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都。
数百载光阴流转,人族元气在战火余烬中缓慢复苏,如同春雪消融后的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轩辕彻底整合诸部,被万民共尊为“黄帝”,定鼎于此。
他并未沉溺于阪泉之野的胜利,眉宇间的沉稳反而愈发厚重。
每日里,族务、修炼、推演,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轨迹。
这一日,他屏退左右,独自踏入宗庙深处。
幽静的殿内,供奉着天皇伏羲、地皇神农的牌位,一旁更有四尊特殊的雕像——文祖仓颉,武祖、有巢氏、缁衣氏。
令人动容的是,即便蚩尤战败,轩辕依旧为他立下一尊持斧雕像,追封为“兵主”,铭记其对完善人族武道杀伐之术的贡献。
轩辕对着先贤雕像深深一揖,随后盘膝坐下,周身气息内敛到了极致,如同深渊潜流。
若有洪荒大能在此,必会心惊,他体内积蓄的人皇龙气与自身修为早已澎湃如海,足以引动证道混元的契机。
然而,一股莫大的毅力化作无形枷锁,将这股躁动磅礴的力量死死禁锢在紫府深处,如同以血肉之躯硬抗即将决堤的天河。
他缓缓睁眼,眼底是沉淀了数百年的睿智与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
“时候未到……”
低语在空寂的庙堂中回荡。
那冥冥中的召唤源自火云洞,清晰无比。
他知晓,一旦自己放开压制,引动混元道果,极大的可能便是如伏羲、神农一般,虽能登临圣人位业,享万劫不灭之逍遥,却也意味着永镇火云洞,从此超然物外,再难亲身护持族人于这危机四伏的洪荒前行。
这不是他轩辕要走的道。
他需要的,是一条能让人族挺直脊梁,不假外求,能让他继续手持轩辕剑,为族人斩开荆棘的道路。
数日后,一道流光悄然离开陈都,再次踏入那擎天立地的巍峨山脉,来到古朴、苍凉的盘古殿前。
“老祖,轩辕求见。”
他收敛一身皇者气息,恭敬行礼,如同归家的游子。
殿门无声滑开,露出内部氤氲的混沌气血之光。
巫刚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看着眼前气息愈发深沉,眉宇间却锁着一丝化不开困惑的轩辕,点了点头,侧身让开:、
“进来吧。”
殿内,磅礴的气血之力依旧,却少了几分往日的暴烈,多了一份历经岁月沉淀的温润与厚重。
巫刚没有寒暄,目光如炬,直接问道:
“还在压制?”
“是,”
轩辕坦然承认,在巫刚面前,他无需掩饰,
“证道混元,入主火云洞,非我所愿。人族眼下虽安,前路依旧遍布凶险。晚辈与火云洞中诸位先贤,数百年来合力推演武道,欲为人族开辟一条不借天道功德、不仰圣人鼻息,直指自身本源之力的修行路径。如今……卡在了武祖之境。”
他将这些年来,与伏羲演卦、神农辨药、仓颉造字、武祖演武乃至与蚩尤残留战意不断碰撞、推演出的完整武道境界体系细细道来:
从打熬筋骨的炼体筑基,到引气入体的后天导气,再到天人交感的先天合一;
继而凝聚自身道路的宗师意境,演化一方天地的宗师领域;
随后是掌控空间的武尊,触及时间的武王,凝聚法则的武皇,直至在体内开辟一方雏形世界的武帝;
最终,肉身与元神皆达混元金仙层次,堪称以武通神的——武祖之境!
“然而,武祖之上,前路已断。”
轩辕的声音带着压抑的不甘与深深的困惑,
“无论我们如何穷尽心力推演,前方总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迷雾,难以窥见更高处的风景。仿佛……有什么无形的东西,在限制着这条路的延伸。”
巫刚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虚空中划过,留下淡淡的、引动空间细微涟漪的力之法则痕迹。
他如今高踞混元大罗金仙三重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轩辕所描述的武道,在他眼中清晰无比。
待轩辕说完,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如惊雷炸响在轩辕心湖:
“力之极,并非只有破碎虚空,毁灭万物。”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尖没有任何璀璨光华,没有骇人声势,但轩辕却感到整个盘古殿的空间、光线,乃至那无处不在的混沌气息,都仿佛在朝着那指尖微微坍缩、臣服。
“你们推演的武道,侧重于‘拥有’力量,掌控力量,从微观粒子到宏观法则,这条路,没有走错。但到了武祖之境,力已近乎当前认知的圆满,再向上,需要的不是去‘拥有’更多、更强的力,而是……‘成为’力量本身。武道走到此处,万流归宗,所求当以证那混元大罗道果为上。”
“成为……力量本身?”
轩辕喃喃重复,瞳孔微缩,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这句话如同一点星火,落入了积满干柴的心田,一丝前所未有的明悟感骤然闪现,却又如指尖流沙,一时难以牢牢抓住。
“不错。”
巫刚肯定道,目光仿佛穿透了轩辕的肉身,直视其武道核心,
“混元金仙至混元大罗,是一道本质的鸿沟。其关键,在于生命层次的彻底跃迁,是‘我即法则,法则即我’的蜕变。你们的武道,行至武祖,肉身元神已达此路径的极致,再进一步,需打破‘武’之形骸概念的束缚,由‘用武’转向‘御道’,乃至最终的‘融道’。”
他略作停顿,给轩辕消化的时间,随后继续点拨,语气平实却字字珠玑:
“譬如水流。武祖之境,如同你能驾驭江河湖海,兴风作浪,威力无穷。但混元大罗,是你本身化作那最初的一滴水,无形无相,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可化云雨,可凝冰雪,可汇江海,本质不变,形态万千。力之法则,亦是如此。它并非一味刚猛霸道,亦有柔韧、变化、承载、创造之能。你们的路,或许不该只执着于向前‘突破’,而应回过头,沉下心来,重新审视‘力量’的本质,审视‘自我’与‘力量’之间,究竟是何关系。”
这番话,如同开天辟地的第一道斧光,瞬间劈开了轩辕心神中积郁数百年的迷雾!
他身躯微震,体内那被强行压制的磅礴力量,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灵魂,开始自主地、缓慢而坚定地进行着某种玄奥至极的重组与蜕变。
之前与先贤们所有的推演,都执着于如何让力量更强,如何打破极限,却从未站在如此本源的角度去思考“力量”与“我”的关系。
他站在原地,气息起伏不定,良久,才对着巫刚深深一拜,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感激:
“老祖今日指点,于晚辈而言,如同再造!拨云见日,莫过于此!只是……这条路由虚转实,具体该如何迈步,晚辈还需细细揣摩,脚踏实地。”
巫刚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路,终究要自己一步步走出来。我能点明的,只是方向。混元之道,玄之又玄,非言语能尽述。你且回去,好生体悟。人族……未来的变数,或许,就在你们正在开拓的这条路上。”
轩辕再次郑重拜谢,带着满心的震撼、豁然开朗的明悟以及更沉重的责任,离开了盘古殿。
他不再迷茫,前路虽险,但方向已然点亮。
回到陈都,轩辕立刻宣布闭关。
同时,一道蕴含着他领悟与巫刚点拨精髓的神念,通过人族气运的隐秘联系,传入了那超然物外的火云洞。
洞内,伏羲停下演化八卦的手指,凝神推演那“力”之千变万化;
神农放下尝辨的百草,闭目体悟那“力”之生发滋养;
仓颉面前字符流转,试图勾勒出那“力”之最本源的真形;
甚至那尊兵主雕像上,一丝残留的战意也微微震颤,仿佛在回应这条全新的路径。
人族武道,在困于武祖之境数百年后,终于因为巫刚这石破天惊的一席话,于绝壁之上,再次看到了向上攀登的微光。
一条真正属于人族,不依赖天道功德,不惧圣人算计,誓以自身之力打破一切枷锁的混元之路,正在悄然孕育,积蓄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而这一切,都被三十三天外,紫霄宫中那位端坐云床的身影,默默映照于心。
鸿钧道祖的目光淡漠地扫过洪荒大地,在那蓬勃涌动、隐现全新可能的人族气运之上,以及那巍峨不周山深处、隔绝一切窥探的盘古殿上,停留了微不足道的一瞬。
天道轨迹,因巫刚这个异数,已然偏离了太多。
但他依旧不言,不动,如同万古不变的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