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与世隔绝的白帝城如今已如孤悬的危卵。忠州、云安监、万州和涪州的援军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粮食和水源已被钟林倍麾下的三千将士占据,据守皇殿台和中间台(均设有环形城墙,周长约2余里)等高台区域的1500名弓弩手,以及外城和瓮城的1100名守军,他们的粮食和饮用水已濒临枯竭。

城内谣言和传单满天飞:西方邺两万七千人的四路援军尽悉被歼,整个夔州地区六州十八县除了白帝城尽告沦陷;城内粮草仅够支撑半日了;以都虞侯李沐风为首的荆楚帮(原籍归州和峡州的将士)准备献城起义;接过西方邺白帝城指挥权的洪承畴准备今晚突围;钟鹏举要求守军于酉时三刻前无条件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钟鹏举军队围城的炮火已经沉寂了七日。

城内守军惶惶不可终日。

酉时三刻,暴雨暂歇。钟鹏举旗舰上的号炮率先划破夜空,三十艘战船同时点燃火把,江面顿时被排列整齐的炮阵映照得亮如白昼。

两百门前膛炮早已褪去炮衣,炮手们依据先前精准测算的距离与角度,将炮口对准西门城墙——此前侦察兵已用绳索丈量过“战船至西门”的直线距离(约500米,远超守军床弩和抛石机的300米射程),并细致标记出城墙的薄弱部位(如城门两侧的砖石接缝)。此刻,每门炮的炮闩上都贴有纸条,清晰标注着“仰角15度”“装药量3斤”的精确参数。

现时只有荆州水军舰队的主炮新装备了能发射25斤重炮弹的中型前膛炮,钟鹏举西征舰队装备的还是早期小型前膛炮,发射五斤重的炮弹。

“放!”随着萧炎、叶凡、唐三和朱十八等炮长的嘶吼,第一排炮弹呼啸而出,火光在炮口喷涌,映得炮手们的脸通红。

实心炮弹带着尖锐的啸声撞向城墙,“轰隆”一声声巨响,西门城门和左右侧的城墙的城砖应声碎裂,烟尘瞬间腾起十余丈高。

西门守军从瓮城慌乱地奔向城头,有的搬起石块封堵缺口,有的架起弩箭对准江面,城墙上的弩阵和炮台上的抛石机开始向通红的江面还击。

第二排、第三排炮弹……接踵而至,此次目标转向西门后的瓮城城墙,瓮城的城墙也被轰开一段三丈宽的缺口。

接着轰天炮发射的火药包接踵而来,消灭缺口周边的守军将士和摧毁床弩、抛石机等远程火力打击点。为攻打白帝城核心工事(两个高台)的陆军将士扫清障碍。

与此同时,东门外的钟林倍麾下陆军原来攻城部队的野战机动炮却没有发射,只用箭矢压制原来炸开的城墙缺口,显然钟林倍攻城部队的主力放在西城门。

果然,钟鹏举海军舰队炮轰半个时辰后,两千陆军从西门口汹涌而入,但他们并没有立即通过“U”通道仰攻白帝城的核心——两座有城墙的高台。

他们并不打算与擅长山地战的白帝城守军硬碰硬,而架起野战机动炮(简化版“拿破仑炮”,本质是 “前装滑膛加农炮”)准备炮轰。

白帝城核心防御工事——高台城垣矗立在白帝城顶端,青灰色的条石垒砌出三丈高的两座壁垒,部署1500人,以弩兵为主。顶部架着十二具床子弩,弩箭如长矛般指向江面;二十座炮台,每座炮台配十人操作抛石机;城头每五尺设一名弩手,配备有效射程120步(约180米)的“神臂弓”——这是西方邺残部最后的防线,也是钟鹏举最后攻陷白帝城必须占领的制高点。

当钟鹏举军把荆州水军运来的十二门简化版“拿破仑炮”在高台西南侧的缓坡上架设完毕时,钟鹏举披着蓑衣,手指抚过炮身冰凉的精钢和灰口铁纹路,目光落在高台正中那面残破的“西”字军旗上。

综合优势与挑战,钟鹏举在轰击白帝城核心防御工事的最优策略是“精钢炮与灰口铁炮搭配使用”:

精钢炮(4门):作为“精锐特装”,部署在关键炮位(如轰击白帝城高台的西侧炮阵),负责击穿坚固壁垒、摧毁核心工事,利用其射程与威力优势打开突破口;

灰口铁炮(8门):作为“主力量产型”,部署在两翼,负责压制守军步兵、轰击补给通道,利用其成本低、量产快的优势,形成火力覆盖。

在白帝城高台轰击战中,4门精钢炮可集中火力轰击西侧壁垒,快速撕开缺口,而8门灰口铁炮则压制高台顶部的床子弩与守军,避免精钢炮被反击损毁。这种搭配既发挥了精钢炮的性能优势,又控制了成本与技术风险,符合十国的技术现实与战场需求。

精钢炮身需通过“反复锻打”消除内部气孔与杂质,每门炮需锻打2000次以上,且需在800c-1000c的“始锻温度”区间内完成,温度过低则精钢变硬,难以锻打;温度过高则易氧化。钟鹏举已经有锻打大型钢铁件的设备,工匠已经不缺乏锻打大型精钢件的经验,钟鹏举从江南地区招募擅长锻造兵器的工匠(如吴越国的铸剑师),培养3个月以上就能形成量产能力。

精钢的硬度更高,用传统的水力钻孔机加工炮膛(直径三寸,长度两丈)时,钻头(铁质)磨损速度比加工灰口铁快5倍,需频繁更换钻头,加工一门炮的炮膛需3天,而灰口铁仅需1天。需改进钻头材质(如在钻头表面镶嵌青铜,提升耐磨性),才能提高加工效率。

冶炼1吨精钢需消耗5吨生铁、3吨焦炭,成本是灰口铁的3倍。钟鹏举制造12门精钢炮,需投入的资源相当于制造36门灰口铁炮,在白帝城战役中,若有2门精钢炮损毁,损失相当于6门灰口铁炮,可能影响后续作战的火炮数量。若从头开始,从建设焦炭窑、培养工匠到制造12门精钢炮,需耗时10个月,而灰口铁炮仅需2个月。

“节帅,炮架已固定,弹丸备齐!”炮兵营长钟华通单膝跪地,手中捧着一枚青铜实心弹——这是简化版拿破仑炮的核心弹药,直径三寸,重十二斤,弹体打磨得光滑圆润,尾部刻着四道浅槽,用于减少飞行阻力。

与原版拿破仑炮不同,钟鹏举的简化版炮身用精钢或灰口铁铸造,炮管缩短至两丈(倍径约17倍),虽射程稍逊,却能承受黑火药的燃气压力,且重量控制在六百斤内,三匹马可拖拽机动,恰好适配蜀东的山地地形。

精钢的强度更高,可将炮身壁厚从灰口铁的15毫米减至10毫米,炮身重量从600斤降至450斤,仅需3匹马可拖拽,比灰口铁炮减少1匹战马,降低后勤压力。在向白帝城高台部署时,精钢炮可通过更狭窄的山间小道(如黄金滩峡谷旁的樵夫路),而灰口铁炮因重量较大,需绕行宽阔官道,可能延误炮击时机。

战术灵活性提升:轻量化的精钢炮可快速调整炮位——在高台轰击战中,若守军调整床子弩火力指向炮阵,精钢炮仅需5名士兵即可推动炮架转移,而灰口铁炮需8人,反应速度慢一倍,易被床子弩击中损毁。

“先试射三发,校准弹着点。”钟鹏举抬手,身后的旗手挥动红旗,第一门炮的炮手立刻行动起来。两名士兵合力将青铜实心弹填入炮口,另一名士兵用长勺将半斤黑火药(硝75%、硫10%、炭15%的改良配比)倒入药室,再用通条夯实。火夫点燃浸过桐油的麻绳引信,“嗤啦”一声,火星顺着引信窜向炮膛,片刻后,“轰隆”一声巨响,炮身猛地向后一缩,木架与基座碰撞发出“嘎吱”的闷响,炮口喷出的浓烟裹着火星,在夜雾中散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