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仲春,广岛最热闹的中央大街上,行人来来往往,商铺门口的风铃轻轻作响,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
没人注意到,街角的咖啡店门口,几个穿着休闲装的年轻人正悄悄交流,手里拿着写有“十字手快闪”的小牌子,眼神里满是期待——一场以“太极十字手”为主题的街头快闪活动,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
这场快闪活动,是几个热爱太极的年轻人自发组织的。
他们中有之前跟着李天骥学太极的学生,有因《十字手侠》漫画爱上太极的上班族,还有被“太极足球赛”圈粉的球迷。
大家凑在一起时,总说“太极不该只在公园练,该让更多人在街头感受到它的活力”,便一拍即合,策划了这场快闪:参与者们假装路人分散在街头,听到指定音乐后,立刻聚集到中央广场,整齐打出包含“十字手”“云手”“单鞭”的太极招式,最后以集体“十字手”收尾,传递太极与和平的心意。
为了让活动更有惊喜感,组织者没提前宣传,只私下通知了两百多名太极爱好者参与,还特意请了小林幸子(冰淇淋店老板)、张大妈(太极大妈代表)来撑场,甚至悄悄联系了李天骥和古井喜实,邀请他们“压轴出场”。
上午十一时,随着街角音箱里突然响起改编后的太极韵律曲(节奏比传统太极乐稍快,更显活力),快闪活动正式开始。
原本分散在街头的参与者们,立刻放下手里的事情,朝着中央广场快步走去——穿校服的学生放下手里的冰淇淋,拎着书包跑向广场;穿西装的上班族暂时停下接电话的手,整理了一下领带,加入队伍;卖鲜花的小贩把花摊交给邻居照看,也跟着凑了过来。
短短一分钟,两百多名参与者就在广场中央排成了整齐的方阵。
张大妈站在第一排,随着音乐的节奏,率先抬起双手,做起了“起势”的动作;身边的参与者们紧随其后,动作虽有差异,却格外整齐。
很快,音乐进入高潮,方阵里的所有人同时抬起双手,左手外撑,右手内收,稳稳摆出“十字手”的姿势,动作标准,气势十足。
路过的行人瞬间被吸引,纷纷停下脚步,围在广场周围观看,有人拿出照相机拍照、电影摄影机拍摄(当时仍没有摄像机),嘴里忍不住感叹:“这是太极快闪啊!好整齐的十字手!”“太有活力了!原来太极也能这么热闹!”还有带着孩子的家长,把孩子举起来,教孩子认方阵里的“十字手”,说“你看,这就是学校广播操里的动作,大家做得多好!”
就在这时,一个穿深灰色西装的男人,拎着公文包,急匆匆地从广场旁路过——他是之前右翼组织的成员,右翼破产后,找了份普通的文员工作,今天要去公司送文件,怕迟到,正快步赶路。
看到广场上的太极快闪,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想绕开人群赶紧走,却没注意到旁边两个正往方阵里凑的参与者。
“兄弟,快来!就等你了!”其中一个参与者以为他是“迟到的同伴”,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笑着把他往方阵第一排拉。
另一个参与者也跟着帮忙,推着他的后背说:“别愣着了,音乐都到十字手了,快跟上!”
男人瞬间懵了,赶紧摆手:“不是,我不是参与者,我要去送文件……”可他的声音被音乐和周围的欢呼声淹没,没人听清他说什么。
加上他穿得正式,又刚好在快闪开始时路过,参与者们都以为他是“特意穿西装来参加的同伴”,热情地把他推到了第一排,刚好站在张大妈身边。
音乐还在继续,方阵里的所有人都在跟着节奏做动作,张大妈见他站着不动,还特意侧过头,小声提醒:“兄弟,快跟上!十字手之后就是云手了,别掉队!”
男人看着身边所有人都在做太极动作,周围的行人还在对着他拍照,尴尬得满脸通红,想偷偷溜走,却被身边的参与者牢牢“夹”在中间,根本挪不开脚步。
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身边的张大妈,僵硬地抬起双手,学着做“十字手”的动作——左手抬得太低,右手又伸得太直,掌心还对着自己,跟身边标准的“十字手”格格不入,像个“误入方阵的机器人”。
周围的行人看到他僵硬的动作,纷纷笑出了声,有人小声调侃:“这兄弟穿西装跳太极,也太反差了吧!动作怎么这么僵硬啊?”
“怕不是迟到了,没来得及练吧!”男人听到调侃,头埋得更低了,双手更僵硬了,甚至差点因为跟不上节奏,被身边的参与者绊倒,幸好张大妈扶了他一把,才没摔在地上。
接下来的“云手”动作,对他来说更是“难题”——双手要左右转动,脚步还要配合着挪动,他却手忙脚乱,左手转快了,右手就跟不上,脚步还差点踩住张大妈的鞋子,最后只能胡乱挥舞着双手,样子滑稽又好笑。
广场周围的行人笑得更欢了,有人特意把镜头对准他,拍下他“手忙脚乱学太极”的样子,还有人喊着“兄弟加油!再练练就能跟上了!”
此时,李天骥和古井喜实正带着“太极宝宝”,悄悄站在人群外围观看。
看到被误拉进方阵的男人,古井喜实认出他是之前的右翼成员,忍不住小声笑:“这人怎么被拉进去了?动作也太僵硬了!”
李天骥也笑着点头:“这就是缘分啊!之前总想着躲太极,现在却被迫学太极,说不定以后还能真的爱上。”
很快,快闪活动接近尾声。
随着音乐慢慢放缓,方阵里的所有人再次同时摆出“十字手”的姿势,稳稳站定,随后一起鞠躬,结束了这场快闪。
周围的行人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纷纷围上来,跟参与者们合影,那个穿西装的男人,趁大家不注意,赶紧拎起公文包,低着头,快步挤出人群,一路小跑着离开了,连头都没敢回。
活动结束后,现场的行人把拍的照片发到了媒体上,其中“西装男被迫学太极”的照片,很快就火了。
照片里,男人穿着笔挺的西装,在整齐的太极方阵里,僵硬地学做“十字手”“云手”,手忙脚乱差点绊倒的样子,格外滑稽;尤其是他满脸通红、想逃却逃不掉的表情,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受众们纷纷调侃:“广岛太极快闪惊现‘社死现场’!西装男路过被误认成参与者,被迫跳太极,僵硬动作笑翻全场!”“这兄弟也太惨了!本来赶时间送文件,结果被迫学了一套太极,估计以后看到十字手就有阴影了!”“穿西装跳太极,这反差感绝了!建议兄弟以后真的学学太极,说不定能练得比现在好!”
甚至有朋友把照片里男人的动作,跟张大妈的标准动作做了对比图,配文“专业太极VS被迫太极”,还特意把男人僵硬的“十字手”圈出来,调侃“这大概是最不标准的十字手,却也是最有笑点的十字手”。
那个穿西装的男人,下班回家后,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瞬间脸更红了。看着自己滑稽的样子,他无奈地笑了笑——之前总觉得太极“没用”,还跟着右翼一起反对太极,可今天被迫学了一会儿,虽然动作僵硬,却莫名觉得“没那么讨厌”,甚至还悄悄记住了“十字手”的大致姿势。
后来,他每次路过中央大街,看到有人练太极,都会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看一会儿;偶尔早上路过和平公园,还会看到张大妈带着人练太极,想起那天快闪的场景,他还会悄悄笑一笑,甚至有一次,还跟着公园里的人,偷偷学做了“十字手”的动作。
这场“十字手”快闪活动,没有刻意的宣传,却用最有趣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太极的活力——不仅让行人看到了太极的热闹,还意外“拉”了一个曾经反对太极的人,近距离接触太极。
而“西装男被迫学太极”的“社死现场”,也成了广岛市民茶余饭后的笑谈,更让大家知道:太极离生活很近,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穿什么衣服,只要愿意,都能接触太极,感受太极的温暖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