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月下倾谈之后,清竹苑的药房,便成了田作荣与苏沐晴另一个常驻的“论道”之地。只是,此番“论道”的内容,与先前纯粹的医理探讨又有所不同。
药房内,灯火通明,各种药材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元炁波动。田作荣并未藏私,他将自己结合两世知识、反复推演改良的几种基础却极为实用的药材处理手法,倾囊相授。
他先是再次演示了“九转涟漪手”。这一次,他放慢了动作,指尖那细微震颤的元炁波动被刻意放大,让苏沐晴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其中频率的变化与力道的掌控。
“注意,并非元炁越强越好,关键在于‘共振’。”田作荣的声音平和而清晰,他取来两份相同的、含有杂质的药液,“频率需与药液本身的性质相契合,过刚则易损药性,过柔则难以起效。你感受一下这一份……”
他引导着苏沐晴释放出一丝微弱的元炁,探入其中一份药液,亲自带着她的感知,去体会那最佳共振频率下的微妙变化。苏沐晴屏息凝神,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玄妙的波动之中,只觉得仿佛触摸到了药材内部最细微的脉络。
她本就天资聪颖,基础扎实,此刻得到田作荣毫无保留的指点,更是如鱼得水,一点即通。不过小半日功夫,她已能初步模拟出那种独特的震颤频率,虽然尚显生涩,远不如田作荣那般举重若轻,但在处理一份普通“止血草”汁液时,分离杂质的速度与纯净度,已远超她过去用传统过滤法数个时辰的效果!
看着杯中明显清亮了许多的药液,苏沐晴美眸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那是源于知识突破与实践成功的纯粹喜悦!
“先生,这……这太神奇了!”她捧着杯子,如同捧着稀世珍宝,声音里充满了激动。
田作荣微微一笑,继续传授第二种手法——“千丝引”。
此法并非用于分离,而是用于萃取。他取出一株需要榨取汁液的“紫纹兰”,并未用力挤压,而是指尖萦绕着数缕比发丝还细的元炁丝线,如同最灵巧的织女,精准地刺入兰草特定的纤维脉络之中,轻轻牵引、震荡。
下一刻,一滴滴纯净的、蕴含着浓郁活性的紫色汁液,便如同被无形之手温柔地“请”了出来,汇入玉碗之中,而兰草本身的纤维结构却损伤极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药性。
“此法关键在于元炁化丝的凝练度,以及对植物脉络的精准感知。力聚于丝,而非散于面,方能以最小的损耗,获取最精华的部分。”田作荣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着原理。
苏沐晴看得目眩神迷,这种精妙到极致的手法,再次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尝试着凝练元炁,虽然最初只能化出短短一截、颤巍巍的丝线,但在田作荣耐心的纠正与引导下,她进步神速。
接着是第三种手法,“百锻凝丹诀”。这并非真正的炼丹术,而是一种用于快速、均匀混合多种药粉,并初步凝聚药力的技巧。田作荣双手虚抱,元炁在掌心形成一个微型的无形气旋,将几种不同属性的药粉投入其中,气旋急速旋转,产生奇妙的向心压力与混合力,不过片刻,几种药粉便已均匀融合,隐隐有凝聚成松散颗粒的趋势。
“此法可用于快速配制散剂,或为后续炼丹做准备,能极大提升效率与成品的均一度。”田作荣解释道。
苏沐晴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每一种手法都让她感到震撼与惊喜。这些手法,无一不是另辟蹊径,巧妙地将元炁操控与药材的物理、能量特性结合,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它们不需要昂贵的丹炉,不需要稀有的辅助材料,唯一需要的,便是扎实的基础、精准的掌控力,以及……一双能发现规律、善于思考的眼睛。
而田作荣,不仅无私地传授了这些足以成为某些药师不传之秘的手法,更在教导过程中,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他从不因苏沐晴的失误而斥责,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用最易懂的方式引导她找到正确的路径。
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倾囊相授的恩情,如同暖流,深深浸润着苏沐晴的心田。她看着田作荣在灯光下专注而清俊的侧脸,看着他讲解时那清澈睿智的眼眸,心中除了最初的感激与敬佩,一种更加微妙、难以言喻的情愫,如同初春的藤蔓,悄然滋生,缠绕上她的心尖。
那是一种混合着仰慕、依赖、以及一丝朦胧好感的复杂情绪。在他身边,她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在药师殿中格格不入、备受排挤的寒门学徒,而是一个被平等对待、被认真指引、才华得以施展的同行者。
偶尔,当田作荣靠近指点她元炁运行的细节时,那清冽好闻的草药气息拂过鼻尖,她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脸颊微微发烫,只能慌忙低下头,掩饰自己的失态。
田作荣并非毫无所觉。他能感受到苏沐晴看向自己的目光,比以前更加明亮,也更加复杂。那目光中除了对知识的渴望,似乎还多了些别的东西。他只是心境通透,并不点破,依旧以师亦友的身份,平和相处。在他心中,对此女的天赋与心性确是欣赏,至于其他,顺其自然便好。
药房之内,一个悉心教导,一个潜心学习。元炁的光辉与药材的香气交织,知识的传递与情感的潜流并存。两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日复一日的近距离接触与共同的志趣探索中,悄然升温,变得愈发紧密与特殊。
当苏沐晴终于能独立以“千丝引”完美萃取出一份“凝神花”的精华,看着那晶莹剔透、毫无杂质的液滴时,她抬起头,望向田作荣,眼中光华流转,声音轻柔却坚定:
“先生,沐晴定不负您所授。”
那眼神,清澈依旧,却似乎比以往,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