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父眼中惊疑不定,犹豫道“不知需不需要我把你送去明公馆。”
孟如摇了摇头,在纸上写下“既成男子,立业护妹”。
看到小小的人被当作男孩养,不仅心无怨念,而且思维条理清晰,还识字。
难道遇到了一个小天才?于父心里闪过许多思绪,决定了下来。
柔和了声线问道“不知道以后你愿不愿意跟着我。我只有一子,无其他子嗣。我看你有野心有想法,愿不愿认我为“义父”。”
“我会把我经商本领教给你,只是希望你以后和我儿子互相照应。”
孟如被激动的语无伦次,浑身都溢出了喜悦。因声带受损,只不停点头,拖着伤弱的身体下床给于父行了一礼。
于父看着,没有阻止,只是看向她的目光更加温和满意。
从于父嘴里得知于商人的名字为于景行,取自《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喻德行高洁。
的确人如其名,于商人送完医生回来就被告知,他多了个弟弟孟如。
已经长大成人倒不会觉得父亲被抢了,只是心情有点微妙,只不过有弟弟的喜悦占了大半。
真是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因发生她这个意外,义父来上海的生意已经耽误许久。义父让兄长和她待在旅馆等他回来。正好两人熟悉熟悉,随后就匆匆离开。
义兄和她面面相觑,想起医生说孟如声带受损。秉着让新弟弟有归属感的想法,把家里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的讲了一遍。
孟如也对剧情中这个好心的于姓湘绣商人有了具体了解。
自幼丧母,随父长大。于家原在长沙湘绣生意起家,但是现在的民国期间内忧外患。国家军阀混战,各派系为争夺权力频繁开战。
最终,于父把生意迁至杭州,在上海南京杭州三地往来慢慢的也把生意做起来。
这次来上海也是想进一步扩大规模,走进上层人的交际圈。
“宿主,虽然过程截然不同,但是结果一样。于氏湘绣商人认你为义子,宿主,还得是你。”
“这只是许多原因造成的必然。
剧情中于景行遇到于曼丽时,曼丽16岁,而于景行28岁,这时他却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所以于景行必然有些身体原因,而于父那时不在了想必是在这期间去世了。
现在于父遇到了一个有着真实的男孩户籍的女孩,这个孩子还很懂事聪慧有野心。
收养“他”不用担心女孩抢夺家产,而且收养的这个孩子,妹妹还在明公馆……”
“否则怎么可能短短一面短短几句话就收一个陌生人为义子,我相信今天于父肯定会遇到明镜。”
“可是,宿主,你不怕于父和明镜的说法不一样发现什么端倪吗?”
“系统,知道什么叫说的多错的多吗?我让自己声带受损,就是怕说的多让于父发现端倪,等时间一长很多说不通都地方都会淡化。”
“同理,于父不会和明镜细说,不然不就暴露他对我的利用了。他只会说我是他义子这件事,他只会在明镜面前美化我,他还要根据明镜的表现来判断,要对我付出多少心力。”
“所以,不用担心,翻不了车。”
“可是,宿主,你不会介意吗?”
“我为什么要介意,现代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何况在民国。你不能否定,于父从始至终对我都是善意的,而且还是我先算计于父,凄惨的出现在他面前的让他和我产生交集。”
“我很担心剧情会自动修正,所以我没有陪在妹妹身边,我想利用于家资源壮大自身,我想为妹妹留条后路。”
“同时,我会代替于景行,去走那趟要他命的路,让他平安富贵一生,心善之人应该善始善终。”
———
两天后于父才回到旅馆,带来的都是好消息。果然在宴会上遇到了明镜,通过明镜打开了上层交际圈,扩大了规模。
于父告诉孟如他见到了孟云舒,她很好。
于父还带回了一些关于商业合作的文件,交给兄长查看。
孟如虽年幼,但凭借着现代经营理念,竟也在纸上写下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于父惊叹于她经商天赋之高,愈发觉得自己捡到了宝。
不久后,我们一家返回杭州。于父请了许多名医给孟如看嗓子,终于能开口说话了。
在杭州的家中,孟如努力接收这个时代的知识。系统学习浅显的经商之道,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家里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上说知晓她的秘密。若要其保守秘密,就要拿出一笔钱给他。
孟如心中一惊,没想到这么快就面临挑战。只是百思不得其解我的秘密是什么,女扮男装?可是义父知道啊不算是秘密。
于父看出孟如的异样,询问之下,她将信件给他看。
于父沉思片刻后说道:“莫慌,此事我来处理。”随后,于父动用关系开始调查写信之人。
而孟如则一边等待结果,一边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成长强大起来,保护好这个家以及远在明公馆的妹妹。
很快就调查清楚了,只是个街头混混看孟如年龄小,还不是亲生的,想吓唬吓唬她骗点钱。
经过此事,孟如和义父商量之后决定让她先淡出其他人的视线,给她成长的时间。义父更是请人教导她防身之术。
他说:“如儿,在这乱世之中,唯有自身强大才能不惧威胁。”
很快,公历1923年来临,妹妹和她的生日也要到了。
火车到上海时已经中午了,给妹妹打了个电话告知。拎着礼品抵达明公馆时,妹妹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了。
妹妹不仅面色红润,看起来气色极佳,而且仪态优雅像个小公主。真的很好。
孟如快步走向妹妹,一把抱住了她。妹妹紧紧的回抱我,小声说:“哥哥,好久不见,我很想你。”
正在“兄妹”俩拥抱的时候,明镜从门内走出。她看见孟如抱着孟云舒,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心疼又有担忧。
“孟如,这段时日你过得可好?”明镜轻声问道。
孟如松开云舒,恭敬地向明镜行礼,“托明镜小姐的福,一切安好。”
明镜看向孟如身后空无一人,疑惑道“于老板没和你一起吗?”
孟如拱手道“明镜小姐,义父说我和妹妹许久未见,想必会有很多话想说,今天就不来打扰了,明日会上门拜访。”
明镜微微点头,欲言又止。这时,孟云舒拉着孟如的手说:“哥哥,大姐可牵挂你啦,经常提起你呢。”
孟如抬眼看向明镜,忽然,明镜像是下定决心般开口:“孟如,你跟我来书房。”
孟如跟着明镜去了书房,“明镜小姐,是不是我妹妹发生什么事了?”
明镜挥挥手,“不是云舒是你。孟如,你也才3岁多,怎么像个小大人。如果不是我给云舒洗澡,得知你和她一样,你是不是不打算告诉我!”
孟如心中大惊,刚要解释,明镜接着说:“不用解释,我理解你母亲当时为什么这么做,但是我不认同。云舒叫我一声大姐,你也喊我一声大姐吧。”
“不知你义父可知道你是女儿身?”
看着明镜满脸担忧,孟如心里一暖,一声大姐喊的心甘情愿。“知道的,义父请了几个女工照顾我,只是我不喜欢让她们近身,谢谢大姐关心。”
明镜眼里都是疼惜,“自从我得知你的情况后,我在老家江苏给你落户了一个女儿身身份,不知你需不需要?想不想恢复女儿身?”
“或者,我请警察署的人把你的户籍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