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春,广岛的夜晚还带着几分料峭寒意,和平公园却比往日热闹了不少——公园工人正忙着给和平碑旁安装新的夜灯,几盏米白色的投光灯整齐地架在碑体两侧,灯杆上还缠了圈淡青色的灯带,远远望去,像给和平碑围了层温柔的光晕。
这是和平组织特意申请的经费,为的是让和平碑在夜晚也能“亮起来”——之前每到夜晚,和平公园就黑漆漆的,很少有人来,组织便想着装夜灯,既方便市民夜晚散步,也能让碑上的太极图案、“世界和平”铭文更醒目,悄悄传递和平心意。
安装前,工人还特意找李天骥确认了灯的角度,李天骥笑着说:“把投光灯的角度往右侧偏一点,让碑上的‘十字手’能投出清晰的影子,也让大家夜里也能看见这守护的姿势。”
工人照着调整了角度,没多想——只当是让影子更美观,却没料到,这一调整,竟在几天后闹出了一段让人忍俊不禁的“夜景趣事”。
夜灯调试完成的当晚,天一擦黑,工人便按下了开关。
瞬间,几盏投光灯同时亮起,暖黄色的灯光均匀地洒在和平碑上——碑身的“十字手”刻痕被照得格外清晰,青灰色的材质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世界和平”四个字虽依旧隐约,却也能看清轮廓;更巧的是,投光灯偏右的角度,刚好把“十字手”的影子,稳稳地投射到了和平公园对面的建筑墙上。
而那栋建筑,正是右翼总部的办公楼。
巨大的“十字手”影子足足占了半面墙,左臂外撑的线条利落,右臂内收的弧度柔和,连“指尖”的细节都清晰可见。
晚风一吹,碑旁的银杏枝轻轻晃动,影子也跟着微微摇曳,像是活过来的“十字手”,在墙上静静“伫立”,既带着几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因“刚好投在右翼墙上”的巧合,显得格外滑稽。
最先发现这一幕的,是两个夜晚散步的年轻人。两人刚走到和平公园门口,就被对面墙上的影子吸引了,其中一个人掏出手机,指着影子喊:“哎!你看!那不是和平碑上的十字手吗?怎么投到右翼墙上了!”
另一个人看清后,忍不住笑出声:“这也太巧了!简直是太极在‘监视’右翼啊!以后右翼在里面开会,抬头就能看见十字手,估计都坐不住了!”
两人赶紧掏出照相机拍照,还把照片发到了社交媒体上,配文:“和平碑新装夜灯,十字手影子直接投到右翼总部墙上!这波是‘太极远程守护’,右翼怕是要失眠了!”
照片刚发出去,就迅速被转发。
住在附近的市民看到后,纷纷特意绕路来和平公园,就为了看这独特的“夜景”——有人站在公园门口,对着墙上的影子拍照;有人带着孩子来,教孩子认影子上的“十字手”,还跟孩子说:“你看,这是守护和平的姿势,刚好照在不盼和平的人墙上,多有意思!”;还有之前拍过太极婚礼、太极漫画的摄影师,特意扛着相机来,蹲在路边拍影子摇曳的视频,甚至还拍了“和平碑+十字手影子+右翼总部”的全景图,画面里,暖黄的影子与右翼总部暗沉的灯光形成鲜明对比,格外有画面感。
“和平碑十字手投到右翼墙上”的话题,很快就成为当地媒体的热搜。受众们纷纷调侃:“这夜灯装得太妙了!比任何宣传都管用,直接把‘太极守护’刻到右翼眼前!”“右翼之前总想着躲起来搞破坏,现在抬头就是十字手,估计开会都不敢说太极坏话了!”“建议以后天天开夜灯,让右翼24小时感受‘太极注视’,早日醒悟!”
此时的右翼总部里,工作人员正趴在办公桌上摸鱼,突然有人指着窗外喊:“你们看!墙上是什么东西!”
众人赶紧凑到窗边,看清是巨大的“十字手”影子后,都愣住了。有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忍不住笑:“这、这不是和平碑上的十字手吗?怎么投到咱们墙上了?也太会挑地方了!”
之前负责“举报漫画”的右翼成员,看着墙上的影子,又气又无奈,拍着窗户说:“肯定是李天骥故意的!就是想给咱们添堵!不行,得找工人去调灯!”
说着,他就带着两个人,气冲冲地往和平公园跑,结果刚到公园门口,就被正在散步的市民围住了。有人笑着问:“你们是来来看十字手影子的吗?这影子多好看啊,还能学太极姿势!”
还有人故意逗他们:“你们总部墙上有这么大的十字手,多有排面啊!以后别人一提右翼总部,就知道‘哦,那是十字手影子的地方’,多好记!”
右翼成员被说得满脸通红,想反驳却找不到理由——夜灯是和平组织合法安装的,影子投到墙上是角度问题,他们没资格让工人调整。
最后,只能灰溜溜地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儿,看着市民们对着他们总部的墙拍照、说笑,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只能带着人悄悄溜回了总部。
回到总部后,他们也没了办法——总不能把总部的墙刷黑,那样反而更显眼;也不能自己去挡影子,总不能天天派人站在墙外;最后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次路过窗边,都刻意绕着走,不敢抬头看墙上的影子。
有个右翼成员私下跟同事吐槽:“以前白天怕去和平公园,现在晚上连办公室都待不踏实,抬头就是十字手,总觉得有人在盯着咱们搞破坏,太难受了!”
同事也跟着叹气:“谁让咱们之前总跟太极作对呢?现在这影子,就当是给咱们的‘提醒’吧,以后别再折腾了,省得再闹笑话。”
从那以后,和平碑的“十字手夜景”,就成了广岛当地独特的“风景线”。
每天夜晚,都有市民来散步、拍照,甚至有游客特意晚上来广岛,就为了看这“十字手投墙”的奇景;和平组织还特意在公园门口立了块小牌子,上面写着“夜景打卡点:十字手守护影,共盼世界和平”,更添了几分趣味。
偶尔有右翼成员晚上下班,走出总部大门,就会撞见市民对着墙上的影子拍照,还会有人跟他们打招呼:“你们下班啦?要不要跟十字手合个影,沾沾和平的福气啊?”
右翼成员只能尴尬地笑一笑,赶紧低头快走,连头都不敢抬。
久而久之,不少右翼工作人员都悄悄递了辞职信——有的说“天天被十字手‘盯着’,心里不踏实”,有的说“看着市民都盼和平,自己再待下去也没意义”,右翼总部的人手,也越来越少。
李天骥和古井喜实,也经常晚上带着“太极宝宝”来和平公园。
小女儿被抱在怀里,看着墙上晃动的“十字手”影子,会伸出小手去够,嘴里还“咿呀”地叫着,像是在跟影子“打招呼”。
“你当初让工人调角度,是不是早就想到影子会投到右翼墙上了?”佐藤雅子看着墙上的影子,笑着问李天骥。
李天骥摸了摸胡子,笑着承认:“确实想到了一点,却没料到影子会这么清晰。不过这样也好,不用咱们多说,这影子就像个‘无声的提醒’,既让市民记得太极守护和平,也让右翼知道,和平的心意,就在他们眼前,躲不开,也抹不掉。”
古井喜实点点头,抱着宝宝,对着墙上的“十字手”影子,轻轻摆了个相同的姿势。暖黄的影子、柔和的夜灯、抱着宝宝的一家人,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市民笑声,构成了一幅格外温馨的夜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