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药田的草药到了采收的季节。薄荷长得郁郁葱葱,当归的根也粗壮了不少,连角落里的金银花都开得金灿灿的,风一吹,满院子都是药香。
这天一早,我和萧承嗣就带着陈默、林丫儿去药田采收草药。刚到药田,就看到阿枣和小石头带着学医班的孩子们跑了过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小镰刀和竹筐,气喘吁吁地说:“沈大夫!萧叔叔!我们来帮忙采收草药!”
“你们怎么来了?今天不用上课吗?”我惊讶地问。
“私塾先生说今天放一天假,让我们帮忙家里收麦子。”小石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我们跟爹娘说了,要来药庐帮忙收草药!”
萧承嗣笑着说:“好啊,人多力量大!不过采收草药可有讲究,得先听沈大夫说怎么采,不然采坏了可就没用了。”
“好!”孩子们齐声应着,围在我身边,认真地听我讲解。
“采收薄荷要掐顶端的嫩枝,这样它还能再长;当归要小心地挖,别把根挖断了;金银花要摘刚开的花苞,开败的就没用了。”我一边说,一边示范给他们看,“大家分组采,阿枣带一组采薄荷,小石头带一组挖当归,剩下的孩子跟着我采金银花,记住了吗?”
“记住了!”孩子们立刻分组,拿着工具开始忙碌。阿枣学得很快,掐薄荷的动作又快又准,还时不时提醒身边的小同学:“别掐太老的枝,要掐顶端的嫩的!”
小石头挖当归的时候格外小心,蹲在地上,用小锄头轻轻刨开土壤,生怕把当归根挖断。萧承嗣走过去,手把手地教他:“挖的时候要离根远一点,慢慢往里面刨,看到根须了就用手拔,这样不容易断。”
孩子们学得认真,没多久就采了不少草药。太阳渐渐升高,天气越来越热,萧承嗣怕孩子们中暑,让大家到树荫下休息,他则去镇上买了些西瓜和凉茶,给孩子们解暑。
孩子们坐在树荫下,吃着西瓜,喝着凉茶,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阿枣拿着一块西瓜,走到我身边:“娘,你也吃一块,这个西瓜可甜了!”
“谢谢你,阿枣。”我接过西瓜,心里暖暖的。
正休息着,突然看到一辆马车朝着药庐的方向驶来,马车很华丽,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们都好奇地站起来,看着马车。
马车停在药庐门口,一个穿着绫罗绸缎的中年男人从马车上下来,身后跟着几个仆人。男人走到我们面前,拱了拱手:“请问这里是沈清和沈大夫的药庐吗?”
“我就是沈清和,请问您找我有什么事?”我站起身问。
男人笑了笑:“在下是京城来的,姓赵,是户部侍郎赵大人的管家。我家夫人最近得了一种怪病,太医院的太医都束手无策,听说沈大夫医术高明,特意来请沈大夫去京城给我家夫人诊治。”
我皱起眉,想起之前在京城的经历,心里有点犹豫。萧承嗣走到我身边,低声说:“别轻易答应,先问问情况。”
我点了点头,对赵管家说:“赵管家,不知您家夫人得了什么怪病?有什么症状?”
“我家夫人一开始只是食欲不振,后来慢慢变得消瘦,脸色苍白,还经常头晕,太医院的太医给开了不少滋补的药,都不管用。”赵管家叹了口气,“沈大夫,我家大人说了,只要您能治好我家夫人的病,多少钱都愿意出,还会给您在京城谋个好差事。”
“我对京城的差事不感兴趣。”我摇了摇头,“而且药庐里还有很多事,我走不开。这样吧,你把夫人的症状详细说一下,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带回去试试,要是管用,再派人来告诉我。”
赵管家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拒绝,他想了想,说:“沈大夫,我家夫人的病真的很严重,您还是跟我去京城一趟吧,我家大人真的很着急。”
“赵管家,不是我不想去,实在是药庐离不开人。”我指了指身边的孩子们和药田,“你看,孩子们还等着我教他们学医,药田的草药也刚采收,我要是走了,这里的事怎么办?”
这时,萧承嗣开口了:“赵管家,沈大夫说得对,药庐确实离不开她。如果你真的担心你家夫人的病,可以把她接到青柳镇来,这里空气好,环境也安静,有利于养病,沈大夫也能随时诊治。”
赵管家犹豫了一下,说:“这……我得回去跟我家大人商量一下。这样吧,我先把您开的方子带回去,要是管用,我再派人来接您去京城,或者把夫人接来青柳镇。”
“好。”我点了点头,跟着赵管家回到药庐,根据他说的症状,开了一个调理脾胃的方子,“这个方子你带回去,让夫人按照方子煎药,每天喝两次,喝半个月看看情况。”
赵管家接过方子,再三道谢,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孩子们围过来,好奇地问:“沈大夫,那个人是谁啊?他找你干什么?”
“他是京城来的,想请我去给一位夫人看病。”我笑着说,“不过我没答应,我要留在药庐,教你们学医,给乡亲们看病。”
孩子们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太好了!沈大夫不走了!”
萧承嗣看着孩子们,笑着说:“好了,休息得差不多了,我们继续采收草药吧,争取今天把药田的草药都采完。”
“好!”孩子们齐声应着,拿起工具,又开始忙碌起来。
夕阳西下,我们终于把药田的草药都采完了。孩子们的脸上都沾着泥土,衣服也脏了,但一个个都笑得很开心。我们把采来的草药搬到药庐的院子里,摊在竹席上晾晒。
看着满院子的草药,还有孩子们疲惫却满足的笑脸,我心里满是欣慰。萧承嗣走到我身边,握住我的手:“你看,这里才是我们该待的地方,有孩子们,有乡亲们,有药香,比京城的繁华更踏实。”
“是啊。”我点了点头,“不管外面有多少诱惑,我都不会离开这里,这里是我们的家。”
风一吹,草药的香味飘得更远了,仿佛在告诉所有人,药庐的暖意,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着青柳镇的乡亲们,守护着孩子们的笑脸,一年又一年,春深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