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凝重。萧清凰站在龙椅前,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保守派的势力在这几日的舆论风波中愈发嚣张,而他们的下一步行动,竟是提出了一个让全场哗然的提议。
“陛下,如今朝堂与民间对您的统治多有质疑,臣等以为,当务之急是为陛下稳固朝堂与民心。”赵明德出列,他的声音不紧不慢,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臣等斗胆,建议陛下举行比武招亲,选一位英勇无双的夫君,共理国政。”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文武百官交头接耳,震惊、质疑、兴奋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比武招亲,这在大周朝的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但对于萧清凰这样一位以铁腕手段推行新政的女帝来说,这样的提议无疑是对她权威的直接挑战。
“赵侍郎,你的意思是让朕通过比武招亲来巩固统治?”萧清凰的声音清冷而平静,她的凤目中闪过一丝探究。
赵明德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正是如此。陛下,此举不仅能平息民间对您私生活的猜测,更能借此机会,为朝堂引入新的力量,平衡各方势力。”
朝堂上的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一些保守派大臣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们知道,这个提议看似是为了帮助萧清凰稳固统治,实则是想通过比武招亲的方式,进一步削弱她的权威。而那些中立的大臣则面露犹豫,他们不确定这个提议究竟是良策还是陷阱。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李文远出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比武招亲乃是古礼,但在如今的局势下,实非明智之举。若您选中的夫君与朝堂势力不合,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陈逸风也出列,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冷静:“陛下,臣以为,比武招亲可能会让外人有机可乘。尤其是如今各国使节仍在京城,他们对比武招亲的消息表现出异常积极的态度,这背后恐怕另有隐情。”
萧清凰心中一凛,她知道陈逸风所言不虚。各国使节的异常表现,早在她预料之中,但她没想到他们会如此迅速地对比武招亲表现出兴趣。
“陛下,臣建议,您可以利用比武招亲之机,试探各国使节的意图。”林墨的声音突然响起,他从队伍中走出,目光坚定,“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观察朝堂上各派势力的反应。”
萧清凰的凤目中闪过一丝思索。林墨的建议让她看到了一个新的角度——比武招亲不仅可以用来巩固她的统治,更可以成为她手中的棋子,用来分化朝堂上的势力,同时试探各国使节的真正目的。
“好,朕应了。”萧清凰的声音清冷而坚定,“比武招亲一事,即日起开始筹备。赵侍郎,你负责具体事宜,务必确保公正透明。林墨,你暗中监视各国使节的动向,同时加强京城的戒备。”
“臣领命!”赵明德和林墨齐声应道。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领命,气氛虽然依旧紧张,但也逐渐恢复了秩序。萧清凰的决定无疑是一场豪赌,但她有信心,自己能够掌控全局。
与此同时,各国使节的住所内,一场场密谋正在悄然展开。
“大周女帝竟然要比武招亲,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东亭国的使节拍案而起,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兴奋,“我们必须确保我国的勇士在这场比武中胜出,届时,大周朝的朝政将有我们一份力!”
西陵国的使节则更为谨慎:“此事虽好,但大周女帝并非善茬。她的比武招亲,可能是个陷阱,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燕国的使节低声冷笑:“陷阱又如何?只要我们精心准备,确保我国的勇士足够强大,谁能奈何?”
各国使节纷纷表态,他们的言谈中透露出对比武招亲的浓厚兴趣,但每个人的目的似乎都不尽相同。有些是为了联姻插手大周朝政,有些是为了试探女帝的意图,还有些则是为了彰显国威。
萧清凰对此一无所知,但她能感受到各国使节的异常活跃。她知道,比武招亲的消息一旦传出,必将引发更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