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阜贵追问道:“杨建,你怎么不问问贾东旭要抖出什么事?”
“我没兴趣知道。”杨建回答。
其实杨建很清楚,不外乎是易忠海这些年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比如打压高级钳工、仗着八级钳工身份欺负人什么的,这些在车间里早就不是秘密。
闫阜贵继续说道:“我猜易忠海肯定以权谋私,仗着自己是八级钳工干了不少缺德事。”
杨建无奈地笑了笑:“三大爷,你说得对。”
他应了一声,便接着蹬车往中院去了。
那边还在喊着:杨建,说句话呀杨建!
闫阜贵瞧这情形直跺脚,本想打听点什么,可杨建压根不搭腔,把他的八卦瘾头给憋得够呛。
忙着呢。杨建撂下四个字,头也不回进了中院。
路过易忠海家门口时,只见房门紧闭,倒是贾东旭正在门前跟棒梗闹着玩,嘴里念叨着明儿个给你割肉吃。
杨建嘴角一扯,也没吱声。
这贾东旭还真当易忠海是纸糊的?眼瞅着大限将至,倒要看看他还能蹦跶几天。
原先那故事里,贾东旭差不多就这节骨眼上没了,具体怎么没的没说,更不晓得是不是易忠海下的 ** 。
杨建回到后院拾掇完,直接就歇下了。至于明早请假的事,他早就跟后院的陈钳工打过招呼,让他跟吕水田捎个话。
天一亮,杨建拾掇利索,扒拉两口早饭,瞅着快八点了,推着车就出了门。
一溜烟骑到和丁秋楠约的地界。
杨建!丁秋楠扬手招呼。
来了您呐!杨建应着话,车子地刹在她跟前,一摆头:上车!
好嘞!丁秋楠麻溜儿蹿上后座。
杨建二话没说,蹬着车就往清北大学窜,那速度嗖嗖的,电动车愣是跑出小汽车的架势,没多会儿就到了校门口。
我叫杨建,找魏教授。
门卫一听名儿马上接茬:魏教授候着您呢,这就带您过去。
劳驾!
杨建致谢。不用客气!门卫笑着摆手。他领着杨建与丁秋楠走向魏教授的办公室。
轻叩办公室门,门卫说道:魏教授,带人来了,您看?
对的对的,辛苦啦!魏长春快步走来,将桌上的白梨塞进门卫手里。魏教授太客气了!门卫乐呵呵地捧着白梨离开了。
杨建!魏长春目光转向年轻人。魏教授。杨建回应。丁秋楠也连忙问候。
这位就是准备入学的丁秋楠同学吧?魏长春打量着略显拘谨的姑娘。是的,魏教授。丁秋楠低头应答,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请坐,尝尝我泡的茶。魏长春转身取茶叶。杨建坦然落座,丁秋楠也跟着坐下。青瓷茶杯冒着袅袅热气,请用茶。
杨建端起茶杯啜饮一口,开门见山:魏教授可认识医学专业的老师?秋楠需要在三年内完成学业。
巧了,我爱人就是医学教授。本打算让秋楠跟着她学习,三年课程确实紧凑,但没问题。魏长春胸有成竹。那太好了,就这么定。杨建点头应允。
杨建微微颔首。
只要修完医学院的课程就好,往后想深造医术只得私下钻研。待到院校复课,那已是十余年后的事了。
成,咱这就去办入学,校长都给打点好了。魏长春起身说道。
杨建起身跟上。
丁秋楠啜了口茶,匆匆追了上去。
148:技术科大调整!
经魏长春引荐,
丁秋楠很快办妥入学手续。不仅结识了魏师母徐雪梅教授,还分到了单间宿舍。
这般待遇在清北也算头等了。
事儿都妥了,明儿直接来徐教授班上听课。我另有公干,先走一步。魏长春交代完便欲离去。
您忙,这趟真是劳您费心了!杨建拱手道。
客气啥!
魏长春摆摆手走远了。
杨建望着他背影消失,转向丁秋楠:都安排好了,往后就看你自个儿用功了。
放心吧!丁秋楠抿嘴笑道。
突然颊上飞红:我打算住校,回头跟爹娘说声。你要寻我...直接来宿舍就成。
那敢情好!
杨建会心一笑。
她既住单人宿舍,往后串门倒方便。两人在校园转了转,又去潞泉居吃了烤羊肉,便送她回家。
杨建径自赶往轧钢厂。
虽耽搁了半日,两个车间倒也无甚状况。
显然,曹大雨和宋子旭都表现得游刃有余。
杨建在办公室稍作停留后,便前往研发室着手绘制设计图纸,为献给国家的礼物做准备。
是时候结束清闲日子,开始投入紧张工作了。
......
光阴似箭。
转眼已过去三日。
杨建正在研发部的办公室专注地绘制图纸。
“杨主任!”
“杨主任!”
门外突然传来卫城东洪亮的声音,只见他满脸兴奋地冲进来报告。
“杨主任,空调的调试工作已经完成,制冷效果确实显着提升,请您去验收看看是否达标?”
“好!”
杨建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向外走去。
算算时间,空调项目也该完工了。
“杨主任,这是咱们后续要研发的新项目吗?”
卫城东瞥见桌上的图纸,顿时眼睛发亮。虽然图纸内容看不太懂,但他坚信只要有杨建在,就没有攻克不了的研发难题。
“是的,到时候还需要你们协助。”
杨建点头确认。
这个项目,确实需要卫城东他们的团队配合才能完成。
“太棒了!”
卫城东脸上写满欣喜。
成功研制出空调已让他兴奋不已,他非常享受这种成就感带来的满足。
要知道,过去他一直被视作无能之辈——这不是玩笑话,从家人到厂领导,甚至他自己都这么认为。
正因如此,他和同事们在研发部都过着自暴自弃的生活。
但杨建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先是曹大雨和宋子旭脱胎换骨,成功研制锂电池并晋升为车间副主任;现在,他们团队又成功研发出了空调。
这不仅是事业的里程碑,更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未来人们在使用空调时,一定会想起研发者卫城东的名字。
放在从前,这样的荣耀只敢在梦中想想。
杨建并不清楚卫城东的心思。
他走到零件制造区,仔细检查工作台上的空调设备,甚至拆开零部件逐一测试,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半小时的全面检测,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质量达标了。将来批量生产必须严格执行最高标准,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他宣布道。
太棒了!
我们终于成功研制出空调了!
这下肯定能像曹大雨、宋子旭那样上厂广播了!
马上就能当车间副主任啦!
真没想到我许三废也能有今天。
卫城东和同伴们喜极而泣,脸上写满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强烈的成就感和喜悦。此刻在他们心中,自己不再是平庸之辈,而是真正的发明家和优秀工程师。
杨建会心一笑。
他完全理解众人的心情,就像当年第一次创业成功时那样欣喜若狂。只可惜那时身为孤儿,无人分享这份喜悦。
你们先把空调组装好,我请杨厂长来验收。如果顺利的话,厂里应该会批准量产。杨建说道。
卫城东等人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但我要提前说明,杨建补充道,即便新建生产线,也只能抽调部分人手,其余人要留在研发部继续新项目。
杨主任,我申请留下!卫城东立即表态。
我也要留下!
算我一个!众人纷纷响应。
杨建不再多言,后续会从中抽调人手去管理,无法全部保留。
他转身回到办公室,拨通了杨厂长的电话。
杨厂长,空调研制成功了,您过来验收一下吧。
杨厂长爽快地答应。
杨建随即前往零件加工区等待。
不多时,杨厂长快步走来。一进研发部便怔住了——曾经杂乱的工作区如今井井有条,光洁的地面映着崭新的设备,与他记忆中的景象截然不同。他不禁暗暗称奇:正所谓环境育人,杨建到任后整个部门的精气神都焕然一新。
杨建同志!
听到呼唤,正在调试设备的杨建抬起头:杨厂长!
卫城东团队也纷纷上前问好。杨建拿起遥控器演示:这是温控开关,冷热模式可以自由切换...透明的出风口随即飘出丝丝凉意,片刻后又转换成融融暖流。
了不起!杨厂长抚摸着机器外壳赞叹,真像变魔术一样。
主要功劳在城东他们,杨建把遥控器递给身旁的技术员,我只提供了设计思路,是团队把图纸变成了实物。
卫城东等人闻言皆是一怔,继而露出感佩的神情。这位新领导竟将全部荣誉让给了下属。
干得好!杨厂长用力拍着卫城东的肩膀。望着这群曾经吊儿郎当的关系户,此刻穿着整齐工装专注工作的模样,他不禁想起那个堆满酒瓶的维修车间——看来真如杨建所说,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不会带的将。
**605**
如今的景象已大不相同。
人们纷纷投身于锂电池研发,成为工程师,或是钻研空调等各类产品。
这般变化,着实令人惊叹!
**149:郊外激战!**
卫城东等人听到杨厂长的赞扬,脸上满是笑意。
毕竟,以往杨厂长对他们的态度可算不上友善,甚至曾想将他们赶出轧钢厂。如今却换来认可和夸奖,他们自然格外欣喜。
“杨建,这样品我打算带走,让大领导看看你研发的新成果。”杨厂长盯着空调说道。
“行,您尽管拿去。”杨建爽快答应。
杨厂长又端详片刻,这才转身离开,安排人将空调运走。
不久后,空调被顺利取走。至于后续是投入生产还是另有安排,还需进一步商议。
“好了,空调的事暂告一段落。你们可以休息几天,或者去资料室学习。过阵子再给你们安排新项目。”杨建对众人说道。
“没问题!”卫城东等人齐声回应。
他们并未选择休息,而是直奔资料室,埋头研读九级工程师的教材——没错,他们立志要成为工程师。
既然曹大雨和宋子旭能做到,他们自然也不甘落后。
杨建没再多管,回到办公室继续绘制图纸。
忙碌间,陈六在系统空间留了封信。等杨建歇下时才发现,赶忙取出查看。
“杨哥,宋红菱找你,约凌晨三点见面。——陈六留言。”
他扫了一眼,将信收好。反正丁秋楠还未搬去宿舍,今晚正好去会会宋红菱,看她有何意图。
杨建推测,十有 ** 还是为对付敌特的事。
以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