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岳母后,赵卫国就让他们收拾了东西先搬到他家。
其实郑娟家里也没啥可以收拾的东西。
家里的家具还有那些锅碗瓢盆不是破的就是坏的。
也就是郑娟家实在太穷没钱买新的,那些东西才留着舍不得扔掉。
但赵卫国实在看不得那些东西。
在他看来那些东西和垃圾已经快要没有区别了。
于是就在他坚持下,郑母只带了一些衣服还有一套被褥和一些能用锅碗瓢盆。
剩下的就等着当垃圾清理掉。
赵卫国回去后就将右穿堂屋的房间整理出来。
原本他那两间房子一间是准备当客厅一间当仓库。
现在要安排两个人住进去,只需要加一张床就可以了。
赵卫国直接在空间里用阴干的木材加工了一张床和柜子。
等到第二天,郑母就带着一些行李和郑光明一起搬来了四合院。
看到有陌生人进来,院里不少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赵卫国也趁机和院里人介绍了一下对方的身份。
这要在之前,院里见赵卫国带新人进来住肯定会有意见。
但现在谁敢说什么。
而且郑母住的还是赵卫国自己的房间,也轮不到他们说三道四。
但私底下,院里人都在嘲讽赵卫国是个冤大头。
好好的房子居然要给别人住。
对此赵卫国却并不在意。
他知道郑母是个伟大的母亲。
因为他知道郑娟其实并不是郑母亲生的孩子。
甚至郑光明也不是。
当初如果不是郑母心怀怜悯,郑娟和郑光明怕是活不到现在。
她为了两个不是亲生的骨肉愿意奉献自己一生。
最后更是因为操劳而累死。
这样伟大的母亲完全配得自己的尊重。
等郑母住进四合院后,赵卫国又去叫了一些专业的师傅将郑娟那套房子给重新拆了重建。
郑娟的那套老房子虽然破旧,但面积倒也不算小。
加起来差不多有近五十平方。
比起赵卫国现在住的房子面积还大。
但房子的主体墙都歪了。
很多地方都是用破旧的木板挡着。
赵卫国甚至怀疑只要来一场地震就可以将这房子给震倒。
赵卫国空间里刚好就有一些水泥砖头和钢筋。
为了一步到位。
他干脆让那些师父给郑母重新建一个两层楼的钢筋水泥房。
这个年代虽然已经有用钢筋水泥盖房子,但那都是少数。
真正普及还是要等到好几十年以后。
所以赵卫国用的这些材料在这个年代算得上奢侈。
为了让房子尽快完工,赵卫国特地多花了些钱让盖房子的师父多交些人手来帮忙。
在赵卫国金钱加持下。
那些盖房子的师傅很快就开始动工。
而郑母也正式住进赵卫国家里。
考虑到郑光明今年已经四岁,赵卫国干脆让他去学校读书。
虽然再过几年华国就要起风,那些学校也要停课。
但赵卫国始终认为读书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郑母在住进赵卫国家里后,就主动承担起洗衣做饭还有做家务的活。
按她的话说,自己已经占了赵卫国很大的便宜。
如果不做点什么报答一下,她心里是在过意不去。
而她能做的也就是帮着做点家务。
时光流逝,很快就时间来到六月初。
距离郑娟一家人住进四合院也有两个多月了。
这两个月的时间,郑娟也习惯了四合院的生活。
有母亲还有弟弟一起住在院子里。
这也让郑娟心里很踏实。
而郑母这两个月除了给赵卫国做家务,其他时间就是回去看看房子的进度。
原本的那房子已经拆了,前段时间地基刚弄好现在正在盖第一层楼。
再过两个月时间房子就能盖好,到时候再简单装修一下就可以住进去。
郑母现在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接送郑光明上下学,然后就是回去看自己那房子一天天盖起来。
在住在赵卫国家里的这段时间,郑母一直有一个疑惑。
那就是自己这个女婿的日子过的实在是太奢侈了。
就不说那每一顿饭都能有肉吃。
而那些什么窝头棒子面这类粗粮那是基本见不着。
甚至隔三差五的还能吃上一次海鲜。
这种海边的东西,郑母也就见过一些干货。
至于吃那是想都想不到。
就这么个吃法,家里就是有金山银山那也吃不饱啊。
但赵卫国似乎毫不在乎这些。
平时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好在自己女婿平时比较低调。
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是藏着掖着。
除了自己家人,外人根本不知道。
郑母虽然不知道赵卫国哪里来的经济实力弄到这些东西。
不过只要知道赵卫国是自己家人,郑娟跟着他不会吃苦。
郑母也就不在意那些事了。
就在这天,郑母和往常一样去幼儿园接完郑光明放学后先是去了自己家看了看施工的进度。
等回到家后,郑母又开始忙活起一家人的晚饭。
傍晚的时候,赵卫国是和郑娟一起回来的。
赵卫国是下班回来,而郑娟则是去上课。
自从结婚后,赵卫国就鼓励郑娟继续学习。
以前郑娟上过扫盲班。
不过也就上了半年左右。
认得一些常用字,也会写自己的名字。
后来因为家里困难,她还没十岁就要在家帮忙干活。
所以就没再继续上学。
虽然就算郑娟不读书,赵卫国也养得起她。
但赵卫国还是希望她能去学习。
于是在赵卫国的鼓励下,郑娟就决定继续学习。
为此赵卫国特地找王主任帮忙给郑娟安排进了一个白天的扫盲班。
为了方便郑娟出行,赵卫国还去了几家二手商店给她淘了一辆二手的女士自行车,并重新翻新了一下给她骑。
原本他是准备给郑娟骑自己那辆。
但考虑到自己有时候也需要自行车。
而且自己那辆是男士的,郑娟骑起来也比较麻烦。
干脆就给她买了一辆。
现在赵卫国家里算是唯一一家家里有两辆自行车的人。
这条件直接就将院里人羡慕的不行。
闫埠贵就不止一次偷偷地在院里人面前说赵卫国这人忒小气。
有钱买自行车却没钱请大家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