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眼”!
当秦战在最高密级的文件上,看到这四个用红色字体打印出的,沉甸甸的大字时,他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板直冲脑门。
他不是科研人员,不懂那些复杂的参数和理论。
但他是一个军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四个字,对这个国家,对这个国家的军队,意味着什么。
那颗高悬在太平洋上空的“锁眼”卫星,就像一把永远悬在头顶的利剑,让整个国家的国防安全,都处在一种近乎“裸奔”的,极度被动的状态。
每一次军事演习,每一次装备调动,甚至每一次战略会议的召开,他们都不得不提心吊胆,生怕被天上的那只“眼睛”窥探了去。
这种感觉,憋屈!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现在,国家终于要磨一把自己的“利剑”,去对付天上的那只“眼睛”了!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院长、方振国院士,还有几位从全国各地紧急抽调过来的,国内最顶尖的航天技术专家,一个个都面色严肃,手里拿着那份文件,沉默不语。
“同志们,情况的严峻性,就不用我多说了。”
院长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一号首长亲自下的命令,军委直接督办。这个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我们目前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院长看向了项目总负责人,一位从航天部紧急调来的,头发已经半白的老专家,代号“天工”。
“天工”院士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指着面前黑板上画满的,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轨道图,声音沙哑地说道:
“院长,我们的火箭运载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把卫星送上天,问题不大。
但‘苍穹之眼’的核心,不是上天,而是‘看清’!”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沉重:
“要实现0.1米,甚至超越这个级别的分辨率,我们的卫星,就必须具备在太空中进行高速、高频、高精度变轨的能力。
这就好比,让一个在万米高空高速飞行的狙击手,去瞄准地面上的一枚硬币。
这其中涉及到的‘多体引力扰动下的最优变轨算法’,是目前我们整个航天界,都无法逾越的一道天堑!”
“我们的算法,现在能做到什么程度?”
秦战忍不住问了一句。
“天工”院士看了他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
“十米。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我们的轨道误差,是十米。
和人家要求的厘米级,差了整整三个数量级。
这不是修修补补能解决的,这是从理论基础上,就存在着代差。”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这就是现实。残酷,但却必须面对。
就在研究院的顶尖大脑们,为了这道“天堑”而愁云惨淡的时候。
红星研究院子弟学校,三年级的教室里,另一场“风暴”也正在悄然酝酿。
因为在剑桥论坛上的惊艳表现,和那场震惊世界的袭击事件,淼淼的“神童”身份,在国内已经不再是秘密。
经过最高层的特批,她跳过了幼儿园和一二年级,直接进入了子弟学校的三年级,和刚刚伤愈出院,身体还有些虚弱的秦浩,成了同班同学。
对淼淼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她的【记忆图书馆】里,储存着从量子物理到天体动力学的海量知识,但唯独没有,关于“如何与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做同学”的经验。
数学课上,教数学的王老师,正在黑板上,唾沫横飞地讲解着“三角形的稳定性”。
“同学们,你们看,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的桥梁、铁塔,都要用三角形的结构?
就是因为它稳定,不容易变形!这个知识点,期末要考的啊!”
孩子们听得昏昏欲睡。
秦浩更是把脑袋耷拉在桌子上,他觉得自己的肺还在隐隐作痛,这些简单的东西,听起来比让他去跟人打一架还累。
而淼淼,则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手里拿着一根铅笔,在一张草稿纸上,不停地画着什么。
她的小脸上,满是专注。
她的世界里,没有“三角形的稳定性”,只有【记忆图书馆】里,那个关于“苍穹之眼”的,巨大的问号。
她不懂什么叫“轨道算法”,但她的直觉,她的“知识本能”,正在疯狂地运转。
她的大脑,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自动调取了所有关于天体力学、引力场论、微分几何的知识,然后在精神世界的“沙盘”里,进行着亿万次的模拟和推演。
最终,这些复杂的推演,在她这具四岁身体的“输出端”,变成了一幅,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圆形、椭圆和抛物线组成的,极其复杂的图形。
在这些曲线的交点和拐点处,她还用她那稚嫩的笔迹,标注了一些谁也看不懂的,奇怪的数字和箭头。
“温思淼同学!”
王老师严厉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他早就注意到这个新来的“小神童”了。
上课不听讲,总是在下面自己画着玩。
他走到淼淼的课桌前,拿起那张画满了奇怪图形的草稿纸,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是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团毛线吗?上课要认真听讲,知道吗?”
淼淼抬起头,眨了眨那双清澈的大眼睛,没说话。
秦浩一看老师要批评淼淼,一下子就精神了,刚想站起来理论,就被淼淼从桌子底下,轻轻拉住了衣角。
就在王老师准备进行一番“思想教育”的时候,一个苍老而熟悉的声音,在教室门口响了起来。
“王老师,打扰一下。”
是方振国院士。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教室门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哎呀,方老!您怎么来了?”
王老师受宠若惊,连忙迎了上去。
研究院里谁不知道,方老可是国宝级的人物,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我路过,正好来看看孩子们。”
方老的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淼淼的身上,和他手上拿着的那张“涂鸦”上。
只看了一眼。
方老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王老师面前,一把拿过那张草稿纸,就像是拿到了一件稀世珍宝!
他的手,在微微发抖。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幅画,嘴里喃喃自语:“这……这怎么可能……这曲线……这参数……”
王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看傻了。
不就是一幅小孩子的涂鸦吗?至于这么激动吗?
方老没有理会旁人,他猛地抬起头,看向了教室外,正一脸担忧等在那里的秦战。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都变了调。
“小秦!你快过来看看!神了!又神了!”
秦战连忙跑了进来。
方老把那张画,摊在秦战面前,手指着上面那些复杂的曲线,几乎是在嘶吼:
“你看!
你看这个!
这根本不是什么涂ouya!
这是‘苍穹之眼’的最优变轨曲线!
是多体引力扰动下的,最完美的数学解!
她画的……她画的是一颗卫星,在太空中,最优雅,最精准的舞蹈!”
秦战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知道,女儿又一次,在不经意间,为这个国家,指明了方向!
而此时,“苍穹之眼”项目组的“天工”院士,也被闻讯赶来的警卫员,请到了教室里。
当他看到那幅画时,整个人,如同被雷电击中一般,呆立当场!
困扰了他们整个团队,被他称为“天堑”的世纪难题,竟然被一个四岁的孩子,用一支铅笔,在一张草稿纸上,如此轻描淡写地,画了出来!
“快!快把这幅画拿回实验室!用超算,立刻进行模拟!”
“天工”院士的声音,都在颤抖。
专家们如获至宝,拿着那张画,陷入了狂喜之中。
可当他们把画上的所有曲线和参数,都输入计算机,准备进行下一步分析时,却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不解的细节。
在那幅画的最中心,所有的曲线,都巧妙地绕开了一个区域。
而淼淼,在那个区域,画了一个小小的,涂得黑乎乎的,圆圈。
“这个……黑洞一样的东西,是什么意思?”
一个年轻的专家,指着屏幕上的那个黑点,不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