’,你就说‘赵先生带来了,在我宿舍’,然后把情报交给她。”
陈默点点头,把档案塞进抽屉:“我记住了。对了,戴先生说‘兴亚商会’的张会长和西南军阀有勾结,倒卖军火,我得想办法查清他们的交易时间和地点。”
“别急。”老吴拍了拍他的肩膀,“组织让你先稳住,等赵先生站稳脚跟,你们联手查——他负责复兴社那边的消息,你负责情报科的档案,这样更安全。”
正说着,小于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个信封:“默哥,收发室刚送来的,说是沪上商会寄来的,给你的。”
陈默接过信封,指尖触到里面硬邦邦的东西——是枚铜制梅花扣,扣眼处果然有个“雀”字。他心里一稳,故意当着小李的面拆开:“哦,是我养父让沪上商会寄来的绸缎样本,下午他来,正好给他看看。”
小李凑过来看了看,见是枚梅花扣,没多想:“默哥,你养父对你可真好,连绸缎样本都给你寄。”
“可不是嘛,他就我这么一个‘儿子’。”陈默笑了笑,把梅花扣放进内袋,心里清楚,“雀儿”已经到了,就等下午对接。
下午刚上班,赵山就来了,穿着一身崭新的秘密情报组制服,肩章上的徽章在阳光下闪着光。
陈默赶紧迎上去,笑着说:“养父,您这身制服真精神!我带您去见戴先生,然后给您介绍科里的同事。”
赵山拍了拍他的肩膀,手指在他胳膊上轻轻捏了一下——这是“按计划进行”的暗号。
两人一起往戴笠办公室走,路过老张科长桌前时,陈默特意介绍:“张科长,这是我养父赵山,刚加入秘密情报组,负责沪上商业情报,以后多关照。”
老张赶紧站起来,笑着和赵山握手:“赵先生客气,以后都是自己人,互相照应。”
见到戴笠,赵山递上上峰颁发的秘密情报组的任命书,语气恭敬:“戴先生,以后就靠您多指点,我在商业情报这块熟,但党国的情报工作,还得向您和阿默学习。”
戴笠笑着接过任命书:“赵先生太谦虚了,你在沪上的人脉广,正好帮我们查清‘兴亚商会’的底细。下午你就在情报科待着,让陈默给你讲讲科里的工作流程,晚上我请你吃饭。”
赵山连忙道谢,眼里满是“感激”。陈默趁机说:“戴先生,我去收发室取份文件,顺便给养父拿绸缎样本,马上回来。”
戴笠摆摆手:“去吧,早点回来。”
陈默快步往收发室走,这是他在南京第一次和“雀儿”对接,也是第一次传递组织交代的“核心任务”情报。
收发室里,一个穿蓝色旗袍的姑娘正站在柜台前,手里拿着份文件,正是“雀儿”。她见陈默进来,抬头笑了笑:“请问,有没有沪上的绸缎样本?”
陈默心里一稳,走上前:“赵先生带来了,在我宿舍。”
他接过文件,指尖飞快地把一枚铜制梅花扣递过去——扣背面贴着张极小的纸条,写着“情报科人员招募标准:需国民党党员,亲属无进步背景,需通过三个月考察期”。
“雀儿”接过梅花扣,塞进袖口,又把一份文件递给陈默:“这是戴先生要的‘兴亚商会’资料,里面有张会长和西南军阀的往来信件复印件,你交给戴先生。”
她说话时,眼神飞快地扫过他的脸,“组织叮嘱你,收集军阀勾结证据时,重点查银行流水和军火运输路线,‘雀儿’会帮你对接银行的内线。”
陈默接过文件,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组织考虑得太周全了,连银行内线都安排好了。他点点头:“我知道了,你放心。”
“雀儿”笑了笑,转身就走,脚步轻快,像个普通的文件员。
陈默拿着文件往回走,指尖触到里面的信件复印件,心里清楚,这是组织给他的“敲门砖”——既可以交给戴笠表忠心,又能借着研究信件,收集更多勾结证据。
回到情报科,戴笠正和赵山聊得投机。
陈默把文件递过去:“戴先生,这是‘兴亚商会’的资料,里面有张会长和西南军阀的往来信件。”
戴笠接过,翻开看了看,脸色沉了下来:“好个张会长,竟敢私下和军阀勾结!看来下周的会面,我得好好问问他。”
他抬头看着陈默,“你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重点标出他们的往来时间和金额,明天给我。”
“是,属下马上就办。”陈默接过资料,心里却在盘算——今晚就把信件复印件用微型相机拍下来,交给“雀儿”,让组织掌握第一手证据。
赵山见陈默接了任务,笑着说:“阿默,你忙你的,我跟戴先生再聊会儿,熟悉下复兴社的工作。”
陈默点点头,回到座位,开始整理资料。
他把张会长和西南军阀的往来信件一一列明,从民国25年到现在,每一笔“生意”都标得清清楚楚,其中有三笔大额汇款,备注是“绸缎款”,实则是军火定金——这些细节,他都用铅笔在旁边做了标记,方便后续传递给组织。
傍晚时分,戴笠和赵山去赴宴,陈默留在办公室整理资料。老
吴端着杯热茶过来:“‘雀儿’已经把梅花扣里的情报传回去了,组织很满意,让你继续收集核心任务的信息,不用急,稳步推进。”
陈默接过热茶,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我知道。赵先生在秘密情报组站稳脚跟后,我们就能联手查‘兴亚商会’和军阀的勾结,到时候就能拿到更核心的证据。”
老吴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做得很好。记住,组织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有任何困难,随时联系。”
陈默点点头,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充满了力量。
组织的新指令,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潜伏的路;新联络员的到来,像一道屏障,让他传递情报更安全。他知道,晋升后的任务虽然艰巨,但只要他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就一定能完成组织交代的核心任务,为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低下头,继续整理资料,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