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领命北上的消息,在天机阁内部高层并未引起太大波澜,只道是阁主对这位弟子的又一次历练安排。唯有黄蓉、程灵素等核心几人,隐约察觉到南宫宸此举背后,蕴含着对那无形“命运轨迹”的引导与利用。
送走郭靖后,南宫宸并未停歇,反而更加沉静下来。他深知,将郭靖这步棋落下后,自己更需要稳住基本盘,消化此次桃花岛之行的巨大收获,并将天机阁这艘刚刚加速的战舰,驶向更明确的方向。
接下来的半月,南宫宸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总部深处一间特意为他开辟的静室之中。
静室之内,檀香袅袅。南宫宸盘膝而坐,双目微阖,体内北冥真气如江河奔涌,却又圆融自如,循着玄奥的路线运转不休。他并未刻意去冲击什么关隘,而是在进行一种更深层次的“融汇”。
脑海中,《九阴真经》的总纲精义如同涓涓细流,与北冥神功那“逍遥”、“包容”的本源意境相互交融、印证。《碧海潮生曲》的音律波动之理,为他理解真气与天地元气的共鸣提供了新的视角。《双手互搏》的分心妙用,则让他对自身心神的掌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微层次。
他的武学体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愈发严谨、深邃、包罗万象。以往许多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强行推演、略显生涩之处,此刻在吸收了此世最顶尖的武学智慧后,逐渐变得圆融贯通,仿佛本就该如此。
偶尔,他会起身,在静室那方寸之地施展“万象剑指”。指风破空,已不再仅仅是模拟刀剑掌拳的形态,而是信手拈来,皆成文章。一指划过,时而如春水潺潺,蕴含无尽生机与渗透之力;时而如秋霜肃杀,带着冻结一切的寒意;时而又如星河流转,轨迹莫测,包容万象。这指法,已然开始超越招式的范畴,向着阐述天地规则的“道”的层面迈进。
除了武学,他更多的时间花在了阅读和思考上。
袁紫衣每日都会将筛选过的、最重要的情报呈送到他的案头。北方的战事、金国的动向、南宋朝廷的扯皮、江湖上的风波、乃至通过杨康渠道传回的金国权贵秘闻……海量的信息在他脑海中汇聚、分析、提炼。
他站在那幅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锐利如鹰隼。
蒙古铁木真,是未来数十年内,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变数。其势已成,难以正面阻挡,但并非没有应对之策。利用其与金国、西夏的矛盾,暗中扶持抵抗力量,延缓其统一北方的步伐,同时加速整合南方资源,壮大自身,是为上策。
金国这棵朽木,内部腐败,军备松弛,已然是秋后的蚂蚱。杨康这颗棋子需用好,既要获取情报资源,也要防备其反噬,更要利用金国这最后的余晖,为天机阁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南宋朝廷……南宫宸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偏安一隅,醉生梦死,君臣无能,堪称猪队友。与官方合作风险极大,但其庞大的财富与人口基数,又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如何在不被其拖累的前提下,从中汲取养分,是需要精心谋划的课题。
江湖……想到这里,南宫宸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这里龙蛇混杂,既有可收为己用的豪杰,也有需要铲除的败类,更有如欧阳锋这般不死心的强敌。《九阴真经》的风波和他击败欧阳锋的威名,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吸引人才,也会招来觊觎。下一步,需适时在江湖上进一步立威,明确天机阁的地位,同时也要留意丐帮、全真教等大派的动向,寻求合作或至少保持中立。
思路愈发清晰。
他当前的核心目标,已然明确:
第一,坐镇江南,彻底消化桃花岛所得,将自身武学推至当前境界的圆满,并完成对天机阁内部资源的初步整合与架构稳固。此为“固本培元”。
第二,密切关注北方局势与郭靖的动向,利用一切渠道搜集蒙古、金国情报,为未来的大变局做好信息准备。同时,通过商业网络,秘密囤积战略物资。此为“未雨绸缪”。
第三,在江湖上选择合适时机,以雷霆手段了结与欧阳锋的恩怨,彻底奠定天机阁的赫赫威名。并伺机与丐帮、全真教等势力进行高层接触。此为“立威拓疆”。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密切关注《射雕》原故事中那些关键人物与事件的动向。无论是江南七怪寻找郭靖,还是可能出现的“英雄大会”,亦或是其他与原主线相关的线索,他都要掌握在手中,并加以引导,使其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他要将所谓的“命运之力”,化为己用!
心中既定,南宫宸顿觉豁然开朗,仿佛拨开了眼前的迷雾,看清了前行的路径。他不再急于四处出击,而是决定以这江南总部为根基,如同蛰伏的巨龙,一边积蓄力量,一边冷眼旁观这天下风云变幻,等待那最适合亮出爪牙的时机。
他走出静室,来到总部最高的观星楼上。冬日阳光正好,俯瞰下去,天机阁总部内人员往来,秩序井然,远处西湖烟波浩渺,更远处,是隐约的城市轮廓与广袤的田野。
江山如画,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而如今,他南宫宸,已然是这棋局中,最重要的棋手之一。他手持利剑,目标明确,下一步,便要在这波澜壮阔的江湖与天下大势中,刻下属于自己的深深印记!
剑已佩妥,出门便是江湖。而他的江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