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GtI通讯中断后的“谜匣”据点,陷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奇特氛围。生活区内,蜂医正专注地为麦晓雯进行最后一次深度精神梳理,新型的“心智壁垒”药剂似乎起了效果,她眼中的疲惫逐渐被一种沉淀后的锐利所取代。威龙则在维护区内,亲手调试着每一个外骨骼关节和武器模块,金属的碰撞声规律而有力,仿佛在积蓄着下一次爆发的力量。
而在核心工坊,顾临正面临着他穿越以来最复杂的智力挑战。
“‘灵枢’,报告‘现实稳定锚协议’解析进展。”
【解析进度39.7%。关键难点:无法复现协议所需的‘原生灵能’环境。现有能量源(包括零素结晶)均为惰性能量体,缺乏与维度底层规则交互的‘活性’。强行模拟需构建超大型灵能谐振矩阵,远超‘谜匣’承载极限。】
顾临凝视着光屏上那复杂到令人目眩的能量流图谱。问题根源在于“燃料”。他所掌握的技术如同最精密的发动机,但这个世界的常规能量如同煤炭,而驱动“现实稳定锚”需要的,是近乎法则层面的“核能”。
“基于现有数据,推导在无法复现完整协议的情况下,进行局部、短时、低强度规则干涉的理论模型。重点参考我们之前在核心区成功覆盖‘巡猎者’敌我识别的案例。”
【推导中……建立‘规则涟漪’模型。理论成立:通过极高精度的能量频率注入,可在极短时间内(毫秒级)于微小范围内(厘米至米级)对依赖特定规则的系统造成可预测的干扰。应用范例:短暂扭曲能量武器弹道、局部屏蔽低阶传感器、干扰精密机械传动……】
毫秒,厘米。这与挥手间改写战场规则的宏大愿景相去甚远。但顾临的眼神却亮了起来。这才是符合逻辑的阶梯!从微不足道的“涟漪”开始,而非一步登天掌控“权柄”。
“足够了。”顾临低语,“将‘规则涟漪’模型与‘清道夫’、‘守夜人’系统整合,设计新一代‘微干涉’战术附件。优先级:提升现有装备的生存与突防能力。”
【指令确认。整合设计启动……预计可开发:‘偏转力场’发生器(针对定向能武器)、‘光学畸变’投射器(针对视觉\/光学锁定)、‘惯性抵消’模块(针对爆炸冲击波)……】
就在顾临沉浸于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时,“灵枢”的警报无声响起。
【警报:检测到GtI官方通讯频道异常活跃,信息流量在过去一小时内激增430%。多个加密子频道同时启动,指向后勤、情报与快速反应部门。】
【警报:据点外围被动传感器捕捉到多个低可探测性飞行器在安全距离外进行掠影式扫描,型号匹配GtI‘影鸦’级高速侦察机。】
【警报:GtI后勤接口权限被临时冻结,理由:系统维护。】
来了。顾临眼神一冷。GtI的反应比他预想的更快,也更直接。先是内部动员和情报汇总,接着是战术侦察,最后是资源封锁。一套标准的施压组合拳。
几乎在同一时间,那个诡异的、冰冷的第三方信号,再次如同幽灵般强行切入据点的备用通讯频段。这一次,信号稳定了许多。
【数据…特征…确认。你们…接触了‘核心’。共享…价值。规避…‘监管者’。合作…生存。】
信息依旧碎片化,但关键词清晰无比:“核心”、“监管者”、“合作”、“生存”。语气不再是单纯的探测,而是带着某种…急迫的提议?
“‘灵枢’,分析信号!锁定它!”
【分析中……信号源采用分布式反射,物理坐标无法精确定位,大致方向指向焦土荒原更深处的未知区域。信息加密方式更新,与‘活性金属’底层逻辑相似度提升至24.8%。核心词汇关联分析:‘监管者’与GtI内部已知代号无匹配,与‘星环’日志碎片中提及的‘自动净化系统’存在17%的语境关联。】
第三方势力知道“核心”,知道GtI(或许将其视为“监管者”),并且认为只有“合作”才能“生存”。它们对“星环”的了解,似乎比GtI更深。
前有GtI的步步紧逼,后有神秘势力的暧昧邀请。顾临发现自己正被推向一个必须做出抉择的十字路口。
他沉思片刻,做出了回应——并非对任何一方,而是对自己的团队。
“蜂医,威龙,骇爪,到工坊来。”
很快,三人齐聚核心工坊。顾临没有隐瞒,将GtI的施压和第三方信号的内容,连同“灵枢”的分析,简洁地告知了他们。
“……情况就是这样。GtI想要数据,但不愿付出足够的代价。暗处的存在想合作,但意图不明。”顾临的目光扫过三人,“我们时间不多。在GtI可能采取更激烈手段,或者那片荒原深处的东西失去耐心之前,我们必须决定下一步的方向。”
威龙率先开口,声音沉闷:“GtI不可信。封锁后勤是敌意行为。”他的态度明确,倾向于不妥协。
蜂医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谨:“第三方势力风险未知。其技术表现远超常规,与‘活性金属’的关联更是巨大隐患。合作可能意味着与虎谋皮。”
麦晓雯(骇爪)咬着嘴唇,眼神中闪烁着技术者的好奇与警惕:“那个信号…能绕过GtI和我们的层层屏蔽,其技术实力深不可测。但它们似乎…很急?‘规避监管者’,‘合作生存’,像是在躲避什么,或者…预感到了某种巨大的威胁?”
三人的意见各有侧重,但核心都指向了对GtI的不信任和对第三方势力的高度警惕。
顾临点了点头,他们的判断与他的推演基本一致。
“我们的筹码是数据,但真正的依仗,是我们解读和运用数据的能力。”他指向光屏上刚刚成型的“规则涟漪”模型和一系列“微干涉”附件设计图,“GtI以为封锁了资源就能逼我们就范。但他们忘了,‘谜匣’本身,就是一个宝藏。”
他看向麦晓雯:“骇爪,利用据点库存的所有替代材料和那台多功能纳米装配机,我们能否在二十四小时内,试制出‘偏转力场’和‘光学畸变’附件的原型?”
麦晓雯快速评估了一下,用力点头:“可以!材料勉强够用,但需要‘灵枢’全程辅助校准!”
他又看向威龙和蜂医:“你们协助骇爪,同时做好战斗准备。GtI的‘影鸦’只是眼睛,后面很可能跟着拳头。”
“明白!”两人齐声应道。
“至于那个第三方……”顾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暂时不予回应。在摸清它们的底细和真实目的之前,任何接触都是危险的。但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它们既然能找到我们一次,就能找到第二次。”
命令下达,整个“谜匣”据点瞬间像一部精密的机器般高速运转起来。麦晓雯扑向了纳米装配机,威龙和蜂医开始清点武器、布置防御节点。顾临则坐镇中央,与“灵枢”一同优化设计,协调资源。
他们不再依赖于GtI的补给,而是开始挖掘自身据点潜力,将技术知识转化为即战力。这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宣言——即使被孤立,他们依旧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工坊内,设备的嗡鸣取代了之前的寂静。据点外,无形的风暴正在凝聚。而在远方,那片暗红色的焦土荒原深处,未知的存在似乎也正耐心地等待着这场博弈的结果。
风暴前夜,“谜匣”亮起了属于自己的、倔强而冰冷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