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一边分析数据,一边在心里暗暗想着:李涛因为膝关节损伤,已经很久没能正常行走了,每次看到他渴望康复的眼神,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只要能让李涛早日恢复健康,重新站起来,就算再辛苦也值得。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辜负林老师的信任,更不辜负患者的期待。
时间一点点过去,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小陈终于完成了数据的分析与核对,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感觉全身的疲惫都涌了上来。林砚也放下了手中的表格,对小陈说:“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再忙也得休息了,明天还要继续呢。”
小陈点了点头,关掉电脑,收拾好桌上的文件,和林砚一起走出了办公室。走廊里的灯光昏暗,两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走出康复训练中心大楼,晚风拂面,带着夜晚的清凉,小陈感觉清醒了不少。
“林老师,您路上注意安全。” 小陈对林砚说道。
“你也是,早点回家休息,别再想着工作了。” 林砚叮嘱道。
两人道别后,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夜色中,小陈的身影虽然显得有些疲惫,但他的脚步依旧坚定。他知道,明天还有更多的工作在等着他,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对患者的康复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付出更多的努力,就一定能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林砚看着小陈年轻而坚定的脸庞,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团队里的年轻人总是充满活力与干劲,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努力与付出,团队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他轻轻拍了拍小陈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但眼神中的鼓励与认可却不言而喻。
电梯到达一楼,门缓缓打开,室外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了进来。两人走出电梯,朝着门口的方向走去。门口的保安看到他们,笑着点了点头,熟悉地打了声招呼:“林老师、小陈,今天又加班到这么晚啊?”
“是啊,还有点工作要准备。” 林砚笑着回应道。
走出大楼,夜色更加浓郁,头顶的星空格外清晰,无数颗星星在墨蓝色的天幕上闪烁着,像是在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两人站在门口,互相道别后,便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虽然今天的工作已经结束,但他们都明白,为李涛训练方案准备的脚步还没有停下。明天的方案审核、设备的最终检查,后天的正式训练,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后天训练能顺利进行,期待着李涛能在他们的助力下,朝着梦想不断迈进,也期待着他们所有的努力,都能在不久的将来收获圆满的结果。
电梯门缓缓打开,林砚和小陈先后走进电梯。电梯下行时,显示屏上的数字不断变化,从 “5” 降到 “4”,再到 “3”。林砚看着显示屏,轻声说道:“希望这个方案能帮到李涛,让他早日恢复状态。” 小陈也点了点头:“一定会的,我们已经做了这么充分的准备,肯定没问题。”
电梯门打开,一楼大厅的灯光映入眼帘。两人走出电梯,朝着训练中心的大门走去。门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他们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因为他们知道,一场关乎李涛训练与恢复的重要工作,即将在这份完善的监测方案指引下,正式拉开序幕,而他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将成为李涛迈向康复的坚实阶梯。
小陈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笑着点了点头:“好的林哥,我今晚再加个班,把计划整理得更详细一些,确保没有遗漏,明天一早就发给你。” 她说着,将笔记本和电脑收好,起身准备离开。
林砚的手指在显示屏电源按钮上停顿了一瞬,确认所有数据都已保存完毕,才轻轻按下开关。屏幕瞬间暗了下来,倒映在上面的操作台轮廓也随之消失。他弯腰将散落在桌上的文件一一归拢,李涛的训练档案被放在最上方,蓝色的档案夹边缘被手指摩挲得有些光滑。林砚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肌电图报告、步态热力图分析、过往训练记录等资料都整齐地收纳其中,才将文件夹放进操作台下方的抽屉里,轻轻关上。
小陈也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笔记本被她小心翼翼地放进浅粉色的帆布包里,拉链拉到一半时,她又停下来,从包里拿出一支笔,确认笔帽已经盖好,才继续拉上拉链。她的保温杯里还剩小半杯水,她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温热的水滑过喉咙,缓解了长时间说话带来的干涩。“林哥,都收拾好了吗?” 小陈抬头看向林砚,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透着认真。
“嗯,都好了。” 林砚点点头,走到监测室门口,伸手握住门把手,轻轻向外拉。门轴发出轻微的 “咔哒” 声,在安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两人先后走出监测室,林砚转身从口袋里拿出钥匙,插入锁孔,顺时针旋转两圈,“咔嗒” 一声,锁芯归位。他又拉了拉门把手,确认门已经锁好,才将钥匙放回口袋。
走廊里的灯光是暖黄色的,柔和地洒在米白色的墙壁上,形成一道道淡淡的光晕。两侧的办公室门大多已经关上,只有少数几间还亮着灯,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键盘敲击声。走廊的地面是浅灰色的地砖,干净得能映出两人的身影。林砚和小陈并肩走着,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轻轻回荡,与远处传来的零星声响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宁静。
“对了林哥,明天审核完方案,我要不要先跟李涛沟通一下调整的内容?让他提前有个心理准备,训练的时候也能更好地配合。” 小陈一边走,一边侧头看向林砚,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些。
林砚思考了片刻,点头说道:“可以,你明天上午跟他沟通一下,重点跟他解释为什么要调整训练计划,让他明白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和调整热身放松的重要性,避免他产生抵触情绪。沟通的时候注意语气,不要让他觉得自己的情况很严重,增加他的心理负担。”
“好的,我知道了。” 小陈轻轻应了一声,脚步又加快了几分,两人继续沿着走廊往前走。就在讨论接近尾声,再有几步就要走到走廊尽头的电梯口时,小陈突然停下了脚步,身体微微侧转,抬头看向林砚,眼神里带着一丝不确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帆布包上的拉链,拉链头被她摸得有些发亮。
“对了,林哥,我刚才整理方案的时候,还想到一个问题。” 小陈的声音比之前低了些,带着几分犹豫,似乎在斟酌自己的用词,“李涛现在的身体状态比较特殊,膝关节存在压力异常,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我们之前的方案主要关注了训练内容、热身放松和数据监测,但康复效果其实还跟他的饮食、休息密切相关。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跟他的家人也沟通一下,让他们多关心一下李涛的饮食和休息,帮他营造一个更好的康复环境?”
林砚听到小陈的话,脚步也停了下来,他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小陈,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低头思考了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自己的大腿。走廊里的暖光灯照在他的脸上,能看到他眉头微微舒展的样子。“你这个想法非常好,我之前确实忽略了家庭关怀这部分。” 林砚抬起头,语气里带着肯定,“康复训练不是孤立的,饮食和休息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很大。如果李涛在家不能保证充足的休息,或者饮食上没有注意补充必要的营养,即使我们在训练时做得再到位,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跟他的家人沟通,让他们参与到康复过程中来,确实很有必要。”
小陈听到林砚的认可,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之前的犹豫也消失不见,她轻轻舒了一口气,手指停止了摩挲拉链的动作:“我也是刚才整理方案的时候突然想到的,之前接触过一些康复患者,他们说家人的支持和照顾对他们坚持训练、恢复身体帮助很大。李涛现在还年轻,恢复能力比较强,但如果能有家人在饮食和休息上多配合,康复速度肯定能更快。”
“没错。” 林砚点点头,伸手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解锁屏幕,翻到通讯录里 “李涛” 的联系人页面,下面备注着他家人的联系方式,“那我们就安排时间跟他的家人沟通一下。不过沟通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是在推卸责任,而是要让他们明白,这是为了让李涛能更好地康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首先,我们要跟他们说明李涛目前的身体状况,包括膝关节内侧压力过高的问题,以及我们调整后的训练计划,让他们对李涛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再跟他们强调饮食和休息的重要性,给出具体的建议,比如饮食上需要补充哪些营养,休息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