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李长生的小院里就传来 “唰唰” 的剑响。月白色的长袍沾着晨露,他手里握着铁剑,剑尖对着院中的老槐树,脑子里反复回想《流云剑经》里 “流云绕指” 的口诀 ——“指动流云随,意走剑势追,缥缈无定形,锐利藏其内”。
“再来一次!” 李长生深吸一口气,运转丹田的液态真元,顺着手臂涌向剑身。第二层剑意瞬间激活,银色的剑气在剑尖凝聚,带着 “斩破一切” 的锐利,朝着槐树劈去 —— 可刚到半路,他就皱起眉,剑气还是直来直去的,像根硬邦邦的铁针,别说 “流云绕指” 的缥缈,连半点弯曲的意思都没有。
“不对,肯定哪里错了。” 李长生收剑而立,擦了擦额头的汗。昨天看剑经时觉得简单,真练起来才发现,他的剑意太 “刚” 了,像块棱角分明的石头,而流云意境是 “柔” 的,像流水,硬把两者凑一起,就像用石头砸流水,不仅融不到一块,还把流水砸散了。
他走到院墙边,看着天上的晨雾 —— 雾气顺着风慢慢飘,遇到墙角不硬撞,而是绕过去,聚成一团又散开,散成一缕又聚起,没有固定的形状,却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走。李长生盯着雾气看了半晌,突然一拍脑袋:“我明白了!不是让剑意‘变柔’,是让剑意‘随境变’,像雾气绕墙似的,让锐利藏在缥缈里!”
他回到槐树前,这次没急着出剑,而是先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剑意变成晨雾 —— 银色的剑意不再是硬邦邦的剑气,而是像薄雾一样,轻轻裹住剑身。然后,他缓慢抬手,剑尖对着槐树,真元慢慢注入,嘴里默念 “流云绕指” 的口诀。
“嗡 ——”
剑身上的银色雾气突然动了,像真的流云似的,顺着剑尖往下绕,绕到剑柄又绕回来,最后在剑尖凝聚成一缕细细的银线。李长生手腕轻轻一挑,银线朝着槐树飞去 —— 这次没有直劈,而是像雾气绕墙一样,绕着槐树的枝干转了一圈,然后 “嗤” 的一声,精准地刺中了树干上的一个小蛀洞!
“成了!” 李长生激动得睁开眼,跑过去一看,蛀洞里的木屑被银线搅得粉碎,而树干表面连个划痕都没有 —— 这就是 “流云绕指” 的玄妙!锐利藏在缥缈里,能精准攻击目标,还不破坏周围,比之前硬劈的剑意灵活太多。
他越练越投入,从 “流云绕指” 的小范围控制,到尝试 “流云断江” 的大范围攻击。刚开始练 “流云断江” 时,剑气还是容易散开,比如想劈向槐树的主干,剑气飞到半路就分成好几缕,威力大减。李长生没气馁,想起王长老说的 “炼丹要控火,练剑要控意”,便试着用神识包裹剑气,像捏面团似的,把散开的剑气重新聚起来。
练到日头当空,他终于找到窍门 —— 用流云意境 “裹住” 剑意,让剑意像在流水里的石头,既能顺着流水的方向走(缥缈),又能保持石头的硬度(锐利)。这次再劈 “流云断江”,银色的剑气不再是单一的直线,而是像一道流动的银带,朝着槐树主干扫去,银带路过的地方,树皮被整齐地削掉一层,露出里面的白木,而银带却没散开,继续往前飞,绕着院子里的石桌转了半圈,才慢慢消散。
“这威力…… 比之前强太多了!” 李长生看着石桌上的划痕,心里满是惊喜。之前单独用剑意劈砍,最多能削掉一寸厚的木头,现在结合流云意境,不仅能削掉两寸,还能控制剑气转弯,敌人根本猜不到剑气的轨迹,这就是 “难以捉摸” 的味道!
“不错不错,才练了半天就摸到门道了。” 院门口突然传来传功长老的声音,李长生回头一看,长老正背着双手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个装着茶水的葫芦,“我路过时看你练剑,刚开始还在硬凑,后来学会用意境裹剑意,这思路是对的。”
“弟子见过长老!” 李长生赶紧收剑行礼,“还是长老之前说的‘意与法合’提醒了我,我才想到让意境裹住剑意。”
传功长老笑着走进院,指了指院中的槐树:“你再劈一剑我看看,就用‘流云断江’。”
李长生依言抬手,运转真元,剑气再次化作银带,朝着槐树劈去。这次长老突然抬手,用手指对着银带轻轻一点 —— 一道淡青色的气劲飞出,正好撞在银带上。按之前的情况,剑气肯定会被撞散,可这次,银带像流水遇到石头似的,绕开气劲,继续朝着槐树飞去,还是削掉了一层树皮。
“看到没?” 长老放下手,笑着说,“这就是流云意境的好处,遇到阻碍不硬抗,绕过去继续攻击,而你的剑意始终藏在里面,没被削弱。要是之前的硬剑,刚才那一下剑气就散了。”
李长生恍然大悟:“弟子之前总想着用剑意突破阻碍,没想到还能绕过去,这就是‘聚散由心’的意思吧?”
“对!” 长老赞许地点头,喝了口茶水,“流云剑经的核心就是‘变’,水流会变,云雾会变,你的剑也得会变。你的剑意是‘斩破’,这是‘刚’;流云意境是‘变幻’,这是‘柔’,刚柔并济,才能让剑法更上一层。不过你要记住,别让意境盖过剑意,意境是‘壳’,剑意是‘核’,壳没了核是空壳,核没了壳容易碎,两者得平衡。”
“弟子记住了!” 李长生赶紧点头,长老的话点醒了他 —— 之前有两次练剑时,太注重流云意境,结果剑意变弱了,连木头都劈不动,这就是 “壳盖过核”;而刚开始硬凑时,是 “核没了壳”,容易被人破解。
接下来的几天,李长生每天都在小院里练剑,从清晨练到傍晚,饿了就吃点宗门送的辟谷丹,渴了就喝院里井里的水。传功长老偶尔会过来指点,有时候是纠正他的真元运转路线,有时候是提醒他注意意境和剑意的平衡,每次指点都能让李长生有新的感悟。
练到第三天傍晚,李长生尝试将 “流云绕指” 和 “流云断江” 结合起来 —— 先用 “流云绕指” 让剑气变得细小灵活,绕到敌人侧面,再突然转换成 “流云断江”,让剑气变大,从侧面攻击。这次转换很顺利,银色的剑气先像细线一样绕着石桌转,然后突然膨胀成银带,朝着石桌劈去,“咔嚓” 一声,石桌的一条腿被整齐地砍断,而剑气还没散,继续朝着院墙飞去,在墙上留下一道浅痕,才慢慢消失。
“成了!两式能连贯用了!” 李长生激动得握紧拳头,这时候他突然感觉到,体内的真元和剑意、意境开始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 —— 丹田的混沌道基微微发光,真元顺着剑经的路线运转,剑意和意境不再是分开的两部分,而是开始慢慢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力量,这种力量比单独的剑意或意境都强,还带着一种 “笼罩” 的感觉,像是能把周围的空间都纳入自己的控制。
“这是……” 李长生闭上眼睛,仔细感受这种力量。他能感觉到,要是现在面对敌人,这种融合后的力量能让他的剑气覆盖更大的范围,还能影响敌人的动作,让敌人在他的剑气范围内,变得迟钝。
“难道这就是剑势?” 李长生心里一动。他之前在藏经阁看过记载,剑势是比剑意更高的层次,剑意是 “点” 的攻击,剑势是 “面” 的笼罩,能靠气势压制敌人,甚至影响周围的环境。他现在的感觉,虽然还很模糊,却和记载里的剑势有点像 —— 能控制剑气的范围,能影响周围的空间。
传功长老刚好又路过,看到李长生闭着眼睛站在院里,身上的银气和淡青色的流云气交织在一起,笑着点头:“这小子,还真摸到剑势的门槛了。不过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剑势需要意境和剑意完全融合,还得有足够的真元支撑,他现在还差得远。”
李长生慢慢睁开眼,身上的气息慢慢收敛,可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那股融合后的力量还在,只要他想,随时能调动出来。他握紧手里的铁剑,剑身上的缺口仿佛都在发光 —— 之前他觉得这把铁剑普通,现在结合剑经和剑意,铁剑像是也有了灵性,能更好地传递他的力量。
“要是能真正融合成功,肯定能触摸到剑势的门槛!” 李长生看着院外的晚霞,心里满是期待。之前他以为剑意第二层就是极限,现在才知道,剑意结合意境,还能有更高的层次。内门的修炼之路才刚开始,年底的内门大比、真传弟子的名额,他越来越有把握了。
他抬手对着空气劈出一剑,银色的剑气再次化作银带,这次银带的范围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绕着院子飞了一圈才消散。李长生知道,他的剑道之路,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这一步,是《流云剑经》带来的,是流云意境和自身剑意结合的结果,也是他不断尝试、不断突破的结果。
夕阳落下,小院里的剑响渐渐停了,只有空气中残留的剑气和流云气,还在慢慢飘散,像是在为李长生的进步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