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默地问系统。
‘如果我开一家慈幼院,专门收养这些女婴,能养得起吗?’
系统回答他。
【从经济角度来说,大概率是不行。我们还要进行武器研发、教育投入等多方面的资金支出。要承担如此庞大的长期开支,单靠现有资源难以为继,建议寻求大户人家的资助。】
【而且,一旦你开始收养第一个女婴,后面就会源源不断地有人送上门来。要真正养活她们,从各方面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等她们长大一些,让她们干活挣钱,减轻一下经济压力。’
【你是指未来的工厂?如果是这样,那你得先教她们识字、学技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应元正沉默片刻。
‘其实可以这样。慈幼院我会让那些大户出钱办起来,等大一些了,再从中挑选一部分孩子进入我们学院读书,最终安排到将来建立的工厂里工作。’
【……你不如求助王妃?听刘健说过,她设立过一个慈幼院。】
‘王妃是否有精力和财力再去支撑一个慈幼院,还是个问题。’
以平南王府的实力,都无法覆盖高要县,否则县里也不会有如此严重的杀婴问题。既然连王府都鞭长莫及,他自然不愿再给别人增添负担。
【……你真要办的话,最好还是向王妃请教一下经验。】
‘这是当然。钱的话,也不用太担心,我现在是拥有生杀大权的钦差,回南越之后,肯定有不少人想巴结我。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
这钱不收白不收,之前陈家给的那一箱银子没收下,他现在就已经很后悔了。
他还想直接向皇帝申请拨款,尤其是这次抄家所得的银两中,或许能分得一部分用于这项事业。
应元正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他并不打算取消之前提出的“杀婴举报罚款”政策,而是决定将罚款和收养两者并行推行。
这一次,喻容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
只是她露出了和小东儿一样的担忧,应元正知道他们担心钱,只能暂且让他们安心。
在商议此事的过程中,应元正特意没有避开燕蒲,就是希望有人能将这里的情况上报给皇帝。
希望皇帝主动点,像给他升官一样,给他分点钱。
将关于杀婴处置的一系列政策整理成正式公告,张贴于各村各县之后,果然激起了不小的反对声浪。
面对每一个前来抗议的人,应元正都只说一句话。
“登记下来,重点观察。”
在他看来,如果不打算杀婴,这个政策对他们毫无影响;而那些主动站出来反对的人,十之八九正是潜在的杀婴者。
至于那些渴望拿到这笔合法赏金的衙役们,早就默默记下了每一个来人的名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元正的“摊丁入亩”新政逐步落地,皇帝的第二道圣旨也终于送到了这里。
这次,依旧是燕蒲前来宣读圣旨。有两人的判决和他原来的不一样,其他的都没变。
首先是卢怀远。
皇帝将他定为此次事件中“最该负责”的一人,要他背下所有罪责。原本的徒刑年限被翻了一倍。
其次是申良平。
皇帝念在他第一个自首、又主动交出大量证据,加上能看出他能力尚可、为官也算清廉,破例免了他的罪责。
这其中有应元正和燕蒲信件的功劳。虽然官职是没了,但至少保住了性命与自由。
燕蒲宣读完圣旨,便将诏书收入怀中。
应元正本以为此事已尘埃落定,这结果也算合理。谁知燕蒲忽然开口说了一句震惊全场的话。
“陛下仁慈,体察诸臣或有苦衷、或非有意之失,特开恩典,允许诸位以银赎罪。”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卢怀远与秦厚对视一眼,眼中先是震惊,随后浮现出一丝希望。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追问:“该缴纳多少?”
燕蒲微微一笑,“具体数额由次辅陈远大人拟定。不过……这也得看各位的诚意如何。陈大人并未将数目定死。”
众人一听,便明白了其中深意,越多越好。
应元正胸口上下起伏,震惊的无以复加。
‘这皇帝到底想干什么?这不是和珅那一套‘议罪银’制度吗?他疯了?!这个政策一旦推出,后果不堪设想!’
【看来国库是真的缺钱了。】
‘再缺也不能这么搞!这种法令只会助长贪腐风气,让官员有恃无恐,法律威信荡然无存!’
【宿主,冷静一点。我们是来造反的,不是来救国的。国家越乱,百姓越苦,反叛的人就越多,对我们越有利。】
应元正冷静了一下,心中五味杂陈。
‘……你说得对。’
他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很难受,这皇帝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个政策的问题。
系统告诫他。
【没有哪位君主,能从头到尾都是明君。】
应元正无法反驳。
这时,燕蒲转头对他说道:“皇上特别嘉奖世子的功绩,命你继续在岭南推行新政。至于抄家罚款等事,便不再劳烦世子费心了。”
应元正微微颔首,面上努力挤出一抹笑意,恭敬地谢恩。
待高要县的土地登记完毕、税收制度基本落实之后,他便带着随行人员,直接返回了南越城。
皇上安排的新县令在来的路上,之后的事便与他无关了。
由于三人都被免去了官职,申良平、秦厚、卢怀远便和他一起启程。
原本的判决中,秦厚与卢怀远皆有“抄家”一项。这意味着,他们的家产已被充公,若想赎罪,就必须另寻他法筹措银两。
秦厚心中有数,他打算先回安会府,找愿意借钱给他赎罪的人。
卢怀远的罪责最重,他要想赎罪,需要的钱也是最多。他打算回南越后向赵明与王刚求助,看看能否借得些许银两。
当然,最好的选择,就是依靠应元正。但他不觉得自己这几天的所作所为,就能改变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印象。
说来说去,自己还是晚了一步。
回程时,应元正不再像来时那般急行赶路,路过那片树林时,他还亲自去将那些尸骨埋葬了。希望他的政策,能真的有所帮助。
等到他们一行人回到南越城时,已是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