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
隔壁的监听室里,国安负责人和院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显然是一个比“夜莺”和“蝎子”等级更高的,核心人物的代号。
审讯室内,秦战继续追问:“他是什么人?在哪里?”
已经彻底放弃抵抗的苏晴,像倒豆子一样,将她所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我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我们所有的联系,都是单线的。
他是一个极其狡猾和谨慎的人,是cIA在整个华北地区的总负责人。”
“我只知道,他拥有一个极高的,完全合法的社会身份作为掩护。
他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受人尊敬的学者,甚至……是一个身居高位的政府官员。”
“每一次下达指令,他都会用一种经过加密的,听起来像是天气预报或者股票分析的暗语。
我只知道,他很喜欢‘园丁’这个身份,他把自己比作修剪枝叶的人,而我们,就是他手中的剪刀。”
线索到这里,又断了。
一个身份隐秘,地位显赫的“园丁”,藏在京州这座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就像一滴水,汇入了大海。
但对于国安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一场针对“园丁”的,秘密的全城大排查,立刻启动。
所有符合“社会名流”、“企业家”、“高级知识分子”等画像,并且在近期有过可疑行为或接触过境外人员的,总计一百三十二人,都被列入了高度嫌疑人的名单。
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悄然撒下。
……
与此同时,另一场决定国运的战役,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核舟计划”的特种合金冶炼实验室内。
在方振国院士的亲自指导下,几十位顶尖的材料学和工程学专家,不眠不休地奋战了七天七夜。
终于,第一块巴掌大小的,集成了“微通道毛细血管散热网络”的反应堆核心散热模块样本,成功制造了出来。
它看起来就像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合金的内部,密布着成千上万条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微小通道,复杂而有序,充满了科幻般的美感。
“立刻进行极限环境测试!”
脾气火爆的张海峰将军,此刻也紧张得手心冒汗。
样本被小心翼翼地送入了那台能模拟反应堆核心工况的极限环境测试舱。
所有人都围在主控屏幕前,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开始加温加压!”
屏幕上,代表着温度和压力的数值,开始疯狂地飙升!
五百度!一千度!一千五百度!
温度,很快就超过了之前让所有专家束手无策的那个“死亡临界值”!
但屏幕上,代表着散热模块内部温度的那条曲线,却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住了一样,始终顽强地,稳定在了一个安全的区间内!
“继续加温!加到两千度!”
方老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
两千度!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反应堆正常运行所需承受的温度极限!
然而,那条温度曲线,依旧平稳!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整个实验室,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张海峰将军再也忍不住,他一把抱住身边的方老,这个铁打的汉子,哭得像个孩子。
这项技术的突破,意味着华夏的战略核潜艇,将拥有一颗真正意义上,永远不会“发烧”的,强大而冰冷的心脏!
意味着华夏的深海利剑,将真正地,走向大洋!
……
秦战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
他看到,淼淼又在玩一种新的游戏。
她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堆五颜六色的塑料珠子,还有一根长长的线。
她正坐在地毯上,一颗一颗地,把那些珠子串起来。
但她串珠子的顺序,非常古怪。
既不是按照颜色,也不是按照大小,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
秦战走过去,蹲下身,柔声问道:“淼淼,在串项链吗?送给妈妈的?”
淼淼抬起头,摇了摇,然后举起手里那串已经串了二十几颗,五颜六色,看起来毫无美感的珠串,对着秦战,很认真地说道:
“爸爸,它们在排队。”
“排队?”秦战有些不解。
淼淼点了点头,然后用她那根小小的手指,指着珠串上的一颗红色珠子,
和紧挨着它的一颗蓝色珠子,又指了指不远处的一颗绿色珠子,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
“红色的,不能和绿色的,站在一起。”
秦战看着那串在他看来丑得毫无章法的珠子,又听着女儿这句没头没没脑的话,百思不得其解。
红色不能和绿色站在一起?这是什么奇怪的规则?
而此时此刻,在国安的指挥中心里,负责排查“园丁”的专家组,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那份一百三十二人的嫌疑人名单,经过初步筛选,依然还有多达八十人无法排除嫌疑。
每一个人,似乎都有那么一点可疑,但又没有致命的证据。
调查,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