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在书房内跳跃,将沈清辞专注的侧影投在窗纸上。她面前的书案上铺满了密信、地图与各类文书,墨迹未干的笔记散落其间。
夜君离推门而入时,正看见她执笔凝思的模样。烛光在她长睫上投下细影,那张倾城的容颜在明暗交错间更添几分清冷。
王爷来得正好。沈清辞未抬头,笔尖在地图上划过一道弧线,我理出些头绪。
夜君离在她对面坐下,目光扫过满桌文书:看来收获不小。
何止不小。沈清辞终于抬眼,眸中锐光让人心惊,萧煜的谋划,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
她将一张绘制精细的布防图推到他面前:这是从密信中复原的西北驻军布防。王爷请看这里——
指尖点在雁门关的位置:赵崇明私自调走三万精兵,却未削弱边防,为何?
夜君离凝目细看,忽然眸光一凛:他调整了布防阵型。这不是大启的军阵。
没错。沈清辞又推过另一张纸,这是前朝军阵图,我从外祖父的藏书中找到的。两相对比,几乎一模一样。
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夜君离缓缓抬眸:萧煜是前朝余孽?
不止如此。沈清辞取出那枚半月玉佩,王爷可还记得,前朝末帝有一个流落民间的皇子?
夜君离接过玉佩,在烛光下仔细端详:传说那位皇子身上有一块半月玉佩,与传国玉玺上的纹饰相合。
而这枚玉佩,一直在萧煜手中。沈清辞语气凝重,我怀疑,他便是那位皇子的后人。
她将几封密信排列开来:这些是萧煜与各地藩王往来的密信。他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但有一个条件——
承认他的皇室血统。夜君离接话。
沈清辞点头:所以他要的不是谋反,是复辟。
夜君离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难怪他敢调动西北驻军,原来早有准备。
还不止西北。沈清辞又铺开一张更大的地图,王爷请看,这是他们计划的行军路线。
她执笔在地图上勾勒:三万精兵从西北出发,绕过所有关隘,直逼京城。同时,东南沿海会有倭寇骚扰,牵制水师;西南土司也会趁机作乱,让朝廷首尾难顾。
夜君离凝视地图,面色渐沉:好一个声东击西之计。
但最危险的,还不是这些。沈清辞的声音低沉下来,王爷可记得前朝是如何灭亡的?
夜君离眸光一闪:皇陵。
正是。沈清辞指向皇陵的位置,前朝灭亡前,末帝将大半财富藏入皇陵。萧煜此次以督造皇陵为名,恐怕就是为了这笔宝藏。
她取出一封密信:这是他们往来的最后一道密令,上面写着启宝藏,备军需
夜君离接过密信细看,眉头越皱越紧:若真让他得到前朝宝藏...
足以支撑十万大军三年的粮饷。沈清辞接话,届时,大启危矣。
窗外忽然划过一道闪电,接着是滚滚雷声。烛火剧烈摇晃,在两人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夜君离走回案前,手指轻叩桌面:所以,萧煜的全盘计划是:借督造皇陵之名开启前朝宝藏,同时调动西北驻军直取京城,再以皇室血脉之名登基。
正是。沈清辞颔首,而且他选择在太后寿宴那日动手。
她指向日历:三日后,百官入宫贺寿,京城守备最为松懈。届时城中内应打开永定门,放西北军入城,便可一举控制皇宫。
夜君离冷笑:好算计。
但我们还有时间。沈清辞目光坚定,王爷的西北军何时能到?
最迟明日晚间,五万精锐便可抵达京郊。夜君离道,但若要入城布防,需有兵符。
沈清辞沉吟片刻:兵符在皇上手中,若要请兵符,必须面圣。
此时面圣,恐打草惊蛇。夜君离摇头。
那就不请兵符。沈清辞忽然抬眸,王爷可还记得先帝赐给你的那块令牌?
夜君离眸光微动:你是说...龙纹令?
持龙纹令可调动京城所有驻军,这是先帝特赐的权力。沈清辞语气渐急,虽然这些年王爷从未用过,但律法上依然有效。
夜君离凝视着她:你连这个都知道?
沈清辞微微一怔,随即垂眸:前世...王爷用过一次。
那是她临死前听说的事。夜君离在她死后第三日,持龙纹令调动京畿卫,血洗了靖王府。但这一世,她不能说得太多。
夜君离深深看她一眼,未再追问,只道:即便有龙纹令,要调动全军也需要时间。
所以我们不能等。沈清辞铺开一张白纸,迅速写下几个名字,这些是确定的内应,必须抢先控制。
她的笔尖在二字上重重一点:特别是他。京畿卫副统领,掌管九门防务,若让他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夜君离接过名单细看:这些人,本王今夜便可处理。
沈清辞按住名单,留着他,有用。
她眼中闪过算计的光芒:既然他们想在太后寿宴上动手,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夜君离挑眉:你想引蛇出洞?
不仅要引蛇出洞,还要请君入瓮。沈清辞唇角微扬,让萧煜以为计划顺利,待他亲自现身时,再一网打尽。
风险太大。夜君离皱眉,若有一个环节出错...
不会出错。沈清辞目光坚定,因为有一件事,萧煜绝对料不到。
什么事?
沈清辞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印信:王爷可认得此物?
夜君离接过细看,神色微变:这是...西北军的调兵印信?怎么会在你这里?
赵崇明有个嗜赌如命的儿子。沈清辞轻轻一笑,我让人设局,赢来了这个。
夜君离难得露出惊讶之色:你何时...
重生后就开始布局了。沈清辞语气平静,我知道迟早会与西北军对上,早做准备总是好的。
她指向地图上西北军驻扎的位置:有了这个,我们不仅可以阻止那三万精兵,还可以反过来给他们一个。
夜君离凝视着她,眸中闪过复杂情绪:清辞,你...
他顿了顿,终是轻叹:有时真让本王自愧不如。
沈清辞微微一怔,随即垂眸:王爷过誉了。不过是...吃够了教训。
前世的血与痛,至今仍在梦中萦绕。那些惨痛的教训,让她不得不步步为营,算无遗策。
夜君离沉默片刻,忽然道:待此事了结,本王有话对你说。
沈清辞抬眸,对上他深邃的目光,心头莫名一跳:王爷想说什么?
到时自知。夜君离移开视线,回到正题,你打算如何用这枚印信?
沈清辞定了定神,指着地图道:西北军明日会抵达这个山谷休整。我们可以假传军令,让他们改道而行。
改道何处?
黑风峡。沈清辞指尖落在一处险要峡谷,那里易守难攻,只要提前设伏,便可瓮中捉鳖。
夜君离细看地图,颔首:确是妙计。但传令之人...
王爷放心,人选我已经物色好了。沈清辞取出一份档案,赵崇明的副将刘猛,此人贪财好色,且与赵崇明素有嫌隙。只要许以重利,必会配合。
你有把握?
沈清辞微微一笑:他的外室和孩子,现在都在我们手中。
夜君离深深看她一眼:看来,你早已布好全局。
不敢说全局,只是...尽量多想几步。沈清辞轻声道。
窗外雨声渐起,敲打着窗棂。烛火在风中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时而分离,时而交叠。
夜君离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雨幕:清辞,待此事了结,你可想过以后?
沈清辞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以后...
她垂眸看着案上的地图,那些纵横交错的线条,仿佛她这一世走过的路。复仇、护家、权谋、厮杀...几乎占据了她全部心神。
至于以后...她还真未曾细想。
我现在只想确保,镇国公府不会再重蹈覆辙。她轻声道。
夜君离转身,烛光在他身后勾勒出挺拔的轮廓:有些事,结束了就是结束了。你不能永远活在复仇里。
沈清辞抬眸,对上他深邃的目光:那王爷呢?王爷不也一直活在权谋斗争中?
所以本王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夜君离走近,在她面前站定,清辞,仇恨可以是你前进的动力,但不该是你全部的人生。
沈清辞怔怔地望着他,一时无言。
前世的惨痛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背叛、那些伤痛、那些不甘...真的能够放下吗?
我...不知道。她最终轻声道。
夜君离未再逼迫,只道:无妨,来日方长。
他回到案前,指向皇陵的位置:当务之急,是阻止萧煜开启前朝宝藏。你有什么打算?
沈清辞收敛心神,正色道:我要亲自去一趟皇陵。
不可。夜君离立即反对,太危险。
但只有我知道宝藏的开启方法。沈清辞坚持,前世萧煜得意之时,曾向我炫耀过这个秘密。
她见夜君离仍要反对,抢先道:况且,有王爷同行,还有什么可怕的?
夜君离凝视她片刻,终是无奈:你总是知道如何说服本王。
那是因为王爷明白,这是最好的选择。沈清辞微微一笑。
她整理好桌上的文书,将最重要的几份递给夜君离:这些是萧煜与朝中官员往来的全部证据。王爷收好,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清除朝中毒瘤。
夜君离接过文书,目光落在她包扎的左肩上:你的伤...
已无大碍。沈清辞不在意地道,比起这个,我更担心宫中的情况。
她压低声音:太后寿宴在即,皇上那边...
皇上早有准备。夜君离道,禁军已经全部换成本王的人。
沈清辞稍稍安心,又道:还有一事...沈若薇。
夜君离眸光微冷:她在地牢里,暂时死不了。
我想见她一面。沈清辞道,有些事,需要问个明白。
明日我带你去。夜君离应下,但现在,你该休息了。
他伸手按住她还要去取文书的手:接下来的硬仗,需要清醒的头脑。
沈清辞看着他覆在自己手上的手掌,温热从指尖传来,让她微微一颤。
王爷说得是。她轻声应道。
夜君离收回手,转身走向门口:明日卯时,我来接你。
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沈清辞缓缓坐回椅中。手背上似乎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让她一时失神。
雨声渐密,敲打着这个不眠之夜。而明日,又将是一场生死较量。
她轻轻抚摸左肩的伤口,眼神渐渐坚定。
这一世,她绝不会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