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在脚下蜿蜒,仿佛没有尽头。跟着赵队长一行人在密林和峭壁间穿行,王二娃五人体力几乎再次耗尽,全凭着一股找到组织的信念强撑着。赵队长等人显然刻意放慢了速度,不时停下来歇息片刻,分给他们一点炒面和水。
随着不断深入,山势愈发险峻,人迹罕至。偶尔能看到一些人工开凿的、极其隐蔽的踏脚处,或者挂在悬崖边的、几乎与藤蔓融为一体的绳索。王二娃明白,这已经进入了八路军根据地控制的边缘区域,这些是防备敌人进山的措施。
终于,在翻过一道长满松林的山梁后,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山梁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如同被天神用巨斧劈砍出的山坳。坳底地势相对平缓,散落着几十间依山而建、或是半嵌入山体的茅屋和窑洞,大多低矮简陋,有些甚至只用树枝和茅草搭成顶棚。几缕炊烟从不同的角落袅袅升起,与山间的雾气交融在一起。
山坳的入口处,设有简易的鹿砦和了望哨,两个穿着同样灰蓝色土布军装、手持步枪的哨兵警惕地站立着。看到赵队长一行人,哨兵立刻立正敬礼,目光在王二娃这几个陌生的、衣衫褴褛的少年身上扫过,带着审视,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到难民的平和。
“到家了。”赵队长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弛,对王二娃他们说道。
这就是八路军的根据地!
和王二娃想象中旌旗招展、兵强马壮的样子不同,这里显得异常朴素,甚至可以说是破败。但一种奇异的、生机勃勃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可以看到一些穿着打补丁军装的战士在空地上操练,动作整齐,口号响亮;有妇女在溪边浆洗衣物;有老人坐在窑洞前编织着草鞋;甚至还有几个光屁股的小孩在土坡上追逐嬉闹。这一切,与矿区那种死寂、压抑和恐惧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狗子、铁蛋几人看得呆了,眼睛都不够用,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新奇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
“赵队长回来了!”
“哟,还带了几个小兄弟回来?”
沿途遇到的一些战士和百姓,纷纷和赵队长打着招呼,目光友善地落在王二娃他们身上。
赵队长带着他们径直走向山坳深处一个较大的、门口挂着块简陋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队部”二字)的窑洞。
“你们先在门口等一下。”赵队长交代了一句,自己掀开挡风的草帘走了进去。
不一会儿,他和一个年纪稍长、戴着眼镜、同样穿着洗得发白军装的中年人一起走了出来。这中年人面容清癯,眼神温和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
“教导员,这就是我从山里带回来的几个孩子,从大同煤矿逃出来的苦力。”赵队长介绍道,然后又对王二娃他们说,“这是支队政治处的周教导员。”
“周教导员。”王二娃学着赵队长的样子,微微躬身。狗子几人也慌忙跟着行礼。
周教导员的目光温和地扫过五人,尤其是在王二娃那虽然疲惫却异常沉静的脸上停留了一下,点了点头:“受苦了,孩子们。能从那地方跑出来,不容易。”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赵队长已经把你们的情况简单跟我说了。”周教导员继续说道,“到了这里,就是到家了,先安心住下。有什么困难,跟赵队长说,或者直接来找我都行。”
他吩咐旁边一个年轻的警卫员:“带这几位小同志去后勤处,找老马,领几身能换的衣裳,安排个住处,再弄点热乎吃的。”
“是!教导员!”警卫员利落地敬了个礼,对王二娃他们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几位小兄弟,跟我来吧。”
王二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没有盘问,没有怀疑,只有真诚的接纳和关怀。这就是人民的军队。
他看了一眼赵队长和周教导员,知道接下来肯定还有更正式的谈话,关于矿区的情况,关于他们的来历。但现在,首要的是安顿下来。
“谢谢周教导员!谢谢赵队长!”王二娃真诚地道谢。
跟着警卫员,他们来到了位于山坳东侧的后勤处,同样是几个连在一起的窑洞。一个姓马的、头发花白的老兵接待了他们。看到他们几乎衣不蔽体的惨状,老马叹了口气,没多说什么,翻找出五套半旧的、但洗得很干净的灰布军装(虽然尺寸可能不太合身),又给了每人一条布巾和一块土肥皂。
“那边是澡堂子,其实就是个温泉眼围起来的,快去洗洗,换身干净衣裳。完了到隔壁伙房来,给你们留了饭。”老马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冒着热气的地方。
温泉!还有干净衣服和热饭!
狗子、铁蛋几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矿区,能有点脏水擦把脸都是奢望。
五人几乎是冲到了那个所谓的“澡堂子”,其实就是一个天然的热泉眼,用石头简单垒砌了一下。温热的水流漫过身体,洗去积攒了不知多少时日的煤灰、污垢和血腥气,也仿佛洗去了一部分沉重的过去。换上虽然粗糙但干净温暖的军装,几个人互相看着,都感觉像是重获了新生。
来到伙房,老马给他们端来了热腾腾的高粱米粥和几个杂面窝头,还有一小碟咸菜。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粗糙,但对于饥饿已久的他们来说,无疑是珍馐美味。
几人狼吞虎咽,吃得满头大汗。牛娃苍白的脸上也终于恢复了一点血色。
吃完饭,被安排到一个分配给他们的、虽然狭小但干燥整洁的小窑洞里,躺在铺着干草的土炕上,盖着虽然薄却干净的被子,狗子几人几乎瞬间就沉沉睡去,发出了均匀的鼾声。这是他们离开矿区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安心、温暖的睡眠。
王二娃却没有立刻睡着。
他躺在炕上,听着同伴们安稳的呼吸声,感受着身下土炕传来的踏实感,心中思绪万千。
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暂时的避风港,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但这里,也必将成为他们新的起点。
他摸了摸贴身穿着的、那件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特制内衣(空间依附其上),意识扫过里面存放的武器和物资。
这些力量,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不引人怀疑的方式,贡献出来,用于打击敌人。
而他自己,也需要在这里学习,成长,变得更强。
窑洞外,根据地的夜晚安静而祥和,只有哨兵偶尔走过的轻微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王二娃闭上眼睛,一个新的篇章,已经在他面前展开。
(第二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