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院门口,夏西跟方圆圆坐在在门口看着连接后山的道路,等着秦钰回来。
此时夕阳已经落下,晚霞映红半边天,秦钰下山的的时候天色渐暗,路上半人高的野草在晚风吹拂下沙沙作响。
知青院里已经吃过饭的陆梅也拿着小木墩来知青院院门前坐着,一边看着天边的晚霞,一边吹着晚间的小风。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她俩的错觉,耳边的“沙沙”声越来越大,甚至还听到了“哗哗”的声响。
陆梅睁开眼睛找寻声源处,就看到了夏西和方圆圆呆愣的看着某处。
顺着她俩的视线望去,就见不远处一个人影往这边走来,那人后面似乎还拖着什么大家伙,“哗哗”作响的。
声音越来越大,方圆圆也缓过劲来,蹦跳的想要朝着秦钰蹦起,被夏西和陆梅一左一右拉住。
“哇啊,小钰,你拖得这是什么啊?”
到了跟前,夏西和陆梅也看到了秦钰拖着的是什么了,竟然是一棵枯树,那枯树目测碗口粗、五六米长。
刚才那“哗哗”声是枯叶在地上摩挲的声音,沉闷的“沙沙”声显示着这棵枯树重量不轻。
知青院里的其他人也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好奇的往院门这边走来看情况。
就看到秦钰拖着的枯树,纷纷倒抽了口冷气。
“秦……秦知青,你这拖着枯树不累么?”宋阳惊讶极了。
等秦钰来到跟前,大家发现秦钰面不红气不喘的,有些话也说不出来。
心里对秦钰的印象在秦钰一次次的“神操作”被刷新。
今晚过后再也没有那个知青将秦钰当娇娇女看待了。
那个娇娇女能抱着两大捆干柴回来之后又去山上砍了一棵五六米长的枯树回来啊。
关键上,两趟下来,秦钰气都不喘、脸都不变一下的,这谁能做到啊!
秦钰看着所有知青都杵在院门口,不解的问他们,“你们都站在院门口干嘛了,吃晚饭了?”
说着秦钰一手拖着枯树,一手拿着扁担和砍刀,往后边走去。
这枯树枝叶多,从院门进去的话可能会刮落不少,现在天黑了,秦钰不想扫地,也不想砍树,当明天下工回来之后再砍。
一手捧着碗一手拿着筷子的严浩然和周冬阳:“……”
走了走了,再留下来他们大男子的心气就要被比散了。
知青院后面是自留地,自留地连接着知青院的地方是用栅栏围着的,打开栅栏就可以进去了。
方圆圆张着大嘴巴看着秦钰离开,倒是夏西反应快,跟陆梅拉着方圆圆进知青院,去后院看情况。
秦钰这一出除了知青院的人看到了,周围的几户邻居看到了。
一家老小都爬上墙头抬头看向那个拖着枯树的人影,议论纷纷,说这人是谁啊?力气那么大!
秦钰是个生面孔,他们没见过,看她进了知青院,就猜是新来的知青。
一些年长的决定这孩子力气大,干活估计很麻溜。
在他们这一辈的老人眼中,力气大意味着干活好。
现在天没有完全黑,一些爱出去散步聊天的大婶大娘拿着零嘴去找自己的话搭子说这件事。
这下子,一晚上的时间,知青院新来的一个知青力气大的,估计是新知青,明天上工会有热闹看了。
这消息最后传到了大队长的和村支书的耳中,他们也想不到新来的知青里有个天生神力的。
一人扛着枯树从后山走到知青院,这力气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虽然他们知道那些大妹子传的八卦可能有点夸大,但有知青从后山拖着枯树回来是事实。
就是不知道是哪个知青。
大队长想到接到的男知青中有个大块头,心想会不会是他呢?
想了一会,大队长叹个气去找人去了,现在他还有重要的事情去办,没精力去查明是哪个知青力气那么大。
反正明天上工的时候,所有知青都要到场,到时候再问就行了。
要是真是那个大块头,自己也算是得到了能干的知青,到时候队里有些重活也有人可以分担一下了。
河边,刚泼水到身上的夏磊突然打了个喷嚏,杨国栋惊讶的看着他,“你这是感冒了?”
这河水还是有点冰的,要是夏磊受了风寒,那可不是小事。
“不是。”夏磊知道自己的身体壮如牛,根本不会生病,甩了甩手上湿透的上衣,“估计是有人在背后蛐蛐我。”
“呵?”杨国栋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不会是你那个继弟在蛐蛐你啊?”
夏磊听到这话,不屑的撇撇嘴,“他现在就只能在背后蛐蛐我了。”
杨国栋跟夏磊来自一个地方,对彼此的家境都有所了解。
不同于杨国栋是自愿下乡的,夏磊是被自己的继弟夏光给坑下乡的。
好在夏磊机智,让夏光也下乡去了。
夏磊去了北方,夏光则是去了南方。
夏磊的爹和夏光的娘是通过媒人介绍才在一起的,他俩觉得彼此的性格很好,没多少缺陷,就成了婚。
他们各自带着一个儿子,开始搭伙过日子。
他们没有多少真感情,夏磊也不排斥夏光和继母的到来,一家子的日子过得很是平淡却很温馨。
若是不知情的人看到他们一家四口的相处日常还以为他们本就是一家子而不是重组家庭。
可惜夏磊和夏光两兄弟闹掰了,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夏磊和夏光两人闹翻之后,两人离婚了。
夏磊的爹手里有钱,大部分都给了夏磊,让他在下乡不要紧巴过日子,他有钱可以救济他。
夏光就惨了,夏光的娘知道自己儿子害了自己的继子,虽然继子已经反击回去了,但她心里还是有愧疚的,将夏光的下乡补贴和自己攒下的钱财都匀了一半给夏磊。
夏光的娘手里也是有钱,但都是这些年自己老伴陆续给的管家钱和零花钱,她是没有工作的。
跟夏磊的爹离婚之后,她也不好意思找自己前夫借钱给夏光,因此夏光下乡只有两个包裹,钱也只有夏磊的三分之一。
夏磊特地给夏光找了个“多灾多难”的偏僻的农村,夏光去那里,不仅要去田里干活,还要去修河提、种树和开路。
南方的农作物可比北方丰富,一年四季都要干活。
现在那边可忙着呢,知青一下乡可能当天就安排干活,不会像北方这边还有时间休息。
夏光以前没干过农活,一连轴的干活,估计现在累的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