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跟妈说实话,你突然提出要退婚……是不是因为刚才那位纪军医?”
楚绣文顿了顿,说出自己的疑虑,“我可从没见你主动请哪个女同志帮过忙,平时秦珂想靠近你,你都不乐意,再说了,咱们家和苏老关系那么好,你的伤一向是苏老负责的,你怎么会舍近求远,特意去麻烦一个小姑娘?”
谢凛依旧闭目养神,闻言眉头都未动一下,声音平静无波。
“妈,您想多了,刚才那位女同志她早就结婚,孩子都有两个了,我对她没有那些想法。”
“结婚了?还有孩子了?”
听到这话,楚绣文诧异地睁大了眼睛,随即惋惜地叹了口气,“唉,果然,这么好的姑娘,早就名花有主了。”
随即她话锋一转,又回到儿子的终身大事上,“不过你年纪也不小了,就算和秦珂处不来,退了婚,之后也该考虑考虑自己的事情了,总不能一直这么单着不是?要不要妈想办法帮你张罗张罗?咱们部队的优秀单身女同志还是有不少……”
“不用了。”
谢凛这才缓缓睁开眼,虽然视线依旧模糊,但眼神却透着一种洞悉的淡然,他语气平静,“我这种情况特殊,不好随便耽误别人,这些事情,以后再说吧。”
这让楚绣文顿时语塞。
他们全家平时都小心翼翼,生怕提起那场意外让他伤心,绝口不提他“绝嗣”的事。
可他倒好,自己毫不在意,甚至现在还拿这句话来堵他们的嘴,偏偏家里人都心疼他,事事都依着他。
前两天也是他说退婚家里人也都同意退婚了,虽然觉得突然,但也由着他。
看着儿子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楚绣文最终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妥协道:“行吧行吧,都依你,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
纪芍与顾泽期道别后,便来到了隔壁的徐家小院。
小涛妈妈周惠兰早已等在门口,见到她来,脸上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连忙将她迎进屋里。
她手脚麻利地倒了一杯温茶递过来,“纪同志,你来了!快请进,先坐下喝杯茶歇歇。”
“谢谢。”
纪芍微笑着接过,在客厅的椅子上坐下。
“小涛在房间里看书呢,我这就去叫他。”
周惠兰说着,转身进了里屋,很快,她就牵着徐乐涛走了出来。
而徐乐涛一看到纪芍,眼睛顿时亮了一下,虽然还是有些腼腆,但比昨天放松了许多,小声地打招呼,“阿姨好。”
“小涛好。”
纪芍柔声回应,目光不经意地扫视了一下屋内,想起昨天徐奶奶激烈的反对态度,便关切地问了一句,“周同志,给孩子治疗的事……孩子的奶奶也同意了吗?”
听到这话,周惠兰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含糊地应道,“呃……孩子奶奶她……今天正好有事出去了。”
纪芍见状,心下明了,便也不再多问,将注意力放回小涛身上。
她打开药箱,取出针包和准备按摩的药油,语气格外温和地对徐乐涛说,“小涛,待会儿阿姨给你治疗,就像昨天说过的,有点像按摩,不会很疼的,你别紧张,放松就好。”
徐乐涛看着纪芍温柔的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信任,“嗯!阿姨,我不怕,我相信你。”
治疗开始,纪芍的手法如行云流水,既迅捷又沉稳。
下针时精准快速,几乎在孩子察觉前就已到位,尤其是在进行关节复位和肌肉按摩时,她的力道控制得极好。
原本徐乐涛还觉得有些紧张,但却惊奇的发现腿上传来一阵阵酸胀中带着舒爽的感觉,确实不像他想象中那么难以忍受。
周惠兰在一旁紧张地看着,起初还捏着一把汗,但见纪芍动作熟练专业,神情专注自信,再看儿子非但没有哭闹,小脸上反而露出放松甚至有些享受的表情,她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看向纪芍的目光充满了信服和感激。
治疗结束后,徐乐涛活动了一下脚,仰起小脸,带着点惊喜对纪芍说道:“阿姨,我感觉……腿好像舒服了一点点!”
纪芍被他认真的模样逗笑了,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耐心解释道:“小涛真棒!治疗就像小树苗长大,需要一天天积累才能看到明显的变化,我们慢慢来,坚持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嗯!”
徐乐涛用力点头,眼中充满了希望。
看着果然有效果,周惠兰千恩万谢地将纪芍送到院门口,看着她走远,才松了口气回到屋里。
果然找这个纪同志治疗是没错的!
然而,纪芍刚离开没多久,徐奶奶就风风火火地回来了,脸上带着喜色,一进门就高声说道。
“惠兰!好消息!我托老战友联系上骨科的林老先生了!人家答应半个月后抽空过来一趟,亲自给小涛看看!”
听到这话,周惠兰心里“咯噔”一下。
她脸上强装出惊喜的笑容,心里却七上八下,根本不敢告诉婆婆自己已经先请了纪芍来治疗的事情。
……
按照约定,纪芍不需要每天去给谢凛治疗,一周一次针灸辅助即可,毕竟去得太频繁反而惹人闲话。
转眼两天过去,到了顾、谢两家约定吃饭的日子。
恰巧这天纪芍轮休,她看着两个孩子整天在家属院这一亩三分地转悠,生活难免有些单调。
想着过几天孩子们就要开学了,她决定趁今天有空,带他们去市里好好玩一趟,也顺便再添置些学习用品。
“年年,画画,今天妈妈休息,带你们去市里玩,好不好?”纪芍笑着开口道。
画画一听,高兴得直接从小凳子上蹦了起来,拍着小手欢呼。
“好耶!去市里玩!”
一旁的年年眼睛里也瞬间露出些许惊喜,但他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小眉头微微蹙起,脸上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愁容。
纪芍收拾了一番后,就带着两个孩子坐着部队进城的顺风车来到了市区。