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孙思邈的承诺如同给李世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深知,要将《赤脚医生手册》中的知识转化为切实可用的医疗力量,绝非孙思邈一人闭门研究所能完成,需要建立一个可靠且高效的团队,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

李世民首先下了一道旨意,以“整理历代医典,精研养生之道,侍奉宫廷”为由,在太医院内特设了一个名为“尚药局典纂处”的新部门。这名称听起来像是负责文献整理的老学究部门,极不起眼,实则却是未来大唐医学革新的核心策源地。

孙思邈被授予了“尚药奉御”的虚衔,名义上统领此部门,享有调用太医院一切资源、查阅所有医案藏书的权力,并可自由出入宫禁,方便为帝后及皇子公主们诊视。此举既给予了孙思邈极高的地位和便利,又巧妙地将其活动掩盖在太医院的常规事务之下。

紧接着,李世民亲自圈定了数名进入“典纂处”的太医。入选标准极其严苛:首要便是绝对忠诚,家世清白,与世家大族无过深牵连;其次要求医术精湛,思想开明,不固守成规。其中,便包括了之前曾用针灸之术为林昊治疗眼疾的那位老太医。他因亲眼见过林昊的“不凡”(虽然不知其具体来历),且医术、医德俱佳,成为了孙思邈的重要副手。

与此同时,一道密令从两仪殿发出,直达将作监。几名手艺最精湛、背景最干净、且曾参与过诸如千里镜研磨等“特殊项目”的工匠被秘密抽调出来,他们的档案被加密,家人被暗中保护(实为监控),随后被引入了宫禁深处一处新划定的、守卫森严的工坊。这个工坊直接隶属于“典纂处”,不对将作监负责。

他们的首要任务,便是根据《赤脚医生手册》中的图文描述,尝试复原那些前所未见的医疗器械。其中重中之重,便是那被称为“注射器”的神奇器物。手册中描绘的,利用玻璃(或透明树脂)管身、金属针头,通过活塞推注药液直接进入人体的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口服、外敷的治疗途径,对于实现书中提到的某些疗法(如未来的牛痘接种、或者更远期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工匠们面对着“刻度精准”、“管壁光滑透明”、“针头中空而极细且锋利”、“与管身连接处需严格密封”等一系列极高难度的要求,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他们尝试用最纯净的水晶打磨管身,用精金(高纯度黄金)或百炼钢拉制细针,用鱼胶、蜂蜡尝试密封……过程屡屡失败,但在孙思邈根据书中原理进行指导,以及李世民不惜工本的物资支持下,进展虽缓慢,却始终在向前推进。

而在“典纂处”的书斋内,则是另一番景象。孙思邈带领着几位精选出的太医,开始了对《赤脚医生手册》的系统性研读与整理。他们夜以继日,分工合作。

有人负责将书中与现代医学相通或可借鉴的部分,用当下的医学语言进行转译和注释。

有人负责根据书中描述的病症和药方,在大唐现有的药材库中寻找替代品或验证其疗效,尤其是针对黄花蒿治疗疟疾、以及可能找到的替代青霉素的原始霉菌(如某些陈年浆糊或瓜果霉菌)进行初步的、极其小心的培养和试验。

孙思邈则亲自负责核心部分,结合林昊的讲解,深入理解细菌、病毒、消毒、免疫等概念,并着手为长孙皇后的气疾、以及可能预防皇子公主们未来健康隐患,制定详细的、融合了新老知识的调理方案。

所有研究成果,都被以特殊的密码记录,单独呈报给李世民。整个“典纂处”及其附属工坊,如同一个在平静太医院表象下高速运转的秘密心脏,吸收着来自未来的医学养分,准备着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为大唐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李世民偶尔会秘密前来视察,看着孙思邈与太医们激烈讨论,看着工匠们对着图纸和半成品冥思苦想,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当这个秘密部门的研究成果逐渐成熟并推向世间的时刻,必将引发另一场不亚于军事和政治变革的巨震。

孙思邈入宫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至长安城的每一个权力角落。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或许是皇帝尊贤重道的一桩美谈,或是对皇后凤体安康的祈愿。然而,在那些盘根错节、嗅觉灵敏的世家门阀眼中,这绝非一次简单的征召。

起初,是孙思邈被直接引入两仪殿偏殿,陛下与皇后亲自接见,屏退左右,密谈良久。这本身就不寻常。孙思邈虽名满天下,但终究是方外之人,何须帝后如此郑重其事?紧接着,太医院内悄无声息地多了一个名为“尚药局典纂处”的衙门,孙思邈挂名其中,地位超然。这看似是给了神医一个名分和落脚处,但有心人稍加打探便发现,这个“典纂处”权限大得惊人,可以调用太医院一切资源,查阅所有秘而不宣的医案,甚至其用度开销直接来自内帑,绕过了户部和太常寺的常规审核。

更令人不安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将作监几名手艺顶尖、曾参与过某些“特殊项目”(如之前千里镜的研磨)的工匠,突然从原有岗位消失,人间蒸发了一般。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家人也被以“保护”为名圈禁起来,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这些人去了哪里?在做什么?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被世家谋士们放在一起反复揣摩,得出的结论让他们脊背发凉。

“陛下……究竟想做什么?”太原王氏在长安的宅邸内,王珪的族弟王裕(虚构人物,代表王氏利益)捻着佛珠,眉头紧锁,对着几位心腹幕僚喃喃自语,“若只为皇后调养身体,何须如此大动干戈?设立秘密部门,抽调顶尖工匠……这分明是要研制什么东西!”

“孙思邈乃医道圣手,其价值绝非仅仅调理凤体那般简单。”一位幕僚沉吟道,“结合前些时日宫中用冰异常,魏王弄出那‘千里镜’……属下怀疑,陛下背后那神秘年轻人,恐怕又拿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医道奇术!此番动作,是为了解析、掌握,甚至……量产!”

“量产?”王裕手一顿,佛珠停止转动,“何种医药,需要如此隐秘,甚至动用将作监的工匠?莫非……是能强军健民的秘药?或是可防治瘟疫的奇方?”他想到了历史上那些传说中能决定一场战争胜负,或能拯救一场大疫的“神药”。若真如此,皇室掌握此等利器,对世家赖以生存的“声望”和“民心”,将是何等巨大的打击?

同样的焦虑,在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家族的密室中弥漫。

最让世家感到无力与恐慌的,是那个“典纂处”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他们以往无往不利的渗透手段,这次似乎都失效了。

派去打探消息的眼线,要么根本接触不到核心,只能传回些“孙神医每日翻阅古籍”、“几位太医常在值房争论”等无关痛痒的信息;要么,那些人进去后就再难传递有效情报出来,仿佛被无形的手控制住了。关于那几名失踪工匠的消息,更是石沉大海,百骑司的防卫密不透风。

他们知道里面一定在发生着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却偏偏无从得知具体内容。这种“已知的未知”比完全的未知更令人抓狂。

“我们就像蒙着眼睛站在悬崖边,”范阳卢氏在京的主事人卢承庆(历史人物,此时应尚年轻,此处借用其名代表卢家)对族中子弟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能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在震动,能听到风声在呼啸,却不知道悬崖有多深,也不知道那股推动我们的力量来自何方,目的何在。陛下如今行事,愈发莫测高深了。”

他们尝试从其他渠道突破。有人建议拉拢那些未被选入“典纂处”的太医,许以重利,探听口风。然而,那些太医要么是真的一无所知,要么是慑于皇权与百骑司的威严,三缄其口,不敢多言。

他们也想过在朝堂上再次发难,但上次用冰之事被轻易挡回的经历犹在眼前。没有确凿证据,仅凭猜测,根本无法撼动决心已定的李世民,反而会打草惊蛇,暴露自己过于关注此事的意图。

世家大族能绵延数百年,历经朝代更迭而不倒,靠的不仅仅是土地和财富,更是对知识的垄断,对经典的解释权,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他们垄断了教育资源,子弟更容易通过科举入仕;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藏书和家学传承,在学术上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然而,李世民近几个月来的系列动作,正在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这一基石。

那个神秘年轻人授课,内容闻所未闻,却能引导皇子造出千里镜;如今,孙思邈入宫,结合那年轻人的“奇术”,很可能在医学领域又会产生颠覆性的成果。如果皇帝手中掌握了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新技术,那么世家在文化上的优越性将荡然无存。

“今日他能造出千里镜,明日他能制出神药,后日呢?”荥阳郑氏的代表在密会中声音低沉,“若陛下真能不断拿出此等利国利民之物,民心所向,还有我世家立足之地吗?届时,我们还有何力量抗衡?”

更让他们细思极恐的是,那个年轻人本身。他就像一颗突然投入棋盘的棋子,完全打破了原有的游戏规则。他的知识体系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学派,他的思维方式迥异于常人。对付传统的士大夫,他们有无数手段,或拉拢,或打压,或通过经义辩论占据道德制高点。但对付这样一个存在,他们所有的经验都失效了。

“此人……究竟是人是鬼?是仙是妖?”有人甚至在极度焦虑中产生了荒诞的念头,“为何他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这些匪夷所思之物?”

持续的未知与压力,也开始在世家内部催生出不同的声音。

以崔氏、卢氏为代表的一些较为激进的成员,主张采取更强硬的手段。“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弄清楚那‘典纂处’的秘密!哪怕动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也要揪出那个年轻人的底细!否则,我等皆是俎上鱼肉!”

而像王裕等较为持重的,则担忧贸然行动会引来灭顶之灾。“陛下如今羽翼渐丰,身边能人辈出,更有那层出不穷的新物事助力。此时硬碰,绝非良策。当务之急,是稳住阵脚,加强我等自身的团结,同时……或许该考虑,是否要转变策略,尝试与陛下……有限度的合作?”

但合作谈何容易?双方积累的矛盾和猜忌已深,更重要的是,他们完全不知道李世民最终的底线和目标是什么。这种信息不对称下的“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也有人将希望寄托于传统的道德舆论武器。“或许……我们可以从‘妖言惑众’、‘奇技淫巧祸乱朝纲’等方面入手,联络清流言官,制造舆论,迫使陛下放弃那些‘不合礼法’的举措?”

然而,一想到那可能存在的、能防治瘟疫、强健国民的“神药”,这种攻击就显得苍白无力。在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生存面前,空洞的道德指责能有多大效果?

于是,整个八月,长安城内的世家核心圈层,都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氛。他们依旧锦衣玉食,依旧在朝堂上保持着体面,但内心深处,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惶惑与无力感所笼罩。

他们频繁地秘密集会,交换着各自打探到的、支离破碎的信息,试图拼凑出真相,却往往越拼越乱,越讨论越觉得前景黯淡。

他们密切关注着皇宫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一个不经意的官员调动,一次看似寻常的物资采购,都能让他们分析半天,草木皆兵。

他们看着李世民依旧如常地处理朝政,与群臣议事后留下那几位心腹,然后一切又归于平静。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更让他们感到窒息。

那个隐藏在深宫之中,不知姓名、不知来历的年轻人,以及他带来的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所有世家门阀的头顶。他们不知道这把剑何时会落下,会以何种方式落下,只知道,随着孙思邈的入宫和那个秘密部门的运转,剑刃,似乎正在被磨得更加锋利。

他们习惯了掌控一切,如今却连对手的影子都摸不到,只能在这无尽的猜测与等待中,煎熬着,恐惧着,等待着那未知的、却仿佛注定到来的剧变。这种等待,比任何已知的威胁,都更加折磨人心。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