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雷鹰返回京城的那天,天色阴沉,细雨连绵。

他带回来的,不仅是让京城各大工地重新燃起炉火的煤炭,还有一份让整个朝堂都感到窒息的名单。

当那份长长的,写满了显赫名号的名单,被“有意无意”地通过某些渠道泄露出去时,整个京城的官场,陷入了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沉的恐惧。

晋王、周王……这些都是太祖血脉,与国同休的宗室藩王。

陈演、魏照乘、张四知……这些都是曾经的内阁大学士,门生故旧遍布天下,跺一跺脚地方官场都要抖三抖的致仕元老。

如果说,之前的清洗,是割除王朝身上的烂肉。

那么这一次,名单上的人,在所有人看来,就是王朝的骨架。

皇帝,要亲手砸断自己的骨头吗?

恐惧迅速发酵。

几位在京的郡王和国公,连官服都来不及换,便冒着雨,长跪在乾清宫外。

他们身后,是黑压压一片,闻讯赶来的老臣门生。

哭喊声,哀求声,隔着厚重的宫墙,隐约可闻。

“陛下!晋王乃太祖嫡传,叔侄情深,岂可因商贾一面之词,而降罪宗亲啊!”

“陛下!陈阁老为国操劳一生,纵有小过,也功大于过!求陛下念其旧情,法外开恩啊!”

“祖宗家法,不可轻废!求陛下三思!”

他们试图用祖宗情分、叔侄情谊、旧日功劳这些传统的人情枷锁,来捆住皇帝的屠刀。

然而,乾清宫的大门,紧紧关闭,没有一丝一毫要打开的迹象。

朱由检没有见他们。

他甚至没有理会这些在他看来,属于无效信息流的噪音。

他只是让王承恩,将最新一期的《大明日报》,连夜加印了二十万份,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大明每一个州府县城。

第二天的报纸,没有头版头条,没有耸动的标题。

整整四个版面,只刊登了一份报告。

《历代藩王及致仕高官侵占国有资产及税收流失评估报告》。

报告里,没有一句指责。

通篇都是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数字。

“……福王朱常洵,自万历二十九年就藩,至崇祯十四年,共计侵占河南、山东、湖广等地良田八万一千二百四十五顷。按亩产及市价折算,总价值约白银一千九百六十万两。”

“……其名下各类商铺、矿山,百余年来,通过虚报、瞒报等手段,累计逃避商税、矿税共计白银七百八十三万两。”

“……晋王府,历经九代,共计兼并山西良田六万三千顷。其私下控制的煤矿、铁矿,近五十年偷逃税款,经初步核算,不低于白银九百万两。”

“……前内阁大学士陈演,致仕二十年,其家族在京畿、直隶等地,以‘投献’等名义,兼并土地一万两千顷,名下所有田产,从未缴纳一分一毫的皇粮国税……”

一笔笔,一条条,触目惊心。

这些权贵们百年来,如同附着在帝国身上的巨大水蛭,吸食了多少民脂民膏,让国库流失了多少本该用于国计民生的财富,被这份报告,血淋淋地撕开,暴露在天下人面前。

报告的最后,有一段用加粗黑体字印刷的,皇帝亲自撰写的按语。

“经计算,彼等之存在,于国家财政、社会稳定、资源调配等多个维度,均呈现持续性负向贡献。”

“其对系统资源的损耗,远大于其作为宗室或元老所能提供的任何正面价值。”

“结论:彼等非国之柱石,乃国之蛀虫。”

“方案:通过。执行清除。”

这份报告,像是一道天雷,将宫门外那些哭喊求情的人,劈得外焦里嫩。

他们所有的说辞,在这些冰冷而确凿的数据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可笑。

此时,早朝之上,面对朝野上下的惶恐与不安,王思任又一次站了出来。

他今日没有像往常那样激动,反而面色肃穆,带着一种虔诚。

他手捧着一份《大明日报》,对着所有面色煞白、噤若寒蝉的同僚,缓缓开口。

“诸公,昨日之前,老夫与尔等一样,心怀忐忑。然今日之后,老夫茅塞顿开,方知陛下圣心,如渊似海,远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揣度!”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陛下此举,看似无情,实则是在为我大明,立万世之法!何为忠?何为奸?何为社稷之臣?何为国之蛀虫?”

“以往,你我皆以言语辩之,以道德论之,以派系分之!今日,陛下给出了最终的答案!”

他高高举起报纸,声音陡然拔高。

“数据!是数据!”

“于国有益者,于财政为正贡献者,虽贩夫走卒,亦为忠臣良将!于国有损者,于财政为负贡献者,虽王侯将相,亦为国贼巨蠹!”

“此非诛戮宗亲,非清算旧臣!此乃数据证心,量化功过之无上圣道也!陛下是要用这最公平、最无情的尺子,量尽天下人心!”

一番话说完,满朝文武,看向王思任的眼神,已经从敬畏,变成了某种……崇拜。

太绝了,这么血腥残酷的大清洗,竟然也能被他吹成一种全新的,衡量忠奸的哲学标准。

什么叫“数据证心”,这词儿听着,就比“天人感应”高级多了!

【正面舆论引导模型,已完成自我迭代。】

【社会稳定风险,降低。】

朱由检对王思任的表演依旧无动于衷。

他的指令,早已发出。

就在王思任慷慨陈词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太原、开封……一场场雷霆行动,正在同时上演。

这一次,新军和锦衣卫的目标,是那些高墙深院的王府,和戒备森严的阁老庄园。

没有审判,没有对峙,只有冰冷的格式化执行。

潞王朱常淓是在自己的地宫里被找到的。

当锦衣卫撞开那扇厚重的石门时,这位富有的藩王,正抱着一尊纯金的佛像,瑟瑟发抖。

他积攒了百年的金山银山,那些据说能让万历皇帝都眼红的财富,最终只是为他换来了一道冰冷的锁链。

七日后,当一艘艘吃水极深的漕船,满载着被熔铸成标准金砖银锭的财富,逆流而上,抵达京城码头时,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户部尚书倪元璐,被特许亲自前往码头清点。

当他看到那连绵不绝的,从船上卸下的金银,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时,他先是狂喜,随即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两眼一黑,在一片“尚书大人”的惊呼声中,幸福地又一次昏了过去。

“抬走,下一个。”朱由检在系统的现场画面中,淡淡地标记了一下。

清除了这些盘踞在帝国主动脉上最大的内部阻力后,国库的白银储备,第一次突破了一亿两大关。

朱由检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了新的命令。

“所有查抄之资产,扣除军费及行政开支后,提取三成,成立大明皇家科学院基金,由宋应星掌管,用于各类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

“另提取三成,成立全民义务教育基金,着令礼部与吏部,拟定方案,三年之内,在全国所有县城,建立至少一所标准化小学。”

“凡我大明子民,无论男女,皆可免费入学,学习算术、格物、以及《天工开物》。”

他要用这些旧时代权贵们身上刮下来的血肉,去浇灌一个全新时代的幼苗。

御书房内,朱由检解决了最大的内部威胁,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所有的基建项目都在以恐怖的速度推进。

他终于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墙上那幅巨大的,经过重新测绘的京城规划图。

上面的线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复杂,也更加宏大。

现在,他要开始一项,真正能改变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帝国所有人生活方式的,终极工程。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