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紫衣离去后,山涧旁的气氛依旧凝重。萧峰沉默地坐在青石上,不再饮酒,只是望着奔流的涧水,眉头紧锁,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阿朱坐在不远处,抱着膝盖,眼神时而担忧地看向萧峰,时而带着感激与好奇偷偷打量南宫宸和黄蓉。
黄蓉则低声与南宫宸商议着对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策略。她心思缜密,考虑到段正淳风流成性、言语可能不着调的特点,提醒南宫宸需掌控全场,避免节外生枝。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夜色已深,山风带着凉意。就在萧峰几乎要失去耐心时,一阵轻微的破空声传来,袁紫衣的身影如同暗夜中的灵猫,悄然返回。
“掌门,消息已送到。”袁紫衣语速很快,带着一丝完成任务后的轻松,“我们的人在五十里外的‘百花谷’找到了段正淳,他正与……与阮星竹居士在一起。”她说到阮星竹时,微妙地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阿朱。
阿朱听到母亲的名字,身体微微一颤,低下头,看不清表情。
南宫宸颔首:“他如何回应?”
袁紫衣道:“段王爷初闻消息,十分震惊。尤其是听闻此事涉及阿朱姑娘的性命安危,以及‘带头大哥’这等骇人指控,他当即表示会立刻动身,前来青石桥,澄清误会!算算时间,最迟明日午时之前,必能赶到。”
段正淳虽然风流债无数,但关键时刻,对于自己的清白和女儿的安危,倒也不含糊。
“百花谷……阮星竹……”萧峰喃喃自语,他自然也听说过这位镇南王的风流韵事,此刻得知他与阿朱的母亲在一起,心情更是复杂。若段正淳真是阿朱的生父,那自己……
他甩了甩头,将杂念抛开。眼下最重要的,是查明真相!
“既然段正淳明日便到,我们便在此稍作休整,养精蓄锐,静待明日青石桥之会。”南宫宸做出决定。连续奔波,众人都需要恢复。
当下,几人就在这山涧旁寻了处避风所在,生起篝火,简单用了些干粮。程灵素和李秋水也接到传讯,从山神庙赶来汇合。
见到李秋水那与李青萝、王语嫣颇为相似的绝色容貌以及深不可测的气息,萧峰眼中再次闪过一丝惊异,对南宫宸的背景和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阿朱更是拘谨,她久在慕容家,自然听说过西夏太妃李秋水的名头,没想到这等人物竟然也跟随在南宫宸身侧。
一夜无话,唯有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众人各异的心事。
翌日,天色刚蒙蒙亮,众人便已起身。简单洗漱,用罢早饭,便动身前往不远处的青石桥。
青石桥横跨在一条数丈宽的溪流之上,桥身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古朴而坚固。桥两岸林木葱郁,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萦绕在桥身与水面上,平添了几分清冷与肃杀。这里地处偏僻,平日罕有人至,确实是个了结恩怨的好地方。
南宫宸选择在桥头一片较为开阔的平地上等候。他让萧峰、阿朱、黄蓉等人留在原地,自己则与李秋水、袁紫衣稍稍散开,既是为了警戒,也是为了避免给即将到来的段正淳太大压力。
辰时刚过,日头渐高,驱散了部分晨雾。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只见官道方向,两骑快马疾驰而来,当先一人,身穿锦袍,面容俊雅,颌下微须,虽年近中年,依旧风度翩翩,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风流与此刻的凝重,正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
而他身后,跟着一名身穿淡紫衣衫、风韵犹存的美妇人,眉目间与阿朱有五六分相似,气质温婉中带着一丝哀愁,正是阿朱的生母,“幽谷客”阮星竹。她此刻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担忧,目光不断地扫视着前方,显然心系女儿。
“吁——!”
段正淳勒住马缰,骏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桥头众人,当看到萧峰那魁梧的身影和标志性的容貌时,眼神一凝,面色沉了下来。但当他的目光掠过萧峰,看到站在稍后位置、脸色苍白、眼神复杂的阿朱时,那份沉凝瞬间化为了难以掩饰的激动与愧疚。
“阿朱!我的女儿!”段正淳翻身下马,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就要向阿朱走去。
“段王爷,请留步。”南宫宸适时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让段正淳的脚步下意识地停住。
段正淳这才注意到南宫宸以及他身旁气质非凡的李秋水、袁紫衣等人。他久居上位,眼力不凡,立刻察觉到这几人绝非寻常,尤其是那青衫少年,气度深不可测,竟让他隐隐感到一丝压力。
“阁下是?”段正淳拱手问道,语气还算客气。
“天机阁,南宫宸。”南宫宸淡然回礼,“今日邀王爷前来,是为澄清一桩关乎人命与清白的误会。这位萧峰萧兄,想必王爷不陌生。”
段正淳看向萧峰,脸色再次沉下:“自然不陌生!萧大侠,你杀我属下,伤我臣子,如今又听信谗言,污蔑段某是那什么‘带头大哥’,究竟意欲何为?段某虽不才,却也不是任人欺辱之辈!”他虽风流,但涉及自身尊严和王国颜面,自有一番威仪。
萧峰踏前一步,目光如电,直视段正淳,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段王爷,萧某只想问你一句,三十年前,雁门关外,伏杀我父母之事,你是否为主谋?!”
气氛,瞬间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