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万籁俱寂。明德书院废弃的斋舍内,只有一盏孤灯如豆,映照着苏逸辗转难眠的身影。
窗外月色清冷,透过窗棂洒在地面,如同铺了一层寒霜。他的脑海中,反复回响着白日里通过老仆传递来的、关于慕容瑶在宫内险些暴露的消息。虽然信中以极其隐晦的笔触一带而过,但他能想象到那其中的惊心动魄。
一股强烈的、混杂着感激、爱慕、担忧与愧疚的复杂情绪,如同汹涌的潮水,反复冲击着他的心防。
他感激慕容瑶。这位金枝玉叶的公主,在他最孤立无援、命悬一线之时,一次次冒着天大的风险伸出援手。从最初的警示,到冒险提供藏身之处,再到如今不惜亲身涉险,在虎狼环伺的深宫中为他搜集罪证。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赏识或同情,沉重得让他不知如何承受。
他爱慕慕容瑶。不知从何时起,那个在敞轩中与他论道、在夜市灯下对他巧笑嫣然的倩影,已深深烙印在他心中。她的聪慧、她的勇敢、她的理解与支持,如同黑暗中的明月,照亮了他充满仇恨与荆棘的复仇之路。与她在一起时,那片刻的温暖与悸动,是他在这冰冷人世中难得的慰藉。
然而,正是这份感激与爱慕,此刻却化作了最深的痛苦与挣扎。
他害怕连累她。秦嵩是何等人物?权势滔天,心狠手辣。慕容瑶虽是公主,但若与“钦犯”勾结的罪名坐实,即便皇室身份也未必能保全她。今日她在宫中的险境,就是最直接的警告。他苏逸身负血海深仇,亡命天涯,犹如燔火,任何靠近他的人,都可能被这火焰灼伤乃至吞噬。他怎能因为一己之私,将她拖入这万劫不复的深渊?
更深层的,是那份因家仇未报、自身难保而产生的无力与自卑。苏家一百三十七口的血债未偿,父亲蒙受的奇冤未雪,他连自己的性命和前路都掌控不了,如同风雨中飘摇的浮萍。这样的他,有什么资格去谈论儿女私情?有什么能力去许她一个未来?他甚至连一句确切的承诺都无法给出,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看到升起的太阳。
“少爷,活下去……报仇……”福伯临死前的嘱托言犹在耳。
“风雨同舟,生死不负……”慕容瑶力透纸背的誓言灼烧着他的心。
家仇与情愫,责任与私心,像两条无形的枷锁,将他紧紧束缚,撕扯着他的灵魂。他渴望靠近那轮明月,却又怕自身的阴影玷污了她的清辉;他贪恋那份温暖,却又深知自身的冰冷可能会熄灭那团火焰。
他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任由冰冷的夜风吹拂他滚烫的脸颊。远处宫墙的轮廓在月色下显得模糊而森严,那是她所在的地方,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瑶光……”他在心底无声地呼唤着她的名字,充满了无尽的眷恋与难以言说的痛楚。
他知道,在大仇得报、沉冤昭雪之前,他所有的情感都只能深埋心底。这份挣扎,这份痛苦,是他必须独自承受的代价。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变得更强大,更快地找到扳倒秦嵩的证据,唯有如此,或许才能在那渺茫的未来,拥有一丝能够坦然面对她的可能。
夜色更浓,将他的身影吞没在孤寂的黑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