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林明达,拜见王爷、世子。”
“起来吧。”平南王指着一旁的椅子,“坐。”
林明达遵命坐下。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见到平南王,而坐在一旁的想必就是世子应元正了。
与林明达事先的想象不同,应元正既不似四皇子那般唇红齿白,也不像大皇子那样面庞方正,反而更接近二皇子的模样。整个人平平淡淡的,和二皇子唯一的区别便是他的眼睛,他的眼睛明亮而又灵动。
“差事辛苦了。”平南王说道。
“为皇上分忧解难,为国家尽绵薄之力,乃是臣子本分之事,不敢言苦。”林明达答道。
平南王点头,“听说你来的时候便日夜兼程,回程时不妨在王府歇息一夜,次日再启程。”
“多谢王爷好意,但臣还有要事在身,需尽快返回复命。”林明达低头恭敬地回应。
平南王扯了扯嘴角,一晚都不能待,他这也不是龙潭虎穴啊。
“那你和世子谈吧,本王有些乏了。”
林明达起身行礼,“还请王爷保重贵体,臣恭送王爷。”
看着他这一系列操作,应元正便觉得这人是个老油条,除了刚开始抬起头看了他和平南王一眼后,对方就再也没抬起头和他们目光接触了。
应元正率先打破沉默:“林大人好。”
“世子好。”林明达回应。
接着是一阵沉默。
应元正不知道对方着不着急,但他确实着急,等对方一走,他就要连夜赶往珠海。
于是,他拿出一份准备好的礼物,“林大人,这份小小心意不知令嫒是否会喜欢,还请您代为转交。”
林明达勉强挤出微笑收下,尽管他对这门婚事的看法已有所改变,但这婚事到底不是他自愿的。
“世子身子可好?听闻您最近又染病了?”林明达关切地询问。
“无妨,岭南地区气候多变,感染了风寒而已。”
林明达点头,“马上就是10月底了,世子也该多多注意身体健康。”
应元正点头称是。
接着,林明达开始询问一些关于王府的情况,问的问题并不涉及机密,应元正也都一一回答了。
“世子可知道北方的局势?”
应元正回应,“您是指后金的战事吗?”
林明达注视着他的表情,继续问道:“那世子是否听说过靖北王的孙子应志呢?”
应元正摇头,他并不知道这个人。
林明达观察到他神色如常,一下就明白,王府里并没有人将这件事告诉世子。
他心下一沉,“皇上下旨,将赵青赐婚给靖北王的孙子应志。”
应元正有些惊讶。
‘原来赵青的位置在这儿呀,到底是逃不过被指婚的命运。’
【看来太后和皇帝更忌惮靖北王,这一步棋他们早就谋划好了吧。】
林明达从他的表情上看不出什么,不知道他是不是还留恋赵青,只能压抑内心的不满。
他也不想多待了,便在最后问道:“世子……可有什么需要我带给皇上?”
应元正没想到,对方还真如预料的那样说了这句话。他掏出这几天被逼着写的信交给对方,“麻烦林大人将信件交给皇上。”
为了这封信,他可浪费了好几个晚上。
林明达等的就是这个。
“那臣就告退了,皇上还在等着臣复命。”拿到信件后,林明达立即起身告辞,没有丝毫停留。
‘系统,我们这王府是龙潭虎穴吗?’
【他走了也好,用不着在他身上浪费力气。】
‘倒也是。’
等到大安将林明达送出王府后,应元正找到他,让他告诉王爷,自己现在就要回珠海。
“世子不再多待一晚?”大安略显不舍地问。
“不了,工坊还等着我回去呢。”
“那……老奴送世子到四海珍藏吧。”
“那就麻烦您了,我现在就回去收拾行李。”还不等大安回应,应元正已匆匆离去。
他和刘健伪装成四海珍藏的伙计,紧赶慢赶花了两天时间又回到了珠海。他也没回铺子,而是直接去了工坊。
站在门外的是王海龙的手下,对方将他拦住,“这里是私人工坊,外人不得擅入。”
“麻烦你通知孙使孙大人,有位黄公子找他。”
孙使听到通报后立刻出来,二话不说拉着他进了工坊,“公子,你可算回来了。自从上次给你写信以来,我们已经成功制造了五个核心部件。”
应元正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有进步。
工坊里负责核心部件的师傅多了一个,便是之前说的钱老。他和三人讨论了一下,发现问题还是和之前一样,便让孙使去外面找他想要的染料。
之前他想的是将颜色画在纸上,再用一块玻璃裱起来,如同画框一般展示。但需要去订制一块平面玻璃,太慢了。幸好他之前购买了不少玻璃瓶罐,决定直接将染料装入玻璃瓶中,放到工坊里一样的直观。
他还检查了董州负责的枪托部分。
董州汇报说:“之前我们浪费了一些时间去确定初级和中级的完成模样,好在现在定下来了。初级阶段由三位学徒负责,速度较快;中级有两个师傅负责,高级则是一位师傅独立完成。”
“那现在一天可以生产多少个?”
“目前一天大约可以生产三到四个,熟练之后效率会更高。”
三到四个?这6个人的效率怎么和3个人的差不多。只能期待他们熟练之后的表现了。
当天他并没有住在工坊,而是回了商铺。他想了解一下学院的情况。
小东儿看到他很激动,“公子,你之前吩咐购买的医学书籍,我们已经买到了一部分。”
很好,他便让小东儿继续采购农学、经济学以及化学等相关领域的书籍,只要是学院尚未开设的学科都可以先买下来备用。
就在这时,孙使带着他想要的染料回来了。
应元正接过,“多谢孙大人,我之前回信要求送一把燧发枪给王妃,这件事办了吗?”
孙使坐下,“送了。王爷还给我回信,说下次送这种新的东西,务必给王妃寄一份。没想到竟然是王爷回信,我还以为这次能收到王妃的亲笔信呢。”
孙使竟然有些遗憾。
应元正想起了王妃说的话:除了她亲口所述,其他人传达的话都不可信,这也是她不轻易写信的原因吧。
应元正从仓库里拿出几个玻璃容器,在系统的帮助下调成准确的颜色,倒进了瓶子里,准备第二天带到工坊去。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他在工坊,商铺和学院之间来回奔波。有他在,核心部件的制作也顺畅了很多。
而这平静的日子,也仅仅持续了十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