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弘治十九年的深秋,天津卫码头人声鼎沸,旌旗招展。

巨大的“神工壹号”电缆铺设船,如同一位即将出征的钢铁巨人,静静地停泊在深水区。

它那远超寻常战舰的庞大身躯、高耸的混合动力桅杆与明轮,以及船尾那结构复杂、闪烁着油脂寒光的巨型布缆机,无不吸引着无数敬畏与期盼的目光。

今日,是它首次出海,执行本土至琉球段海试与电缆铺设任务的日子,这是跨越万里太平洋宏伟蓝图的第一步。

太子朱厚照亲临码头,一身利落的戎装,取代了往日的华服。

他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没有举行繁文缛节的仪式,只是举起手臂,对着整装待发的船员、格物院技术学员及护航舰队,用力向下一挥,声音透过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海港:“出发!愿天佑大明,尔等早日凯旋!”

“万胜!万胜!”震天的呐喊声中,“神工壹号”在拖船的协助下,缓缓调转庞大的身躯,粗大的烟囱开始喷吐出浓密的黑烟,混合着风帆鼓荡,向着东方那片蔚蓝驶去。

码头上,朱厚照久久凝望,直到那船影化作天际线上的一个小点,才转身,在一众侍卫簇拥下,快马加鞭赶回设于天津卫的“跨洋电报工程总局”。

总局大楼内,气氛与码头的热烈截然不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度专注的肃静。

巨大的海图上,代表“神工壹号”的模型被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墙壁上挂满了各种设计图纸、潮汐表、气象记录。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套刚刚贯通不久的“京津—津卫”沿海电报线的终端设备,嘀嗒声不绝于耳,如同帝国新生的神经末梢,紧张地传递着信息。

朱厚照直接坐镇指挥中枢,他面前的书案上,除了常规文书,更多的是格物院提供的布缆机原理图、电缆应力分析报告以及海洋水文资料。

这位往日里或许还有些跳脱的太子,此刻眼神锐利,神情专注,仿佛一夜之间将所有的玩心都收敛起来,灌注到这关系国运的伟业之中。

初始的几日,一切顺利。

通过快船接力传递和部分已铺设的近海电报线传回的消息,令人振奋。

“神工壹号”航行平稳,蒸汽明轮与风帆配合默契,航速达到预期。

布缆机初步运转正常,那粗重的、包裹着橡胶和铅铠的深海电缆,正以恒定的速度,如同一条黑色的巨蟒,缓缓沉入未知的深海。指挥室内不时响起松气的声音,连朱厚照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

然而,大洋的脾气,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就在“神工壹号”航行至琉球以东深海区域,准备进行最长一段深海铺设时,风云突变。

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被铅灰色的乌云吞噬,气压急剧下降,狂风如同万千厉鬼的嚎叫,席卷而来。海面不再温柔,瞬间腾起如山般的巨浪,狠狠地拍打着“神工壹号”庞大的船体,使得这钢铁巨物也如同孩童的玩具般,在波峰浪谷间剧烈颠簸、摇晃。

真正的危机,在风暴达到顶峰时降临。

船尾,那台凝聚了无数工匠心血的布缆机,承受着来自电缆和船体摇晃的双重恐怖应力。

在一声令人牙酸的金铁扭曲声后,核心传动部位的数根高强度锻钢齿轮竟不堪重负,轰然崩裂!布缆机瞬间失去了精准的控制力。

“报告!布缆机故障!齿轮崩裂!”

“电缆张力失控!释放不均!”

“不好!缆绳有断裂迹象!”

坏消息通过船上的简易电报房,伴随着窗外电闪雷鸣,化作一串串急促的电码,穿越狂暴的海域,传回了天津总局。

指挥室内,气氛瞬间凝固。所有官员和技术人员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主位上的朱厚照。他握着刚刚译出的电文,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去了,只剩下与年龄不符的凝重。

是命令他们冒着船毁人亡的风险,强行抢修,保住这意义非凡的第一段电缆?还是……

就在这时,又一份加急电文送到,是陆仁从北京直接发来的。电文很短,却重若千钧:“殿下,人与船乃万事之本。电缆可弃,经验难求。当机立断,保全为上。”

陆仁的话如同定海神针,驱散了朱厚照眼中最后一丝犹豫。他猛地站起身,不再看那些复杂的图纸和数据,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沉稳而决绝,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孤命令!‘神工壹号’船长听令:即刻停止铺设作业,以保全船只和所有人员性命为第一要务!若事不可为,允许……弃缆!”

“弃缆”二字从他口中说出,带着千斤重量。这意味着首航的战略目标宣告失败,意味着价值连城的电缆可能沉入深海,意味着无数心血可能付诸东流。但在朱厚照看来,船上那些掌握了最新技术、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工程师、学员和水手,才是帝国最宝贵的财富。

命令化作电波,射向风暴中心。

此时的“神工壹号”上,已是地狱般的景象。船体倾斜角度越来越大,海水不断冲上甲板。在昏暗的油气灯下,在震耳欲聋的风浪咆哮声中,随船的格物院学员和工匠们,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与职业素养。

负责机械维护的学员陈水生,年仅十九岁,不顾随时可能被巨浪卷走的危险,系着安全绳,在甲板上匍匐前进,试图接近故障的布缆机进行勘察。

一位名叫胡铁锤的老工匠,凭借数十年与钢铁打交道的经验,在观察了断裂齿轮的茬口和液压泄漏点后,嘶哑着吼道:“不能硬修了!用备用钢缆和绞盘,人工辅助控制下缆速度!减轻布缆机负担!在电缆可能断裂处预先加固!”

他的建议,结合了经验的直觉和对力学原理的朴素理解。船长当机立断,采纳此策。

船员们顶着狂风暴雨,在湿滑颠簸的甲板上,用最原始也最可靠的方式,与失控的电缆和狂暴的大海搏斗。他们用巨大的木楔、麻绳和备用夹具,在电缆可能出现应力集中的位置进行临时加固,试图延缓其断裂的时间,为船只脱离风暴核心争取机会。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惨烈角力。不断有船员被浪头击中受伤,但立刻有人补上位置。电缆最终还是在一阵令人心碎的崩响中断裂了,一长段沉重的缆线迅速沉入漆黑的海底。但正是由于之前的应急处理,断裂点得到了控制,并未对船体造成灾难性的反噬拉扯。

“神工壹号”凭借着强大的混合动力和全体船员的奋战,终于艰难地驶出了风暴最剧烈的区域。

当船只在琉球港口勉强靠岸,清点损失时,气氛沉重。电缆损失超过百里,布缆机核心部件损毁,多名船员受伤。然而,随船的格物院技术官,却捧着几本被海水浸透、字迹模糊的笔记,如获至宝。

那上面详细记录了风暴中电缆承受的极限张力、布缆机在不同海况下的运行数据、以及那失败但宝贵的应急处理过程。

消息传回天津,朱厚照沉默了许久。

他没有如一些人预料的那样大发雷霆,反而在次日召开了全局会议。他首先重奖了在风暴中表现出色的船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提出了关键建议的老工匠胡铁锤和冒险勘察的学员陈水生。

随后,他指着那几本珍贵的笔记,对所有人说:“此物,比沉入海底的电缆更重!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为何失败!孤要你们,根据这些用命换回来的数据和教训,给孤造出更坚固的布缆机,设计出更能抗风浪的船体结构,制定出更精准的海洋气象预测之法!”

一场惨痛的挫折,没有击垮这个年轻的工程总指挥,反而激发了他和整个团队更强大的斗志。帝国的“神经网络”计划,在经历了第一次大洋的残酷洗礼后,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在技术和经验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就在大明东方海疆经受风浪考验的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美洲新大陆,“东洲行都司”的治理也在深水区潜行。

征夷大将军马武与英国公张懋面临的,不再是摧枯拉朽的战争,而是更为复杂、琐碎且需要极大耐心的融合过程。

推行郡县制,划分行政区域,触动了原有土着部落首领的权力;推广汉文汉语和儒家礼仪,与当地根深蒂固的多种信仰和祭祀传统产生了冲突。

一些部落,因为土地被划入官屯,或传统的狩猎场、祭祀地被占用,爆发了零星的抵抗和冲突。虽然规模不大,但处理起来极为棘手。

而被流放至此的西班牙、葡萄牙裔移民(,与新来的明人移民、本地土着之间,更是存在着深深的隔阂。语言、信仰、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使得摩擦不断。明人移民带着文化上的优越感,西葡移民怀着故国沦丧的屈辱与不甘,土着则对所有这些外来者抱有天然的警惕。

在这片纷繁复杂的土地上,美洲格物分院的作用,日益凸显。

分院的学员们,不再是单纯的学者,他们成为了技术传播者、矛盾调解员和文明交流的桥梁。他们带着来自大明的、经过优化的玉米和红薯种子,深入土着村落,亲自示范种植,产量往往远超本地原始品种,让许多持观望态度的土着民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们利用本地丰富的木材和石材,指导建造更坚固、更通风的房屋,改良传统农具,提高耕作效率。在橡胶树之外,他们发现了类似金鸡纳树的植物,其树皮熬煮的汤汁对治疗间歇性发热(疟疾)有奇效;他们还找到了几种富含特殊油脂的植物种子和可用于染色的矿物。

更受欢迎的是分院建立的小型医馆。来自大明的郎中们,并不完全排斥本地巫医的草药,反而虚心请教,将大明医术与美洲本土草药知识结合,成功地控制了几次小范围的瘟疫和常见病,挽救了许多生命。

格物院学员那种务实、高效且愿意尊重本地智慧的态度,逐渐软化了许多土着部落的敌意。

定期往返的“定海级”船队,不仅运来了更多移民和物资,也运来了象征着知识与秩序的《格物致用丛书》。一些与明军合作较早、较为开明的土着部落头人子弟,以及部分西葡移民中渴望融入新秩序的年轻一代,开始主动找到格物分院,磕磕绊绊地学习汉语,对着那些奇妙的图形和符号,试图理解另一个世界的知识体系。

知识的魅力,开始悄无声息地弥合着文明的裂痕。

这一日,在墨西哥谷地边缘,一处由格物分院学员主导规划设计、动员了明人移民、归化西葡工匠和附近合作土着部落共同参与修建的大型水渠,终于迎来了通水的日子。

夕阳将金色的余晖洒在刚刚夯实的新渠堤岸上。渠水清澈,沿着精心设计的坡度潺潺流淌,预示着下游万顷良田的灌溉得以保障。

参加仪式的,有三方代表。一方是来自山东的明人移民家庭,男主人王老憨搓着粗糙的手,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一方是归化的葡萄牙工匠家庭,男主人费尔南多,曾是一名船匠,如今在格物分院担任助理教习,指导木材加工,他的小女儿好奇地看着渠水;另一方,则是附近一个较大土着部落的头人“雄鹰”,他曾一度激烈反对明人,但在格物院帮助他的部落抵御了一场牲畜瘟疫并提高了玉米产量后,态度转为合作。

没有繁琐的礼节,主持仪式的格物院年轻学员只是简单介绍了水渠的作用。

然后,他邀请王老憨、费尔南多和“雄鹰”头人,一同走到渠首的闸门旁。

在三双肤色、经历迥异的手共同用力下,沉重的木质闸门被缓缓提起,蓄积的渠水欢快地奔涌而出,沿着新挖的沟渠流向远方干渴的土地。

周围,明人移民、西葡工匠、土着居民混站在一起,发出了共同的、充满希望的欢呼。

这一刻,语言、种族、过往的恩怨似乎都被这流淌的渠水暂时冲淡。

一种新的、以格物技术为纽带,以共同生存和发展利益为基础的共同体意识,正在这片曾经充满血与火的新大陆上,悄然萌芽,脆弱,却充满了生机。

东西半球,一边是怒海狂涛中淬炼出的坚韧与智慧,一边是文化碰撞中艰难萌生的融合与希望。

帝国的双翼,正在承受着风雨的洗礼,期待着下一次,更加有力的振翅高飞。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