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水榭内,关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荣耀与激动尚未完全平息,空气中还弥漫着一种被历史肯定的自豪感与君臣之间更加坚实的信任。然而,林昊接下来的话,却将这份刚刚升腾起的暖意,骤然拖入了冰火交织的深渊。

就在众人仍沉浸在凌烟阁带来的荣光中时,林昊脸上的庄重渐渐被一种复杂的、带着惋惜和沉痛的神色所取代。他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大唐的核心缔造者,声音低沉下来:

“至于……大唐在后世整体之评价,”他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它留给后人无尽的辉煌与骄傲,但……更多的,或许是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憾。”

“遗憾?”李世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眉头微蹙。他开创的盛世,为何会是遗憾?

“是的,遗憾。”林昊肯定道,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绚烂之后的凋零,“陛下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然而,大唐的巅峰,并非在贞观年间,而是在贞观之后……六十余年,由陛下的曾孙,唐玄宗李隆基所开创的——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李世民低声重复,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因这“巅峰”不在自己手中达成而掠过一丝微妙的不甘,但更多的是好奇,“曾孙?李隆基?玄宗?” 当他听到“玄宗”这个庙号时,心中本能地“咯噔”一下。在庙号体系中,“玄”字寓意深远、开端,但有时也带有一丝不可捉摸、乃至偏离正道的潜在意味。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不错,”林昊点头,开始描绘那极盛的景象,“那开元盛世,其繁华鼎盛,确也达到了一个极致。后世有诗赞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形容的就是那时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以及万国来朝、共尊大唐的盛况。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之强,一时无两。”

这描绘让在场众人,尤其是年轻学子们眼中放出光彩,心生向往。连李世民也微微颔首,能在他奠定的基础上达到如此高度,也算是后继有人。

然而,林昊的语气急转直下:“而缔造这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其在位前期,勤政爱民,励精图治,所用姚崇、宋璟等皆为名相,其英明果决,确实……堪比太宗陛下您。”

“堪比朕?”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能被拿来与自己的“曾孙”相比,且是正面比较,他心中并无不悦,反而有些欣慰。但林昊用了“前期”二字,让他心中的那丝不安再次放大。

“然,其晚年……”林昊的声音带着沉重的惋惜,“却判若两人,日益昏聩。”

水榭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他宠幸一位绝色女子,名曰杨玉环。”林昊继续道,他知道有些细节必须说,才能凸显出那种荒诞与教训,“此女容貌绝世,与春秋末期越国的西施、西汉的王昭君、东汉末年的貂蝉,被后世合称为我华夏‘四大美女’。后世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其中的‘羞花’,指的便是杨玉环,传说其容貌能让鲜花自觉不如而闭合。”

仅仅是美貌的形容,已经让长孙皇后微微蹙眉,她深知美色误国的道理。

而林昊接下来的话,则让所有人脸色大变:“有诗赞其美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玄宗对其宠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讨其欢心,不惜耗费巨大民力财力,命人千里迢迢,以驿马接力,从千里之外的岭南将新鲜荔枝疾驰运至长安,只为博美人一笑。有诗人作诗讽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为一己口腹之欲,竟如此劳民伤财!”魏征已然面露怒色,厉声喝道。他仿佛看到了沿途驿站人马倒毙,农田荒废的景象。房玄龄、高士廉等文臣亦是摇头叹息,这是典型的昏君行为!

“这还不止,”林昊的语气带着一丝讥诮与无奈,“诗魔白居易有诗云:‘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其对杨玉环的专宠,达到了极致。甚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不上早朝?!”李世民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额头上青筋隐隐跳动。勤政,是他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帝王,竟因沉溺女色而荒废朝政?这简直不可饶恕!他感到一股怒火从心底窜起,直冲顶门,脑门一阵充血般的胀痛。这混账曾孙,竟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如此挥霍!

然而,最让李世民和所有人三观尽碎、感到无比荒诞与愤怒的,是林昊接下来的话:

“而最令人……不齿的是,”林昊的声音也带着一丝难以启齿,“那位杨玉环,原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是唐玄宗,从他自己的亲生儿子那里,强行夺来的!”

“哗——!”

水榭内一片哗然!

夺子之妻?!还是帝王之家?!这简直是伦理尽丧,禽兽不如!长孙皇后惊得掩住了嘴,眼中满是震惊与厌恶。李承乾、李泰等皇子更是面面相觑,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这是整个李唐皇室的奇耻大辱!

“畜生!简直是畜生!”程知节再也忍不住,猛地一拍身前案几,霍然起身,须发皆张,怒吼道,“这等无君无父、寡廉鲜耻之徒,也配做皇帝?!也配享盛世?!”

“陛下!此等昏君,辱没祖宗!!”尉迟敬德同样怒不可遏,声如洪钟。李靖、李积等武将虽然沉默,但紧握的双拳和铁青的脸色,昭示着他们内心的暴怒。这不仅仅是昏聩,这是动摇了皇权合法性和道德根基的丑行!

李世民只觉得一股腥甜涌上喉头,他强行压下,胸口剧烈起伏,脸色变得无比难看。他仿佛看到了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蒙羞,看到了自己一生奋斗所维护的礼义廉耻,被这个不肖子孙践踏得粉碎!“玄宗”……他现在只觉得这个庙号充满了讽刺!

但,悲剧远未结束。林昊知道,必须将最残酷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

“玄宗的昏聩,远不止于此。”他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铁,敲击在每个人心上,“他晚年宠信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族兄),堵塞言路,朝政腐败。同时,对外重用胡人将安禄山,使其身兼三镇节度使,手握大唐过半精兵,却对其野心毫无察觉。”

“节度使……尾大不掉……”房玄龄喃喃自语,脸色煞白,他早已看出军事制度潜在的隐患,却没想到爆发的如此惨烈。

“难道就没人劝阻过他么?”李世民问,“有,当时的宰相张九龄曾苦劝多次,言安禄山有反意,让他多加提防,可他不仅不听劝,还把张九龄罢相了。”林昊说道。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联合史思明,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林昊沉声道。

“安史之乱!”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已然愤怒不已的众人心头!

“叛乱之初,承平日久的唐军一溃千里。叛军势如破竹,连克洛阳、潼关……直逼长安!”林昊的描述,让所有人仿佛看到了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景象。

“玄宗仓皇逃往蜀地,行至马嵬坡,禁军发生哗变,逼迫玄宗……缢杀了杨玉环。” 红颜祸水的结局,并未引起多少同情,反而更添悲剧色彩。

“这场叛乱,席卷大唐半壁江山,历时——八年!”林昊重重地说出这个数字,“八年战火,生灵涂炭,户口锐减,千里萧条!两京沦陷,皇权威严扫地!虽然最终叛乱被平定,但大唐……自此由盛转衰,元气大伤,再也未能恢复开元盛世的荣光!”

八年!在场所有的武将,李靖、李积、程知节、尉迟敬德……他们仿佛看到了八年的血雨腥风,看到了无数将士马革裹尸,看到了繁华都市化为焦土,看到了百姓流离失所!他们是马上取天下的英雄,最痛心的莫过于此!程知节双目赤红,尉迟敬德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李靖闭上双眼,身体微微颤抖,那是极致的愤怒与心痛!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党争不断……大唐在内外交困中,苟延残喘了一百五十余年,最终……在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和内部分裂中,轰然崩塌,国祚终绝。”

林昊的声音落下,水榭内死一般寂静。

“轰然崩塌……国祚终绝……”

这八个字,像最后一把重锤,狠狠砸碎了所有人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

李世民僵坐在那里,脸色灰白,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他开创的王朝,他引以为傲的大唐,最终竟落得如此下场?由他的不肖子孙亲手引狼入室,酿成巨祸,然后在漫长的痛苦挣扎后,分崩离析?他仿佛看到了贞观殿宇倾颓,长安城陷入火海,他毕生的心血,化为历史的尘埃……一种彻骨的冰寒,从他的脚底直窜头顶。

“噗——”一口鲜血,终究没能忍住,从李世民口中喷出,染红了身前的衣襟。

“二哥!”

“陛下!”

长孙皇后和近侍惊呼着上前。

李世民摆手制止了他们,他用袖子狠狠擦去嘴角的血迹,眼神却在这一刻变得如同最坚硬的寒铁,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和厉色充斥其中。

与此同时,水榭内响起了压抑不住的哭泣声。

房玄龄老泪纵横,他辅佐陛下,梦想着打造一个传之万世的盛世,却听到了如此结局。

长孙无忌双目通红,他苦心经营,维护朝局,最终却难敌王朝的腐朽。

魏征仰天长叹,他一生直谏,欲扶正君王,可后世之君竟昏聩至此!

李靖、李积等武将,更是虎目含泪,他们浴血奋战打下的江山,竟被如此葬送!

程知节、尉迟敬德等猛将,捶胸顿足,发出如同受伤野兽般的低吼。

就连前排的李承乾、李泰、李丽质等皇子公主,也都掩面而泣,他们为自己的家族,为自己的国家,感到无比的悲恸和屈辱。

水榭之内,被一种巨大的悲愤和绝望所笼罩。

然而,在这极致的悲痛与愤怒之中,一股更加坚定、更加炽热的力量,正在悄然凝聚,如同地火在奔涌。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尽管脸色依旧苍白,但他的身躯挺得笔直,目光如同利剑,扫过每一位哭泣或愤怒的臣子、子女。

“都……给朕收起眼泪!”他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哭有何用?!愤怒有何用?!”

众人被他的气势所慑,渐渐止住了悲声,抬头望向他。

“林先生今日所言,非是让我等沉溺于悲痛!”李世民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一种惊醒世人的力量,“这是警告!是来自千年之后的警钟!是血淋淋的教训!”

他指着虚空,仿佛在指着那未来的不肖子孙和乱臣贼子:“看到了吗?!看到了我大唐是如何从巅峰坠落,如何在内忧外患中苟延残喘,最终崩塌的吗?!看到了那‘春宵苦短日高起’的昏聩,看到了那‘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奢靡,看到了那藩镇割据的尾大不掉,看到了那八年战火的生灵涂炭吗?!”

他的每一句质问,都如同重鼓,敲在每个人心上。

“朕,绝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绝不!”李世民几乎是在嘶吼,“朕不仅要开创盛世,更要为这盛世,打下万世不易之基!要让后世的子孙,不敢昏聩!不能昏聩!”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昊,深深一揖:“先生,多谢!多谢你这当头棒喝!若非先生,朕与诸卿,或许还沉醉于眼前之功,焉知大厦将倾之危就在未来!”

随即,他转向他的臣子们,声音沉浑如铁:“诸卿!今日之耻,今日之痛,当铭记于心!改革之策,必须加快!必须彻底!”

“藩镇之弊,需从军事制度根除!绝不能让任何将领,拥有威胁中央之兵权!”

“吏治之腐,需从严刑峻法、完善监察入手!绝不能让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祸乱朝纲!”

“君王之昏,需从制度约束、皇子教育防范!设立谏言机制,确保君王即使偶有懈怠,亦不致酿成大祸!”

“还有那高产作物,那活字印刷,那新式军械,那医学昌明……所有能强盛国家、普惠百姓之策,都要加速推行!”

他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此刻的李世民,不再仅仅是一个开创盛世的君主,更是一个决心要扭转历史车轮,为帝国奠定万世基业的改革家。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革除积弊,再造强唐!!”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李靖……所有重臣,连同前排的皇子们,齐声应诺,声音震动了整个水榭,之前的悲痛化作了无穷的力量。

他们看向林昊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感激与坚定。正是这个来自后世的年轻人,提前揭示了那触目惊心的伤疤,让他们得以在悲剧发生之前,有机会去治愈,去防范!

这一刻,贞观八年的秋天,因为这堂沉重无比的历史课,而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意义。它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是一次凝聚了悲痛、愤怒与无限决心的誓师大会。改革的火焰,非但没有被这盆冷水浇灭,反而燃烧得更加猛烈,更加势不可挡!他们要亲手斩断那导致毁灭的因果链,打造一个真正能够传承万世、永不崩塌的大唐!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