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雪断断续续下了几日,将洛阳城覆盖在一片素白之下。林府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窗外的寒意。林砚搁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案头除了翰林院的寻常文书,还散落着几张他闲暇时勾勒的、关于酒楼内部布局和新型灶具的草图,以及几页刚开了个头的志怪故事大纲。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积雪压弯的竹枝,脑海中却不期然地浮现出近日府内府外的些许微妙。
苏婉儿似乎比以往更加忙碌于“江宁锦”的事务,甚至偶尔会在晚膳时,状似无意地提及某位夫人对江南丝绸的赞誉,或是巧妙地展示她为新款衣裙设计的、融合了京城风尚的图样。她依旧温婉体贴,但林砚能感觉到,在那份温柔之下,多了一股不易察觉的、想要证明什么的韧劲。
而柳如烟那边,醉烟楼的筹备更是如火如荼。她通过孙管家递来的消息一次比一次具体,从说书先生的选定到菜品的最终定稿,事事亲力亲为,显露出极强的掌控欲和企图心。偶尔在街上遇见,她言谈间也充满了对开业后前景的自信,甚至带着几分挑战的意味。
这两股力量,一内一外,一隐一显,如同冰层下的暗流,虽未汹涌澎湃,却已让敏锐的林砚察觉到了水下的涌动。他并非迟钝之人,略一思忖,便明白这微妙气氛的根源所在。他欣赏她们的能力与才华,但也深知,若这暗流处理不当,恐生内耗,绝非他所愿见。
沉吟片刻,他心中有了计较。
这日晚膳后,苏婉儿照例为他奉上热茶,正要起身去安排明日“江宁锦”接收新料的事宜,林砚却温和地叫住了她。
“婉儿,坐下陪我说说话。”
苏婉儿微微一怔,依言坐下,抬眸望向他,眼中带着询问。
林砚看着她近来略显清减的脸庞,语气带着真诚的赞赏:“近日‘江宁锦’在你打理下,声名更胜以往,尤其是你在陈老夫人寿宴上的表现,连张夫人都略有耳闻,在我面前夸赞你慧质兰心,品味不凡。”
苏婉儿没想到他会突然提及此事,脸颊微红,垂下眼睫:“夫君过奖了,妾身只是尽了本分。”
“不,这并非寻常本分。”林砚正色道,“你能借贵妇圈子,将‘江宁锦’的格调与林家声誉提升到新的高度,此乃大才。这京城人脉,尤其是内眷之间的消息往来,有时比男人们在朝堂上的奏对更为灵通关键。你这条路,走得极好,对我助益良多。”
他刻意强调了“助益良多”四字,将苏婉儿的努力与自己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
苏婉儿抬起头,眸中闪过一丝光亮,夫君的肯定如同暖流,熨帖了她心中那隐秘的不安。她轻声道:“能帮到夫君,妾身便心满意足了。”
林砚话锋一转,语气平和:“柳姑娘那边,醉烟楼开业在即。她一个女子,在京城毫无根基,欲以此立足,收集消息,其艰难可想而知。她走的是文人雅士、三教九流的路子,与你的‘江宁锦’看似不同,实则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在这京城扎根,为我耳目。”他看向苏婉儿,目光澄澈,“我希望你们二人,能各展所长,相辅相成。必要时,或可有些合作,譬如醉烟楼所需的一些高端定制餐具、侍女服饰,乃至一些雅集活动的礼品,或许‘江宁锦’可以提供。资源共享,方能将力量发挥到最大。”
苏婉儿是何等聪慧之人,立刻明白了林砚的用意。他是在肯定她的价值,也是在委婉地提醒她大局为重,莫要因个人情绪影响了正事。她心中那点争强好胜的心思,在夫君坦诚的目光下,渐渐平息,转化为更为理性的思考。是啊,她们的竞争,若损害了夫君的大局,便是本末倒置了。
“夫君思虑周详,妾身明白了。”苏婉儿柔顺地点点头,“若柳姑娘有需要,‘江宁锦’定当尽力。”
安抚好了家中,林砚隔日便寻了个由头,去了西市醉烟楼的工地。
铺面已然装修得七七八八,雏形初现,雅致中透着不俗的格调。柳如烟正指挥着工人摆放桌椅,见到林砚,眼中掠过一丝惊喜,连忙迎了上来。
“公子今日怎么得空过来?”她笑语盈盈,风姿动人。
林砚环视四周,点头赞道:“进度很快,格局陈设也颇见心思,辛苦你了。”
“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柳如烟引着他四处查看,详细介绍着各区域的规划。
走到二楼预留的雅集区,林砚停下脚步,看着窗外雪景,状似随意地道:“听闻日前陈府寿宴,婉儿设计的衣裙颇受好评,‘江宁锦’借此机会,在清流家眷中打开了新局面。”
柳如烟笑容不变,眼神却微微闪烁了一下,随即笑道:“苏妹妹本就才华出众,此举确实漂亮。妾身也正想着,待酒楼开业,一些侍女服饰、雅间布置,或可与‘江宁锦’合作,用些江南的丝绸,增添几分雅致,不知公子意下如何?”她反应极快,立刻顺着林砚可能期望的方向表态。
林砚深深看了她一眼,这女子果然通透。“此议甚好。”他肯定道,“婉儿长于内眷交际,品味高雅;而你善于经营,手腕灵活,能聚拢三教九流。你们二人,正如我之双臂,缺一不可。醉烟楼与‘江宁锦’,定位不同,若能相互呼应,彼此借力,则我在京城便多了两眼明目,双耳聪闻。切记,合作远胜于无谓的竞争。”
他的话语重心长,既点明了她们各自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明确提出了期望。
柳如烟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公子良苦用心,如烟明白了。请公子放心,如烟知道轻重,断不会因小失大。开业之后,定让醉烟楼成为公子期望的样子。”
离开醉烟楼,走在积雪初融的街道上,林砚微微舒了口气。这番分别谈话,效果如何,尚需时间检验。但他相信,无论是苏婉儿的识大体,还是柳如烟的聪明世故,都应该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将潜在的竞争引导向合作与互补,才是对所有人最有利的局面。只是,这女人之间的心思,有时比朝堂博弈更为幽微难测,他只希望,这暂时的安抚,能换来一段时间的平静与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