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插小队的征途
黑夜是穿插小队最好的掩护,也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陈刚走在队伍最前面,赛买提紧随其后,凭借着他猎人与生俱来的方向感和对星空的辨识,在根本没有路的乱石、冰坡和积雪覆盖的灌木丛中,艰难地开辟着道路。阿卜杜勒大叔年纪较大,走在队伍中间,不时低声提醒着需要注意的险要地段。
五十名队员,每人负重超过三十公斤,除了武器弹药,还有维持数天的干粮、御寒的皮袄和一小壶烈酒。他们沉默无声,如同幽灵般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只有脚下积雪被踩实的咯吱声,和偶尔被惊动的碎石滚落声,打破这死寂。
寒冷无孔不入。即使穿着加厚的皮袄,戴着护耳帽,冰冷的空气依旧像刀子一样,刮过裸露的每一寸皮肤。汗水浸湿的内衣,很快变得冰凉,贴在身上,带走大量的体温。每个人都必须时刻活动着手指和脚趾,防止冻僵。
最危险的是那些看似平坦、实则暗藏杀机的雪窝。一脚踩空,半个身子就可能陷进去,需要旁边的人奋力拉扯才能脱身,体力消耗巨大。
“保持距离!跟紧!注意脚下!”陈刚不时压低声音传递着命令。
走了约莫四个小时,他们抵达了一处近乎垂直的冰壁前。这是计划中需要攀越的第一个天险。
“上绳索!挂钩!”陈刚下令。
几名身手最敏捷的战士,取出宋书羽指导打制的带倒钩的铁箭头,绑上结实的麻绳,奋力向上抛去。铁钩在冰壁上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几次尝试后,终于牢牢卡在了冰岩的缝隙中。
“我先上!”陈刚检查了一下绳索,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开始徒手攀爬。他用匕首在冰面上凿出浅浅的借力点,配合着绳索,一点点向上挪动。下面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寒风在他耳边呼啸。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
几分钟后,绳索传来三下拉动的信号——安全到达。
“依次上!快!”赛买提指挥着队员们开始攀登。这是对体力、技巧和胆量的极致考验。一名战士在途中脚下一滑,险些坠落,幸亏安全带(简易的腰绳)和上面的人死死拉住,才化险为夷。
当最后一名队员成功攀上冰壁,所有人都瘫坐在雪地里,大口喘着粗气,白色的哈气在面前凝而不散。仅仅是这一段路,就几乎耗尽了他们一半的体力。
短暂休息后,队伍继续前进。接下来的路程,是沿着一条狭窄的、积雪覆盖的山脊。山脊两侧都是陡坡,风声如同鬼哭。他们必须压低身体,甚至匍匐前进,以减少暴露的风险。
天快亮时,他们找到一处背风的岩石凹陷处,进行隐蔽休整。不能生火,只能就着雪水,啃几口冻得像石头一样的炒面疙瘩。疲劳和寒冷折磨着每一个人,但没有人抱怨。他们互相依偎着,用微弱的体温彼此取暖,轮流放哨。
陈刚靠着岩石,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前方。根据地图和阿卜杜勒大叔的描述,他们应该已经绕到了敌人据点的侧后方,距离目标直线距离不超过十公里。但剩下的这十公里,将是最危险、最需要小心的路段,随时可能遭遇敌人的巡逻队或暗哨。
“休息两小时,然后继续前进。白天行动,务必加倍小心!”陈刚下达了命令。
主力部队的开进
就在穿插小队在敌后艰难渗透的同时,独立一团主力近千人,在宋书羽和孙德胜的率领下,趁着夜色,离开了基地,如同一条沉默的长龙,向着雪山进发。
队伍拉得很长,前面是尖兵排,后面是扛着武器、弹药、以及那两门用树干和铁皮打造的、看起来有些粗糙的“重型炸药抛射器”的步兵,最后是苏青指挥的,由雪橇、爬犁和担架队组成的后勤纵队。
戈壁滩上行军尚且容易,一旦进入雪山脚下,困难陡然增加。积雪没膝,每走一步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寒风卷着雪沫,劈头盖脸地打来,让人睁不开眼。战士们按照训练要求,用毛巾围住口鼻,戴着简易雪盲镜,低着头,顽强地向前跋涉。
宋书羽拄着木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腿上的伤口在寒冷和劳累下,开始隐隐作痛,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他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之一。
孙德胜走在队伍最前面,不时回头用低沉的声音鼓劲:“快!跟上!不要掉队!想想艾山!想想我们牺牲的同志!”
李铁柱则率领着他的阻击分队,提前脱离了主力,向着预定的阻击阵地插去。他们的任务同样艰巨,需要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布置好死亡陷阱。
经过一夜的艰难行军,在拂晓前最黑暗的时刻,主力部队终于抵达了预定的进攻出发阵地——一条距离敌人据点正面约一千五百米,可以俯瞰整个山谷的山脊背后。
战士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土木作业中。用工兵铲、甚至用手,在冻得坚硬的土地和积雪下,挖掘散兵坑、机枪阵地,以及那两门“重型抛射器”的发射位。必须在天亮前,完成基本的伪装和隐蔽。
宋书羽和孙德胜趴在一个视野良好的观察点上,举着望远镜,借着渐渐泛起的晨曦微光,仔细观察着远处的敌人据点。
那是一片建立在半山腰平缓地带的营地,围着木桩和铁丝网,几个明显是人工开凿或加固的矿洞黑黝黝的如同巨兽的口。营地里有几座木石结构的房屋,隐约可以看到人影晃动。最显眼的,是设立在营地两个制高点的重机枪阵地,黑洞洞的枪口俯瞰着下方必经的山谷。一切都与陈刚他们描述的一致。
“狗日的,倒是会选地方。”孙德胜啐了一口。
宋书羽没有说话,只是仔细默记着每一个工事的位置,每一个火力点的射界。他在心中反复推演着攻击发起后的各种可能。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仿佛被拉长了。东方的天空,渐渐露出了鱼肚白,雪山开始显现出它清晰而冷酷的轮廓。
距离总攻发起时间,还有一个小时。
整个山谷,一片死寂。只有寒风掠过山脊的呜咽声。
独立一团的主力,如同潜伏在雪地里的猎豹,收敛了爪牙,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决定性的出击时刻。
而此刻,陈刚的穿插小队,是否已经就位?他们能否按时打出那背后一击?
宋书羽抬起手腕,看着上面指针的缓慢移动。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