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峰的日子,因楚天逸的存在,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棱角分明的石子,虽未掀起巨浪,却无时无刻不在膈应着墨渊。那份因守护誓言而生的宁静与专注,被一种挥之不去的、冰冷的烦躁感所侵蚀。
这种不悦,并非源于简单的嫉妒或排外。它更深沉,更尖锐,源于一种对潜在威胁的本能警觉,以及某种……领域被侵入的不适。
他看着楚天逸在平台上练剑。那“先天剑骨”确实非凡,寻常剑诀在其手中,总能多出几分灵动的神韵,进步堪称神速。少年眉宇间的朝气与偶尔看向主殿时那掩饰不住的、对获得认可的渴望,都清晰可见。
然而,墨渊的目光,却总是如同最冷静的解剖刀,落在那些不合常理的细节上。
楚天逸修炼时引动的天地灵气,其汇聚的速度与纯度,远超普通筑基中期,甚至隐隐触及金丹门槛。这绝非单靠“剑骨”就能解释,更像是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在暗中为其“赋能”。
更让墨渊心生寒意的是,他几次隐约察觉到,当楚天逸全心练剑,心神与那“剑骨”高度共鸣时,其周身会弥漫开一种极其微弱的、与这方天地规则异常“契合”的气息。这种契合,并非修士通过感悟大道达到的天人合一,而更像是一种……被预先设定的“权限”,一种被世界本身所“偏爱”的特质。
这才是真正的“天命”吗?
墨渊站在自己居所的窗前,远远望着那挥汗如雨的身影,眼神幽深。他想起自己前世,同样是天赋绝伦,却是在尸山血海中杀出的魔尊之路,每一步都伴随着诅咒与背叛,何曾受过天地如此“青睐”?
这不公的对比,并未让他感到自卑,反而激起了更深的冷嘲与探究欲。
他必须弄清楚,这“先天剑骨”的底细,以及它被送到瑶光峰的真正目的。
这一日,楚天逸在修炼一套颇为繁复的剑阵时,遇到了瓶颈,几处关键节点的灵力转换始终无法圆融,剑阵屡屡在将成未成之际崩溃。他尝试了数次,额角见汗,脸上浮现出焦躁之色。
墨渊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旁不远处。
“心浮气躁,如何成阵?”他的声音淡漠,听不出情绪。
楚天逸吓了一跳,收剑而立,有些窘迫地行礼:“师兄。”
墨渊没有看他,目光落在那溃散的剑光残余上,淡淡道:“你之‘剑骨’,于感应剑气、亲和灵力上确有优势。但剑阵之道,重在一个‘御’字。你只知引动‘剑骨’之力强冲,却不懂其力之根源、流转之精微,如同孩童舞巨锤,未伤敌,先伤己。”
这番话,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楚天逸愣住了,他以往凭借“剑骨”无往不利,还是第一次有人如此清晰地指出他力量运用上的缺陷。
“请……请师兄指点。”他压下心中的不服,虚心请教。
墨渊这才将目光转向他,那眼神平静无波,却让楚天逸感觉仿佛被看了个通透。
“散去剑阵,运转基础引气诀。”墨渊命令道,“将你‘剑骨’自发吸纳灵力的过程,放慢十倍,仔细感受灵力入体后,是如何被‘剑骨’转化、提纯,又是如何汇入经脉的。记住每一个细微的节点与韵律。”
这不是在教剑阵,而是在教他……认识他自己。
楚天逸依言而行,闭上双眼,全力内视。当他刻意放缓过程,仔细感知时,才震惊地发现,那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灵力流转,竟蕴含着如此多他未曾留意的细节!“剑骨”吸纳灵力的过程,并非简单粗暴,而是带着一种独特的、近乎本能的“筛选”与“烙印”!
墨渊站在一旁,看似在监督指导,实则神识早已如同最精细的丝线,悄无声息地缠绕上去,并非侵入楚天逸的体内,而是紧密地感知着其周身灵气环境最细微的变化,尤其是那“剑骨”与天地规则产生共鸣时,引发的那些几乎不可察的规则涟漪。
他在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他想知道,这“天命”的运作机制是什么?它对宿主的“偏爱”体现在哪些具体层面?这种“契合”是否存在着某种上限或者……后门?
楚天逸完全沉浸在这种全新的内视体验中,并未察觉墨渊的探究。他只觉这位冷漠的师兄,虽然言语刻板,但每一次指点,都仿佛能直指他修行中最为模糊不清的关窍,让他有拨云见日之感。心中的那点隔阂,在实实在在的收获面前,似乎也淡化了些许。
良久,楚天逸缓缓睁开眼,眼中带着明悟与兴奋:“师兄,我好像……明白一点了!”
墨渊收回神识,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嗯。今日到此为止,自行巩固。”
说完,他转身离去,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回到居所,墨渊盘膝坐下,脑海中飞速回放着刚才感知到的一切。那“先天剑骨”与天地规则共鸣的韵律,那被无形力量“赋能”的灵气轨迹……无数信息碎片在他脑中碰撞、重组。
他的不悦,并未因这次探查而减少,反而更加清晰。但他烦躁的情绪,却渐渐沉淀下来,转化为一种冰冷的、如同研究对手弱点般的专注。
这个“天命之子”,是一把双刃剑。
是麻烦,也可能……是窥探那天道规则的,一个绝佳的窗口。
他需要更耐心,更谨慎。
在守护好瑶光峰与师尊的同时,他要利用这个机会,将那无形之手的运作方式,看得更清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