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意识碎片随波逐流般在崩溃的逻辑奇点内部漂浮,她已无法主动思考,仅存的“守护”执念如同不灭的星火,驱使着她将所“记录”的破碎信息附着于逸散的太初规则片段上,任由其飘散。这些信息碎片如同漫无目的的信使,承载着逻辑核心的结构图、收藏家意志的残渣、以及那令人不安的底层“饥饿”感,混入混乱的规则洪流,不知所踪。
然而,其中一小部分信息碎片,在飘荡过程中,竟奇迹般地与外界的某些特定波动产生了微弱共鸣。
一部分碎片,碰触到了顾临渊持续不断输送而来的、蕴含着龙脉生机与“呼唤”意念的规则波动。龙脉之力厚重而温暖,与逻辑奇点的冰冷死寂截然相反。这些碎片如同迷途的旅人感应到篝火,本能地依附上去,顺着那生机流淌的通道,逆流而上……
另一部分碎片,则被陈骏团队全力运转的、经过太初信息流强化的监测网络所捕获。这些碎片上携带的“太初”特征,如同特定的密码,触发了监测系统的警报。尽管信号微弱且充满干扰,但陈骏团队凭借对林溪力量特征的熟悉,硬是从海量的混乱数据中,分离出了这些极其宝贵的“信息残片”。
---
昆仑山,顾临渊正全力维持着龙脉生机向深渊方向的输送,突然,他感知到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熟悉气息的“回响”,顺着龙脉通道流淌回来!
那感觉,就像是水滴落入深潭激起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若非他与林溪有着深厚的灵魂链接基础,且此刻心神完全沉浸在龙脉之中,根本不可能捕捉到。
这“回响”并非完整的意识,更像是一段杂乱无序的“记忆录像带”的碎片。他从中模糊地“看”到了由无数“0”和“1”构成的、正在崩塌的逻辑结构(逻辑奇点内部),感知到了收藏家那冰冷偏执意志的残影(收藏家核心意志),以及一股更加深沉、更加古老、仿佛能吞噬一切的“空洞”感(底层饥饿感)。
信息过于破碎,难以直接理解,但顾临渊立刻意识到,这绝对是林溪传递回来的情报!她还“存在”,并且正在以一种他们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从敌人内部送出消息!
他毫不犹豫,立刻将这股携带着信息碎片的龙脉回响,连同他自己的解读和坐标定位(源自龙脉通道的方向),全力传递给望舒基地的陈骏。
---
望舒基地,陈骏几乎在同时,也从监测网络中剥离出了那些带有太初特征的信息残片。破译工作异常艰难,残片中的信息因逻辑奇点的崩溃而变得支离破碎,甚至自相矛盾。但结合顾临渊传来的、通过龙脉回响获取的碎片信息,两相印证,一幅相对清晰的图景开始浮现。
“确认了!深渊核心是一个由纯粹逻辑构成的‘归零程序’(暂命名),其核心意志与收藏家同源,旨在抹除一切不确定性,实现绝对死寂的秩序!”陈骏的声音因激动和紧张而沙哑,“林溪指挥官……她似乎通过某种方式,将自己作为‘变量’嵌入了这个程序核心,导致了其逻辑崩溃!但她现在的状态……更像是依附在崩溃程序上的……‘信息幽灵’?”
他看着屏幕上那些破碎的逻辑结构图和混乱的意志残影,心脏揪紧。林溪还“在”,但以何种形式存在?她的意识是否完整?这些问题如同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还有这个……”陈骏指向数据模型中,那片被特别标注出的、代表着“空洞饥饿感”的规则阴影,“这东西……感觉比‘归零程序’本身更古老,更……危险。它似乎潜藏在逻辑奇点的最底层。”
就在这时,技术团队传来另一个发现:“陈博士!我们捕捉到,‘数据幽灵’协议的残余信号,正在尝试重新整合!它们似乎受到了‘归零程序’崩溃的影响,变得活跃,但目标不明!”
内忧未除,外患又起!崩溃的“归零程序”内部情况不明,潜伏的“数据幽灵”蠢蠢欲动,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饥饿”阴影……
陈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现在,他们是林溪唯一的后援。
“能定位到林溪指挥官意识碎片更精确的位置吗?或者,能否通过龙脉通道,尝试向她传递更具体的引导信息?”
“很难。龙脉通道本身就不稳定,传递模糊的呼唤意念已是极限。精确引导……需要更强大的坐标和更稳定的通道。”顾临渊回应。
“监测网络这边,信号过于混乱,无法精确定位。除非……我们能找到一个足够强大的‘信标’,能穿透那片规则混乱区,与她的太初碎片产生清晰共鸣。”
信标?
陈骏和顾临渊几乎同时想到了同一个东西——
碧波境的那块核心晶体!
那块晶体蕴含着纯粹的“镜面”法则本源,其力量层次极高,之前就能与太初之力产生共鸣。而且,它似乎对林溪抱有简单的“好感”(或者说,不讨厌)。如果能引导它的力量,指向深渊方向……
“联系碧波境前哨!尝试与晶体沟通,请求(或引导)它向深渊方向发射一道纯净的‘镜面映射’波动,不需要攻击,只需要一个清晰的、带有‘寻找林溪’意图的规则信号!”陈骏立刻下令。
“我来配合。”顾临渊道,“我会引导龙脉之力,在深渊外围构筑一个临时的规则‘反射面’,尽可能将晶体的映射信号聚焦、增强,送入混乱区域。”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尝试,利用碧波境晶体的法则力量,结合龙脉的稳固特性,在混乱的规则风暴中,为林溪点亮一座灯塔!
---
指令被迅速执行。
碧波境边缘,前哨站的研究员们开始小心翼翼地向核心晶体传递经过简化的请求信息。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晶体似乎对“寻找”这个指令理解良好,它表面的光华开始有规律地汇聚、调整方向,对准了深渊的坐标。
昆仑山,顾临渊调动规则幼苗和龙脉之力,在深渊外围的虚空中,艰难地编织着一面无形的、由纯粹稳固规则构成的“透镜”。
当碧波境晶体蓄力完毕,一道凝练的、不含任何攻击性、只带着纯粹“探寻”与“映射”意味的银色光华,跨越遥远星域,射向深渊!
银色光华抵达深渊外围,被顾临渊构筑的规则透镜精准捕获、聚焦,化作一道更加纤细、却更加明亮的银线,如同探照灯般,刺入了那片依旧混乱、灰暗的区域!
银线所过之处,混乱的规则乱流被短暂地“抚平”,显露出一条相对清晰的路径。它不带有任何强制力,只是纯粹地“映照”着路径上的一切,并将“寻找林溪”的意念,如同声波般不断向前传递……
这道凝聚了三方之力的信号,能否穿透逻辑奇点崩溃形成的规则壁垒,抵达林溪残存的意识碎片?
而那深藏在崩溃程序底层的“饥饿”阴影,又会对这外来的“光芒”作何反应?
希望之光已点亮,但黑暗依旧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