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公寓的书房,空气中弥漫着新雪茄的醇香,却压不住那股无形的、紧绷的张力。王芳坐在赵峰对面,不再是那个蜷缩在沙发里织毛衣的主妇,背脊挺直,眼神专注地听着。
赵峰将一份薄薄的资料推到她面前。不是复杂的财报,而是一份关于“味臻轩”的简单介绍——一家本地老字号高端餐厅,以其秘制酱料和稳定的品质在小圈子里颇有口碑,也是李伟近来最喜欢带客户去撑场面的地方。
“李伟的‘伟业商贸’,做的是中间商生意。”赵峰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面子,是他最看重的东西,也是他最容易破裂的盔甲。‘味臻轩’的老板老陈,是个认死理的手艺人,最讨厌两件事:赊账,和客人仗势欺人。”
王芳立刻捕捉到了关键,她想起了李伟发财后,确实越来越讲究排场,尤其爱在饭桌上谈生意。
“李伟在那里有签单?”她问。
“有,而且额度不小,还款周期拖得越来越长。”赵峰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老陈已经有些不满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煽风点火,而是让老陈有底气,去收回他的账。”
他看向王芳,眼神带着引导:“你觉得,一家餐厅老板,最需要什么?”
王芳思索片刻,结合自己过去操持家务、精打细算的经验,试探性地回答:“稳定的客源?或者……现金流?”
“接近了。”赵峰赞许地点点头,“是尊重,和不受威胁的底气。老陈的独生女今年想开一家自己的甜品工作室,缺一笔启动资金,也缺一点人脉。李伟曾经口头许诺帮忙,但显然,他忘了。”
王芳明白了。这不是简单的挑拨离间,而是一次精准的资源置换和心态扶持。
“所以,我们要帮他女儿?”
“不是无偿帮助。”赵峰纠正道,“是以你的名义,做一笔正常的、条件优厚的小额投资,成为她工作室的合伙人之一。同时,我会让我名下酒店的西饼房,给她一个产品试用的机会。这对我们而言,微不足道。”
他顿了顿,看着王芳:“但这对老陈来说,意味着他不需要再为了女儿的梦想,对李伟那样的客户忍气吞声。他会知道,有了新的、更可靠的合作方。”
王芳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这种博弈的微妙。不直接攻击李伟,而是抽掉他脚下的一块看似不起眼、却可能让他失衡的砖石。
“我需要做什么?”
“下午,和我一起去见见那位陈小姐,谈投资。然后,”赵峰目光微沉,“你需要‘不经意’地向老陈透露,你听说李伟的公司最近现金流似乎有点紧张,好几个供应商都在催款。记住,是‘听说’,是‘关心’,不要带有任何主观情绪。”
王芳点了点头。她懂了。真话不必说全,点到即止,剩下的,让听的人自己去拼凑、去印证。
当天下午的会面很顺利。陈小姐对王芳这位独立、优雅且愿意支持她梦想的女性投资者充满好感。投资协议在赵峰团队的专业操作下迅速敲定。
傍晚,王芳和赵峰“顺路”去了“味臻轩”用餐。在赵峰与老陈寒暄时,王芳找了个机会,以闲聊的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担忧,提起了那个“听说”。
她看到老陈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眼神闪烁了一下,虽然嘴上说着“谢谢王小姐关心,李总那边没问题”,但那份疑虑的种子,已经悄无声息地落下了。
几天后,消息传来。
李伟照常带客户去“味臻轩”消费,结束时习惯性地要签单,却被老陈客气却坚定地拦下了。老陈表示小店本小利薄,希望李总能将之前的账目结清,日后也尽量现结。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李伟在客户面前丢尽了脸面,据说当场勃怒,却拿认死理的老陈毫无办法。
更让李伟焦头烂额的是,不知怎的,他“资金紧张”、“连饭钱都拖欠”的风声,开始在他赖以生存的那个小圈子里悄然流传。原本几个谈得差不多的供应商,突然变得态度暧昧,催促尾款的电话也明显频繁了起来。
王芳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听着赵峰平静地叙述这个结果。没有欢呼雀跃,她只是静静地看着脚下的城市灯火。
第一次出手,她没有动用巨额奖金,只是用了一点心思和一小笔“投资”,精准地撬动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滚落下去,引发的连锁反应,却让李伟脚下的路,开始出现了裂痕。
这种感觉,很陌生,却让她冰冷的指尖,渐渐有了一丝力量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