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虎事件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独立一团上下。在加强内部思想教育和整顿的同时,针对外部策反势力的反击也迅速展开。
陈刚率领侦察分队精锐,连夜奔赴红柳沟。这是一片巨大的、由季节性河流冲刷形成的干涸沟壑地带,内部红柳丛生,沟壑纵横,地形极其复杂,确实是一个进行秘密接头的理想地点。
侦察分队在沟口外围便下了马,徒步潜入,凭借高超的野外行进技巧和伪装,在黎明前找到了几处绝佳的潜伏点,将进出红柳沟的几个主要通道和内部几片可能的接头空地,全都置于监控之下。
一天,两天……沟内除了偶尔出现的黄羊和野兔,并无任何人类活动的迹象。戈壁的正午烈日灼人,夜晚则寒冷刺骨,侦察兵们如同石雕般潜伏着,忍受着寂寞与恶劣环境的考验。
直到第三天下午,望远镜的视野里,终于出现了人影!
不是那个在集市上接触王振虎的“牧民”,而是两个穿着普通但行动矫健的汉子,牵着两匹马,小心翼翼地进入了红柳沟。他们显得非常警惕,不时停下观察身后,在沟内转悠了将近一个小时,反复确认没有跟踪和埋伏后,才在一处背风的红柳丛后停了下来,开始安静等待。
“鱼来了!但不是最大的那条。”陈刚通过微型电台低声汇报,“只有两人,很谨慎,像是在等什么人。”
团部指挥所里,孙德胜、李铁柱和宋书羽围在地图前。
“是在等上线?还是就在等王振虎?”李铁柱分析。
“王振虎已经被我们控制,他们等不到。”宋书羽沉吟道,“这更像是一次试探性的接触。如果王振虎来了,并且表现出合作意向,他们可能才会引出更高级别的人。如果王振虎没来,或者带来的是我们的人,他们很可能就会放弃这个据点。”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直接抓了这两个?”孙德胜问道。
“抓了容易,但就打草惊蛇了。”宋书羽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既然他们想策反我们的人,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你的意思是……派我们的人,冒充王振虎去接头?”李铁柱立刻明白了。
“对!”宋书羽点头,“找一个机灵可靠的、口音和王振虎相近的同志,冒充他前去接头。就说他经过思想斗争,愿意合作,但害怕被骗,要求见更高级别的负责人,或者索要更多的好处和保障。想办法套取更多情报,甚至引蛇出洞!”
这个计划大胆而冒险,需要接头人员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一旦被识破,不仅计划失败,接头人员也面临极大危险。
“人选很重要……”孙德胜沉吟。
“我去!”一个声音响起,众人回头,只见陈刚不知何时已经回到了指挥所(由副队长接替指挥监视),他脸上涂着油彩,眼神坚定,“我见过王振虎几次,能模仿他几分神态。而且我对红柳沟的地形和对方的情况最熟悉,万一有变,也容易脱身。”
孙德胜看着自己最得力的干将,有些犹豫。陈刚身手和经验都没问题,但让他去执行如此危险的卧底任务……
“团长,让我去吧!保证完成任务!”陈刚再次请命。
宋书羽也认为陈刚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他补充道:“我们需要为陈刚编造一个合情合理的、能解释他为何突然想通的理由。比如,可以说他因为对装备分配不满,与战友发生冲突,受到了处分,心灰意冷,这才下定决心……”
计划迅速完善。陈刚换上了王振虎常穿的一款旧工装,脸上稍作修饰,带上那包作为“信物”的羊肉干,在一个精心挑选的黄昏,独自一人,骑着马,带着一丝“彷徨”和“决绝”,出现在了红柳沟的入口。
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沟内那两名汉子的警觉。他们隐蔽在红柳丛后,仔细观察着陈刚,以及他身后很远的地方,确认没有尾巴跟踪。
陈刚按照预定路线,骑着马在沟里漫无目的地转了一会儿,脸上适时地流露出焦躁和不安,最后在那两人藏身地附近停下马,左右张望,压低声音喊道:“有人吗?红柳沟的朋友?我……我是老王……”
沉默了片刻,一个汉子从红柳丛后闪出半个身子,警惕地打量着他:“你怎么才来?”
陈刚按照剧本,脸上露出愤懑和委屈:“别提了!妈的,因为点小事跟人干了一架,挨了处分!这地方老子是真待不下去了!你们上次说的……还算数吗?”
那汉子将信将疑:“算数当然算数。不过,你怎么证明你是真心想跟我们干?”
陈刚掏出那包羊肉干,扔了过去:“这算不算?你们给的‘定金’我可一直留着!我就问一句,你们老板能给我什么好处?光画大饼可不行!我得见到真佛,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表现得像一个既贪婪又心存疑虑的投机者,符合王振虎可能的人设。
那汉子接过羊肉干,看了看,又与身后的同伴交换了一个眼神。陈刚的表演和理由,似乎暂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好处少不了你的!”那汉子语气缓和了一些,“不过,见我们老板不是那么容易。你得先拿出点诚意来。”
“什么诚意?”
“很简单,告诉我们,你们独立一团在黑石沟的煤矿,防卫力量怎么样?最近的巡逻时间和路线?还有,你们团部指挥所的具体位置和警戒情况?”
果然是想套取军事机密!陈刚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挣扎和犹豫:“这……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怕什么!等到了我们那边,吃香喝辣,谁还管这里死活!”那汉子催促道,“快点!这可是投名状!”
陈刚装作一咬牙:“好!我说!煤矿那边现在有一个排驻守,巡逻时间是早晚各一次,路线是……”他半真半假地报出一些无关紧要或者已经调整过的信息,显得很“真诚”。
那两人仔细听着,不时点头。
说完煤矿,陈刚又“不情愿”地描述了团部的大致方位和“薄弱环节”(也是假的)。
“很好!”那汉子满意地点点头,“你在这等着,我回去向老板汇报。如果消息属实,少不了你的好处!”说完,他和同伴迅速上马,向着沟外疾驰而去,显然是去报信了。
陈刚没有阻拦,他知道,这只是两条小鱼。他的表演成功了,接下来,就是等待那条可能被引出来的“大鱼”。
他留在原地,看似焦急等待,实则通过藏在衣领下的微型话筒,将情况简要汇报。
指挥所里,孙德胜立刻下令:“跟踪组,跟上那两人!看他们去哪里!红柳沟外围部队,做好抓捕准备!”
一场精心设计的反间计,已经成功了一半。独立一团能否顺着这根藤,摸到那个隐藏在幕后、不断派遣触手的“老板”,答案,就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
戈壁的夜色,再次降临,掩盖了无数的秘密与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