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泼洒在六界交界的断壁残垣上,碎星被浓云裹着,漏不下半分暖意。
雾霭立在焦黑的石崖边,他侧眸望向身旁的厉劫生,眼底翻涌着未散的阴翳,声音像淬了冰的寒刃,阴恻恻划破死寂:“如此,天神可还满意?”
他唇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傲戈那等烈火烹油般的性子,若真执掌六界,必会举兵猛攻四方,如今的六界人心不齐,同胞之死视若无睹,恐难抵挡那般雷霆之势。
而自己接手,便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雾霭心中明镜似的,傲戈或许能成,但胜算终究险象环生;唯有他来,才能将胜率提到最高——天外之地已满目疮痍,禁不起半分差池,更容不得任何失误。
厉劫生闻言,只是微微颔首,语气淡得像天边的流云,听不出半分情绪:“圣者说笑了,一举多得,何乐不为?”他眼底深不见底,仿佛藏着万千棋局,无人能窥得究竟。
二人踏过界碑,脚下是六界的苍茫大地,炊烟袅袅与战火余烬交织,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气息。
雾霭只觉心口那根弦绷得更紧,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
他一边走,一边在心中飞速盘算:既要不动声色地稳住六界秩序,不致大动干戈;又要揽下仁慈之举,赚得名利双收;更要步步谨慎,避开厉劫生布下的无形棋局,不做他人手中的棋子。
晚风掠过他的发梢,带着几分凉意,雾霭的眼神愈发沉凝,前路漫漫,杀机与机遇并存。
玄色令旗划破天幕,在魔族大营的帅帐前猎猎作响,雾霭立于高台之上,金瞳冷冽如霜,沉声道:“传我命令,召回雾霆前锋部队,即刻归营听调!”
军令如雷,顺着风势传遍前线。
箭在弦上,已无回头余地。
雾霭亲自披挂上阵,玄色战甲覆身,腰间佩剑寒光凛冽,身后数十万天外大军旌旗招展,喊杀声震彻寰宇,朝着血海方向浩浩荡荡进发。
消息早已传遍内外,当“傲戈遭冥河暗算”的流言落地,他们个个怒目圆睁,义愤填膺。
有人拔剑怒斥冥河歹毒;有人捶胸顿足,痛惜傲戈陨落,皆为傲戈报仇雪恨。
一时间,天外群情激愤,杀意如潮,尽数涌向那片暗红如血的苍茫之地。
暮色浸着血海方向的暗红,雾霭勒住战马,金瞳深处藏着早已盘算妥当的计谋。
他岂不知厉劫生的心思?血海孱弱,冥河生性怯懦,厉劫生不过是想借他这柄利刃,化作砸向六界的重锤——敲醒那些贪生怕死之辈,激起六界同仇敌忾的反抗之心,好一致对外。
雾霭瞥了眼身侧神色淡然的厉劫生,心中清明:此人深不可测,眼下还动不得。
为表为傲戈报仇的决绝,雾霭抬手召来三千精锐先锋,沉声道:“随我先行,直捣血海腹地!”
军令既出,三千将士齐声应和,甲胄铿锵作响,随他朝着血海方向疾驰而去,将后续大军远远抛在身后。
厉劫生立在原地,望着那队人马远去的背影,眸底掠过一丝了然——那三千人眉宇间萦绕的死气,早已泄露了他们的结局。
他猜到雾霭必会另辟蹊径,却只能颔首附和,无力干预。
行至中途,一处山涧横亘眼前,溪水潺潺,草木葱茏,竟似人间仙境。
可当三千先锋踏入地界的刹那,仙境陡然生变!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山崩地裂,巨石滚落,险象环生。
地面骤然裂开深壑,漆黑的毒气喷涌而出,呛得人撕心裂肺;紧接着,滚烫的岩浆如洪水般直冲而上,瞬间吞噬了成片将士。
惨叫声、兵刃断裂声交织在一起,不过转瞬,三千人便所剩无几。
烟尘弥漫中,一道身影缓缓现身,竟是黄帝!他手持轩辕剑,目光冷厉如铁。
雾霭见状,二话不说,拔剑便朝着残余士兵斩去,黄帝亦挥剑配合,刀光剑影间,三千先锋竟无一人幸免,尽数倒在血泊之中。
事毕,黄帝对着雾霭微微颔首,转身化作一道金光隐去。
雾霭深吸一口气,猛地抬手一掌拍在自己心口,“噗”的一声,鲜血喷洒而出,染红了胸前的玄色战甲。
他又抽出腰间匕首,割下一缕乌黑的发束,随手掷在地上,而后踉跄着跪倒在地,面色惨白如纸,气息奄奄。
不多时,雾霆率领大军赶至,远远便看见跪在血泊中的雾霭,顿时大惊失色,连忙翻身下马,快步奔至跟前,急切地问道:“二哥!怎么回事?你怎么伤成这样?!”
雾霭抬起头,眼中满是痛楚与悲愤,剧烈咳嗽几声,咳出的血沫染湿了衣襟,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们……中了鸿钧道人的阵法!三千先锋……尽数折损,就剩我一人!”
话音未落,他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推背图,狠狠展开。
图上墨迹淋漓,六界生灵奋起反击、天外人的尸横遍野的惨状赫然在目,山河破碎,怨气冲天,触目惊心。
“他留我性命,只为劝我弃恶从善,心怀慈悲,不可再动屠刀!”雾霭的声音里掺着绝望的喑哑,“这图上便是前车之鉴!我等若还像从前那般嗜杀不休,他日必遭此灭顶之灾!”
他抬手抚过鬓边短了一截的发丝,眼底闪过一丝决绝,“我已割发立誓,此后对六界生灵,绝不妄杀分毫!”
“那大哥的仇?!”雾霆听得目眦欲裂,双目赤红如血,急切地追问出声,语气里满是焦灼与不甘。
雾霭垂下眼眸,沉默片刻,似是经过了激烈的挣扎,而后抬头沉声道:“大哥的仇自然不能不报!传令给冥河,限他交出近日从血海离去的所有人!若他照做,我等便不入血海半步!”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再昭告六界,我族此番前来,只为谋生立足,绝不再妄杀一人!”
不远处的厉劫生看着这一幕,面色依旧平静无波,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雾霭这一招苦肉计,用得可谓精妙至极——既找到了不屠血海的合理理由,又借鸿钧的名声树立了仁心形象,当真一石二鸟。
他早已猜到雾霭不会乖乖顺着自己的棋局走,可当亲眼看见那三千具冰冷的尸体,想到雾霭为达目的不惜牺牲麾下将士的狠绝,还是不免心头一寒,生出几分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