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中和二年(882年),秋。曾经喧嚣鼎沸、如今却死寂如同鬼域的长安城,在无尽的饥饿、死亡与绝望中,艰难地熬过了广明元年的陷落与狂欢,中和元年的围困与“洗城”,又捱到了中和二年的深秋。城内,黄巢大齐政权的统治已然摇摇欲坠,号令不出宫门,维系其存在的,不再是理想或权威,而是最原始的暴力和对生存资源的残酷掠夺。

困守孤城绝非长久之计,黄巢也曾试图破局。他将希望寄托在东面,那里有他最早任命、也是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将——同州刺史朱温(此时已赐名朱全忠)。朱温的任务是守住同州这个东大门,并尽可能地向东扩张,打通与河南地区的联系,获取宝贵的粮草和兵源。

朱温,这位未来将彻底终结大唐王朝的枭雄,此时正陷入极大的困境之中。他驻守的同州,与黄河西岸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治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隔河相望,成了冤家对头。

起初,朱温仗着军队悍勇,主动发起进攻,多次渡河攻打王重荣。王重荣虽然实力不弱,但在朱温的猛攻下也曾一度吃紧,河中城几次险些被攻破。压力最大的时候,王重荣那颗善于“审时度势”的心又活络了起来。他看着城外黑压压的齐军,想起黄巢昔日席卷天下的威势(虽已不再),又掂量着自己手中的本钱,甚至暗中打起了再次“归顺”大齐的算盘。毕竟,他有过“前科”,再做一次似乎也没什么心理障碍。

然而,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他麾下的部将们看不下去了。一位心腹将领痛心疾首地劝谏道:“节帅!万万不可再生此念!您看看长安城!那被屠杀的十万人就是血淋淋的例子!黄巢此人,猜忌残忍,绝非可依之主!您今日若降,他岂会信您?非但不会体恤重用,只怕转眼就会寻个由头将您杀掉!届时,您的头颅会被挂在城门示众,您的身体……只怕也会变成他们锅里的粮食!如今我军虽苦,但据守坚城,粮草尚足,只要坚持,必有转机!一旦投降,便是自寻死路!”

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王重荣瞬间惊醒。他想起了长安“洗城”的惨状,想起了黄巢军吃人的传闻,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是啊,投降黄巢,无异于将脖子伸进绞索,还要担心自己的肉会不会太老。他立刻打消了投降的念头,下定决心,坚守待变。

王重荣坚定了意志,而战场上的形势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朱温的攻势虽猛,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缺粮。同州地处前线,久经战乱,本身产出有限,后勤补给完全依赖于长安方向遥遥无期的、且随时可能被唐军截断的支援(黄巢还指着他搞粮食呢)。而他的对手王重荣,背后依靠的是汾河谷地这片肥沃的产粮区,河中府粮草储备相对充足。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朱温军的锐气在一次次攻坚中消耗,更在日益紧张的粮草供应中消磨。士兵们吃不饱肚子,怨声载道,士气不断低落。终于,持续的进攻无果后,朱温军的粮食见底了。无奈之下,朱温只能下令停止进攻,收缩防线,退守同州城。

一直采取守势的王重荣,敏锐地察觉到了朱温的窘境。看到对手粮尽退兵,他立刻“支棱”起来了,仿佛换了个人。他果断转变策略,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出击,挥军渡过黄河,反过来将同州城团围住,日夜攻打!

这下攻守易形了!朱温被困在同州城内,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形势岌岌可危。他心急如焚,连续写下十几封求援信,派人冒死送往长安,向黄巢陈述同州危局,请求速发援兵和粮草。

然而,这些求救信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了黄巢的身边人——他的弟弟黄思邺身上。此人能力平庸,却嫉贤妒能,尤其对朱温这种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外姓大将颇为忌惮。他担心朱温功劳太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竟然暗中将朱温的告急文书全部扣下,隐瞒不报,反而对黄巢说同州局势平稳,朱温足以应付。

黄巢本人困守长安,被饥饿和各方战报搞得焦头烂额,也无暇仔细核查东线的具体情况,竟被自己的弟弟蒙蔽了过去。

左等右等,盼不来一兵一卒、一粮一草,眼看着城内存粮彻底耗尽,军心浮动,甚至开始出现小规模的骚动和偷跑出城投降的事件,朱温的心彻底凉了。他对亲信部将胡真、谢瞳等人哀叹:“我今竭力事齐,奈何朝廷(指大齐朝廷)信任奸小,蔽塞言路,视我等如草芥!外援不至,内粮已绝,困守孤城,唯有死路一条!”

胡真和谢瞳早已看清形势,趁机进言:“将军!黄巢起于草莽,盗亦有道之时或可追随,然其入长安后,溺于享乐,残忍好杀,如今更是众叛亲离,势穷力蹙,败亡之日不远矣!唐室虽衰,天下人心犹在。王重荣据守河中,兵精粮足,且已受唐封。当今之计,不如顺势归唐,既可解眼下燃眉之急,亦可为将军谋一远大前程!”

这番话,正说中了朱温的心事。他本就不是什么忠贞不贰之人,乱世之中,生存和权力才是最高准则。眼看黄巢这艘破船就要沉没,他岂肯陪着一起殉葬?

决心既定,便需果断行动。

中和二年九月十二日,朱温心一横,设下宴席,邀请黄巢派来的监军严实赴宴。席间,朱温突然发难,以掷杯为号,埋伏好的刀斧手一拥而出,将监军严实及其随从全部杀死!此举,彻底断绝了与黄巢的回头路。

随后,朱温迅速控制同州城防,清除少数可能死忠于黄巢的军官,然后打开城门,派出使者,携带降书和大量犒军物资,前往王重荣大营请降。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就在不久前,双方还是你死我活、刀剑相向的仇敌,此刻却上演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戏码。朱温亲自出城,以极其谦卑的姿态迎接王重荣,言辞恳切,他给自己的老爹临时找了个老婆,见到王重荣直呼舅舅,极尽恭维拉拢之能事;当然了,朱温是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生人(是不是很熟悉,他和钱镠是同岁,见面还得叫个钱哥哥),王重荣是大和四年(830年)出生,相差22岁的舅舅,太正常不过了,比好多人有底线多了。

王重荣呢?他刚刚还差点被朱温打破城,转眼间就接收了同州这座坚城和朱温这支生力军,自然是喜出望外。他自然也乐于接受朱温的“甥舅之情”,毕竟这等于白捡了一个强大的外甥和一份天大的功劳。两人把臂言欢,浑然不见之前的生死相搏。要在这晚唐的乱世中混出头,“脸面”二字,确实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正如俗语所言,要脸的,早就在这吃人的世道里死绝了。

王重荣不敢怠慢,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将朱温投降的消息,连同自己的保荐奏章,飞马报往成都行在。

唐僖宗在成都接到奏报,简直是喜出望外!困守长安的黄巢,其东大门竟然洞开,一员悍将携地来降,这无疑是围剿以来最重大的利好消息!他立刻下旨: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朱全忠”!同时,还授予他同华节度使的职位(虽然同州和华州都还在拉锯中,但先给个名分)。为了表示郑重和安抚,僖宗还特意派遣劝降有功的谢瞳作为使者,带着正式的任命诏书和赏赐,前往河中前线宣旨,完成正式的归顺仪式。

朱温,这位未来的梁太祖,就此完成了其人生中第一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次政治投机,摇身一变,从“叛军渠帅”成为了“大唐忠臣”。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